一种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201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器,包括上壳、下壳和滤芯,其中滤芯安装在上壳与下壳形成的密封空间内。滤芯包括上端盖、中心杆、下端盖、滤材及外壳。该滤芯中心杆被分隔成不相通的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空心的半圆柱形流体通道,与流体入口相通,作为流体流入通道;另一部分则是一个底部密封的圆柱形空腔,与流体出口相通,作为流体的流出通道。中心杆的这种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减小中心杆的体积,增大有效过滤面积;一方面流体从中心杆的内部流出逐渐充满滤芯与下壳间的空隙,能够实现理想的滤材润湿效果,从而能够实现对工艺流体夹带气体的有效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过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除去过滤液体夹带的气体的过滤器。
技术介绍
过滤器作为一种常见的分离除杂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饮料及半导体等行业。工艺流体夹带的气体清除是过滤器的一种重要应用。半导体行业的工艺流体夹带的气体被有效清除,工艺流体才能够被再次使用。由迈克里斯公司研发的IMPACT过滤器是应用较多工艺流体夹带的气体清除设备。但是,其对工艺流体夹带的气体仍然不能实现最佳清除。因为该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流体经入口向下流至设备底部,其夹带的气体只能从底部上升至排气口,才能被清除,该上升过程缓慢,因而要求更多的时间和工艺流体。这就导致了工艺流体的浪费和较低的气体清除效率。此外,由于IMPACT过滤器的流体入口内部没有与排气口内部构成连通的气体通道,因而其也不能实现在过滤开始之前对气体的清除。公开号为CN1455696A的专利公开一种能够提供特殊流动通道的设备,该特殊通道能够实现在过滤开始前对流体夹带的气体的部分排除及流动的流体将其夹带的气体驱赶聚集到排气口清除。该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工艺流体从滤芯的外部向下流至过滤器底部,工艺流体充满滤芯与筒体形成的空间,工艺流体经过滤后进入滤芯内部,再向上流动到达工艺流体出口。但是,这种结构的滤芯中心杆体积比较大,提供的有效过滤面积小。工艺流体从滤芯外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会随机润湿滤材,会导致滤材外表面润湿不充分,因而其气体分离效果不能到达最佳。因此,需要提供这样一种过滤设备,能够实现对工艺流体夹带的气体的高效清除,从而得到能够被再次使用的工艺流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工艺流体夹带的气体的清除不完全、效率低及有效过滤面积小和滤材润湿不完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器,其能提供两个气体通道、更大的有效过滤面积以及理想的滤材表面润湿效果,从而实现对工艺流体夹带的气体的有效清除,获得能够被再次使用的工艺流体。该过滤器包含上壳、下壳和滤芯。滤芯安装在上壳和下壳形成的密封空间内部。上壳上表面设置有流体入口、出口和排气口。流体入口和排气口在上壳下表面对应的开孔相连通。滤芯由上端盖、中心杆、下端盖、滤材和外壳组成。流体入口和排气口在上壳下表面对应的开孔相通,在上壳下表面与滤芯上端盖上表面空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滤芯外壳与下壳间的空隙形成第二气体通道。滤芯中心杆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与上壳的流体入口相通,另一部分与出口相通,提供工艺流体流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下端盖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弯曲凸起,构成流体导流通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过滤器,其滤芯中心杆和滤芯下端盖结构设计及滤芯内部提供的流体流向所带来的理想的滤材润湿效果,因而能更高效地清除工艺流体夹带的气体。滤芯中心杆内部同时提供流体流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该结构设计能够减小中心杆体积,增大中心杆与外壳间的空间,从而能够增大过滤面积,增强过滤器的过滤性能;流体由入口经中心杆内部的流体流入通道向下壳底部流动,之后流体液面在中心杆外部慢慢上升至顶部,该流体流动路线能够实现流体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一边赶走过滤器内的气体,而液面在中心杆外部缓慢上升的过程逐渐润湿滤材,从而实现理想的滤材润湿效果,因而能够有效地清除气体。滤芯下端盖底部为倒圆锥形设计,能够减少气体滞留死角,而其上加设的多个弯曲凸起能够形成的流体导流通道,不仅能起到导流的作用,还能增加流体的湍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器从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中心面切开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器从流体入口和排气口中心面切开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器的滤芯中心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过滤器的滤芯下端盖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4中:1-上壳,2-下壳,11-流体入口,12-流体出口,13-排气口,21-第一气体通道,22-第二气体通道,3-滤芯,4-滤芯上端盖,5-滤芯中心,6-滤芯下端,51-中心杆上端进液口,52-中心杆下端出液口,53-中心杆侧面进液孔,54-中心杆上端出液口,61-滤芯下端盖出水口,62-下端盖弯曲凸起,63-下端盖底部导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过滤器,包括:上壳1、下壳2和滤芯3,其中滤芯3安装在上壳1和下壳2形成密封空间内。上壳1具有上下两个表面,上表面设有呈直角排列的待过滤流体入口11、过滤流体出口12和排气口13,下表面设有与入口11、出口12和排气口13相对应三个开孔,其中流体入口11对应的开孔与排气口13对应的开孔相连通,且排气13对应的开孔位于上壳下表面的最高点。下壳2为一圆柱体筒,底部设置站脚,防倾倒。滤芯3包括上端盖4、中心杆5、下端盖6、滤材和外壳,中心杆5设在外壳内部,其二者间的空间加设滤材,且二者安装在上端盖4和下端盖6之间,滤芯与下壳2内壁间的空隙形成第二气体通道22,其在过滤过程中充满待过滤的工艺流体。滤芯上端盖4上表面与上壳1下表面连在一起,形成密封的空间,流体入口11在上壳1下表面对应的开孔与排气口13在上壳1下表面对应的开孔在该密封空间内相连通,在上端盖4上表面与上壳1下表面间的密封空间内形成第一气体通道21,夹带气体的工艺流体经入口11流入过滤器内部,其夹带的气体能够在过滤过程开始前经第一气体通道21向排气口13聚集,部分排出。中心杆5,其被分隔成不相通的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空心的半圆柱形流体通道,待过滤流体经中心杆5上端进液口51向下流过空心的半圆形流体通道,到达中心杆下端出液口52;到达中心杆下端出液口52的工艺流体流向下壳2的底部,流体液面在滤材外部慢慢上升,一边逐渐润湿滤材,一边将设备内的气体经第二气体通道22向上驱赶汇集至排气口13排出;另一部分则是一个圆柱形空腔,其上端与流体出口12相连通,底部密封,滤材外部慢慢上升的工艺流体经滤芯外壳上的进液框,再通过滤材除去相关杂质,已过滤的流体经中心杆侧面进液孔53流入圆柱形空腔内,向上流动至中心杆上端出液口54。由于该滤芯中心杆能够在内部同时提供流体流入通道和流体流出通道,因而能够减小中心杆体积,增大中心杆与外壳间的空间,增大过滤面积,所以能够增强过滤器的过滤性能;流体由入口经中心杆内部的流体流入通道向下壳底部流动,之后流体液面在中心杆外部慢慢上升至顶部,该流体流动路线能够实现流体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一边赶走过滤器内的气体,液面在中心杆外部缓慢上升的过程逐渐润湿滤材,可以实现理想的滤材润湿效果,所以能够有效地清除气体。下端盖6,其底部为倒圆锥形,设有下端盖出水口61、多个弯曲凸起62及其形成下端盖底部导流通道63,到达中心杆下端出液口52的工艺流体经下端盖底部导流通道63到达下壳2底部。下端盖6底部为倒圆锥形,能够减少气体滞留死角,导流通道63不仅能起到导流的作用,还能增加流体的湍动。在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第二”等均为描述上进行区别,没有其他的特殊含义。对所公开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器,包括上壳、下壳和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由上端盖、中心杆、下端盖、滤材及外壳组成;所述的滤芯中心杆,其被分隔成不相通的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空心的半圆柱形流体通道,该半圆柱形流体通道上端与流体入口相连通,作为工艺流体向下流动至过滤器底部的通道;另一部分则是一个底部密封的圆柱形空腔,其上端与流体出口相连通,侧壁上设有作为已过滤流体由中心杆外部进入中心杆内部的双排开孔,该圆柱形空腔作为流体向上流出至流体出口的通道;所述的滤芯下端盖底部为倒圆锥形,且其底部设置的多个弯曲凸起间形成流体导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器,包括上壳、下壳和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芯由上端盖、中心杆、下端盖、滤材及外壳组成;所述的滤芯中心杆,其被分隔成不相通的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空心的半圆柱形流体通道,该半圆柱形流体通道上端与流体入口相连通,作为工艺流体向下流动至过滤器底部的通道;另一部分则是一个底部密封的圆柱形空腔,其上端与流体出口相连通,侧壁上设有作为已过滤流体由中心杆外部进入中心杆内部的双排开孔,该圆柱形空腔作为流体向上流出至流体出口的通道;所述的滤芯下端盖底部为倒圆锥形,且其底部设置的多个弯曲凸起间形成流体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江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科百特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