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用地下微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186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3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果树用地下微灌溉装置,属于果树灌溉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灌溉效果好的果树用地下微灌溉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设置在果树周围的一个或多个封闭壳体,封闭壳体内设置有吸水海绵体,封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管和多个滴灌装置,滴灌装置的顶部连接架固定在封闭壳体的底部,插管固定在顶部连接架上,插管侧部滑动安装有多个通过金属连接管连接的渗灌金属头,金属连接管与出水管相连接,插管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杆,驱动杆上设置有多个凸轮,渗灌金属头和插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驱动杆的顶部安装有蜗轮,蜗轮的蜗杆上安装有操作手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用于果树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果树用地下微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果树用地下微灌溉装置,属于果树灌溉

技术介绍
水是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传统灌溉方式并未考虑作物生长和根系发育状况,从而导致水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然而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供水紧张,因此,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控制灌溉,既可以为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又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过去农业灌溉普遍采用粗放的地面漫灌形式,水资源浪费严重,效率极低。近年来,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迅速。节水灌溉所采用的灌溉设备有:喷灌、微喷灌、滴灌、渗灌或地下滴灌等。喷灌由于在地面上进行,容易受气候条件如干旱、风力过大等因素造成水的蒸发和漂移损失较大,使得节水效果并不理想;微喷灌、滴灌、渗灌等虽然具有很好的节水效果,但仍存在灌溉后地表水分蒸发产生的水分损失问题;地下滴灌对节水农业灌溉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目前,现有的地下灌溉但这些地下滴灌系统大都需事先埋入地下,不能根据灌溉需要随意插拔,位置和深度固定,不能随着作物的生长而变化深度,使作物根系吸收地下水分很难达到最佳效果,或者是容易吸入土壤颗粒等,引起灌水器堵塞;并且还由于水中含有泥沙,长时间使用也容易造成渗灌孔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灌溉效果好的果树用地下微灌溉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果树用地下微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果树周围的一个或多个封闭壳体,所述封闭壳体内设置有吸水海绵体,所述封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管和多个滴灌装置,所述滴灌装置主要由顶部连接架、插管和驱动杆构成,所述顶部连接架固定在封闭壳体的底部,所述插管固定在顶部连接架的底部,所述插管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尖刺体,所述插管侧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渗灌金属头,多个所述渗灌金属头通过金属连接管相连接,且渗灌金属头上设置有渗灌孔,所述金属连接管通过管穿孔延伸至插管的外部,所述金属连接管通过软管与出水管相连接,所述插管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多个与渗灌金属头一一对应的凸轮,所述渗灌金属头上还设置有凸起,且凸起和插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驱动杆的顶部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安装在顶部连接架内,所述蜗轮上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安装有操作手轮。优选的,所述封闭壳体为弧形结构,且主要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四周通过紧固螺栓进行固定,且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优选的,所述蜗轮与驱动杆之间通过花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常压或压力灌溉,同时还可以根据果树的大小及根系分布情况需要灌溉的位置及灌溉的水量;并且利用海绵的吸水、透水特性,使水通过渗灌孔可缓慢向土壤中渗水,同时对水进行过滤,避免泥沙堵塞渗灌孔。此外,渗灌金属头采用可伸缩结构,在插入土壤过程中,渗灌金属头收缩至插管内,插入土壤后,渗灌金属头伸出,这样避免在往复插拔过程中,造成的渗灌孔堵塞。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果树用地下微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果树周围的一个或多个封闭壳体1,封闭壳体1内设置有吸水海绵体2,封闭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3,封闭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管4和多个滴灌装置,滴灌装置主要由顶部连接架5、插管6和驱动杆7构成,顶部连接架5固定在封闭壳体1的底部,插管6固定在顶部连接架5的底部,插管6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尖刺体8,插管6侧部设置有多个通孔9,每个通孔9内均滑动安装有渗灌金属头10,多个渗灌金属头10通过金属连接管11相连接,且渗灌金属头10上设置有渗灌孔23,金属连接管11通过管穿孔延伸至插管6的外部,金属连接管11通过软管12与出水管4相连接,插管6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杆7,驱动杆7上设置有多个与渗灌金属头一一对应的凸轮13,渗灌金属头10上还设置有凸起14,且凸起14和插管6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5,驱动杆7的顶部安装有蜗轮16,蜗轮16安装在顶部连接架5内,蜗轮16上连接有蜗杆17,蜗杆17上安装有操作手轮18。本技术在使用时,根据果树的大小及根系的分布情况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渗灌。然后将滴灌装置插入土壤内,在插入土壤过程中,先转到操作手轮,使凸轮转动一定角度,使渗灌金属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缩至插管内,避免在插入时堵塞渗灌孔。插入土壤后,继续转动操作手轮,使凸轮与渗灌金属头接触,将渗灌金属头顶入土壤内,并且采用蜗轮蜗杆进行控制,操作方便,同时能够实现自锁,避免驱动杆转动。然后再将进水管与供水管路连接,水通过吸水海绵进入渗灌金属头对土壤进行渗灌,同时利用海绵的吸水、透水特性,使水通过渗灌孔可缓慢向土壤中渗水,并对水进行过滤,避免泥沙堵塞渗灌孔。其中,封闭壳体1为弧形结构,且主要由上壳体19和下壳体20构成,上壳体19和下壳体20的四周通过紧固螺栓21进行固定,且上壳体19和下壳体20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22。采用可拆卸结构,方便对吸水海绵进行更换及清洗,并且在保证密封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压力灌溉。此外,蜗轮16与驱动杆7之间通过花键连接,连接方便,便于拆卸。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果树用地下微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果树周围的一个或多个封闭壳体,所述封闭壳体内设置有吸水海绵体,所述封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管和多个滴灌装置,所述滴灌装置主要由顶部连接架、插管和驱动杆构成,所述顶部连接架固定在封闭壳体的底部,所述插管固定在顶部连接架的底部,所述插管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尖刺体,所述插管侧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渗灌金属头,多个所述渗灌金属头通过金属连接管相连接,且渗灌金属头上设置有渗灌孔,所述金属连接管通过管穿孔延伸至插管的外部,所述金属连接管通过软管与出水管相连接,所述插管内转动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多个与渗灌金属头一一对应的凸轮,所述渗灌金属头上还设置有凸起,且凸起和插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驱动杆的顶部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安装在顶部连接架内,所述蜗轮上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安装有操作手轮。

【技术特征摘要】
1.果树用地下微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果树周围的一个或多个封闭壳体,所述封闭壳体内设置有吸水海绵体,所述封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封闭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管和多个滴灌装置,所述滴灌装置主要由顶部连接架、插管和驱动杆构成,所述顶部连接架固定在封闭壳体的底部,所述插管固定在顶部连接架的底部,所述插管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尖刺体,所述插管侧部设置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滑动安装有渗灌金属头,多个所述渗灌金属头通过金属连接管相连接,且渗灌金属头上设置有渗灌孔,所述金属连接管通过管穿孔延伸至插管的外部,所述金属连接管通过软管与出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孙慧英李敏生王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