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及SIM卡切换和充值计费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5163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包括具有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的设备终端,还包括与设备终端无线连接的后台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的SIM卡切换方法,包括S1、数据库更新;更新数据库中各地区所覆盖的各个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参数和有限切换策略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的充值计费方法,包括以(1)建立内置SIM卡、外置SIM卡以及设备终端的绑定关系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双SIM卡切换机制,有效的减少了车主在使用中由于运营商基站网络覆盖不足带来的车联网设备的网络断线率,提高了车联网服务运行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及SIM卡切换和充值计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是指一种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及SIM卡切换和充值计费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载联网设备,通常只能搭载一张SIM卡,现阶段常见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SIM卡。在车载设备上,还未出现双SIM卡双运营商网络融合的应用,在车联网设备上使用单SIM卡单运营商网络在全国各地不能确保所有地方该运营商都有足够好的网络覆盖,不能确保车联网服务在全国各地都可以正常运行。在手机等设备上,双SIM的手机需要用户购买两张SIM卡,分别进行充值和续费,用户需要交两张SIM卡的费用。且需要手动选择使用哪张SIM卡进行上网,使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车载联网设备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及SIM卡切换和充值计费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包括具有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的设备终端,还包括与设备终端无线连接的后台系统,所述外置SIM卡与内置SIM卡使用不同运营商的资费套餐;所述后台系统包括:数据库:用于存储各地区所覆盖的各个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和有限切换策略;后台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存储的有限切换策略向设备终端发送切换指令;云端接口模块:用于向设备终端发送信号,并接收设备终端发送的信号;所述设备终端包括: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RIL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后台切换模块发出的切换指令,将内置SIM卡切换为使用状态;或,根据后台切换模块发出的切换指令,将外置SIM卡切换为使用状态;客户端控制模块:用于向后台系统发送信号,并接收后台系统发送的信号;无线模块:用于连接RIL控制模块、内置SIM卡以及外置SIM卡,以便RIL控制模块实现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的切换操作。进一步的,所述RIL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设备终端所处区域中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所属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实时的将内置SIM卡切换为使用状态或将外置SIM卡切换为使用状态,并将切换记录发送给后台系统;RIL控制模块同时将设备终端所处区域中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所属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发送给后台系统;所述数据库还用于根据RIL控制模块发送的切换记录和设备终端所处区域中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所属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对存储在其内部的各区域的有限切换策略进行更新。所述切换记录包括切换成功的记录和切换失败的记录。所述后台系统还包括充值接口模块;所述充值接口模块用于用户给外置SIM卡进行套餐充值;所述数据库还用于储存套餐流量数据;所述后台切换模块还用于对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进行套餐分配。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的SIM卡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库更新;更新数据库中各地区所覆盖的各个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参数和有限切换策略;S2、后台端切换;获取设备终端的地理位置信号,并根据数据库中该设备终端所处区域的有限切换策略来切换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的使用状态;S3、设备终端主动切换;根据设备终端所处位置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实时切换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的使用状态;并将设备终端所处位置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和设备终端主动切换记录存入数据库,返回步骤S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数据库更新包括以下步骤:a、初始化数据库,以每一平方公里区域为单位将网络覆盖的地区标记为若干个数据点,每个数据点记录了该区域的基站、基站平均信号强度以及有限切换策略;b、从设备终端获取每个区域中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并根据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参数计算该区域网络信号强度影响因子p;其中,p=外置SIM卡的平均网络信号强度—内置SIM卡的平均网络信号强度;c、从设备终端获取每个区域中设备终端的主动切换记录,并根据设备终端的主动切换记录计算各个区域设备终端主动切换影响因子q;其中,q=内置SIM卡切换到外置SIM卡的次数—外置SIM卡切换到内置SIM卡的次数;d、计算迭代函数f,根据迭代函数f更新数据库中各个区域的有限切换策略,当迭代函数f>0时有限切换策略为优先选择外置SIM卡,当迭代函数f<0时则有限切换策略为优先选择内置SIM卡;其中,f=a*p+b*q,a和b均为归一化参数。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的充值计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内置SIM卡、外置SIM卡以及设备终端的绑定关系;(2)对外置SIM卡充值资费套餐,并将资费套餐分配给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3)计算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所使用的流量总和是否大于所充值的资费套餐流量;否,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均正常使用;是,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同时停卡,并执行步骤(4);(4)重新对外置SIM卡充值资费套餐,并计算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所使用的流量总和是否大于重新充值的资费套餐;是,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均不开卡;否,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同时开卡。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建立内置SIM卡、外置SIM卡以及设备终端的绑定关系包括以下步骤:(1.1)后台系统向设备终端获取内置SIM卡的ICCID识别码和设备终端的IMEI识别号;(1.2)后台系统向设备终端获取外置SIM卡的ICCID识别码;(1.3)根据获取的内置SIM卡的ICCID识别码、设备终端的IMEI识别号以及外置SIM卡的ICCID识别码得到内置SIM卡、设备终端以及外置SIM卡的绑定关系。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双SIM卡切换机制,有效的减少了车主在使用中由于运营商基站网络覆盖不足带来的车联网设备的网络断线率,提高了车联网服务运行的成功率。车主只要付出一个套餐的费用,就可以无缝享受两个运营商网络的服务,极大的改善了在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络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包括具有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的设备终端,与设备终端无线连接的后台系统。该设备终端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车载联网设备。该内置SIM卡为贴片SIM卡,设备终端在出厂时该内置SIM卡已经被贴片到主板上,其与设备终端连为一体。该外置SIM卡为活动卡,其通过插入的方式插入到设备终的卡槽内,并可以更换。该外置SIM卡与内置SIM卡使用不同运营商的资费套餐,在本实施例中,该外置SIM卡为联通卡,内置SIM卡为电信卡。在使用时,该外置SIM卡、内置SIM卡以及设备终端三者之间建立绑定关系。其中,所述后台系统包括数据库,与数据库连接的后台切换模块,以及与后台切换模块连接的云端接口模块;所述云端接口模块与设备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具体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各地区所覆盖的各个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和有限切换策略。本实施例中外置SIM卡为联通卡,内置SIM卡为电信卡,因此数据库中至少存储有各个地区联通的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和各个地区电信的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数据库中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包括具有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的设备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设备终端无线连接的后台系统,所述外置SIM卡与内置SIM卡使用不同运营商的资费套餐;所述后台系统包括:数据库:用于存储各地区所覆盖的各个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和有限切换策略;后台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存储的有限切换策略向设备终端发送切换指令;云端接口模块:用于向设备终端发送信号,并接收设备终端发送的信号;所述设备终端包括: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RIL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后台切换模块发出的切换指令,将内置SIM卡切换为使用状态;或,根据后台切换模块发出的切换指令,将外置SIM卡切换为使用状态;客户端控制模块:用于向后台系统发送信号,并接收后台系统发送的信号;无线模块:用于连接RIL控制模块、内置SIM卡以及外置SIM卡,以便RIL控制模块实现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的切换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包括具有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的设备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设备终端无线连接的后台系统,所述外置SIM卡与内置SIM卡使用不同运营商的资费套餐;所述后台系统包括:数据库:用于存储各地区所覆盖的各个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和有限切换策略;后台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存储的有限切换策略向设备终端发送切换指令;云端接口模块:用于向设备终端发送信号,并接收设备终端发送的信号;所述设备终端包括: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设备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RIL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后台切换模块发出的切换指令,将内置SIM卡切换为使用状态;或,根据后台切换模块发出的切换指令,将外置SIM卡切换为使用状态;客户端控制模块:用于向后台系统发送信号,并接收后台系统发送的信号;无线模块:用于连接RIL控制模块、内置SIM卡以及外置SIM卡,以便RIL控制模块实现外置SIM卡和内置SIM卡的切换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IL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设备终端所处区域中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所属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实时的将内置SIM卡切换为使用状态或将外置SIM卡切换为使用状态,并将切换记录发送给后台系统;RIL控制模块同时将设备终端所处区域中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所属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发送给后台系统;所述数据库还用于根据RIL控制模块发送的切换记录和设备终端所处区域中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所属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参数对存储在其内部的各区域的有限切换策略进行更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记录包括切换成功的记录和切换失败的记录。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系统还包括充值接口模块;所述充值接口模块用于用户给外置SIM卡进行套餐充值;所述数据库还用于储存套餐流量数据;所述后台切换模块还用于对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进行套餐分配。5.多SIM卡多运营商网络融合系统的SIM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库更新;更新数据库中各地区所覆盖的各个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参数和有限切换策略;S2、后台端切换;获取设备终端的地理位置信号,并根据数据库中该设备终端所处区域的有限切换策略来切换内置SIM卡和外置SIM卡的使用状态;S3、设备终端主动切换;根据设备终端所处位置各运营商的实时网络信号强度实时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奇洪杰汪德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