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受压性能试验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与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090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受压性能试验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和所述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压性能试验方法,包括两个端板、试验段钢管、对拉钢筋副、珍珠棉和混凝土,对拉钢筋副、珍珠棉逐层交错地沿试验段钢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试验段钢管内,并平行于试验段钢管的横截面,试验段钢管内的两端均为珍珠棉;混凝土浇筑在相邻两层珍珠棉之间;每副对拉钢筋副连接的混凝土可上下移动,竖向荷载不会传递到混凝土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精确量测带对拉钢筋方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的荷载‑位移关系,解决了传统试验方法无法精确测得其钢管所承担荷载的不足,为带对拉钢筋方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受力行为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思路,具有较佳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受压性能试验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与试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试验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受压性能试验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和所述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的受压性能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钢管混凝土结构由于能够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各自优势,具有承载力高、整体刚度大、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我国高层建筑最具竞争力的结构形式之一。在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受到内填混凝土的单侧约束,钢管的局部稳定性能会优于相应钢结构中的钢管,但在较大的压缩变形下,受混凝土单侧约束的钢管仍会发生向外的局部屈曲,使钢管呈现出受压软化行为;特别地,对于方钢管混凝土柱来说,此行为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工程中常使用一些连接构造以改善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稳定性,如对拉钢筋等。试验研究表明,轴压作用下,在方形钢管混凝土柱上布设对拉钢筋后,可显著改善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延迟或避免钢管在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前发生失稳性的局部屈曲而导致构件的过早破坏,从而使方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延性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若能充分认清带对拉钢筋方钢管混凝土柱中方钢管的局部屈曲和屈曲后行为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受压性能试验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板、试验段钢管、若干副对拉钢筋副、若干珍珠棉和混凝土,端板设置于试验段钢管的两端面,对拉钢筋副、珍珠棉逐层交错地沿试验段钢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试验段钢管内,并平行于试验段钢管的横截面,试验段钢管内的两端均为珍珠棉;混凝土浇筑在相邻两层珍珠棉之间,约束试验段钢管的侧向变形,不参与承担轴向压力;每副对拉钢筋副连接的混凝土可上下移动,竖向荷载不会传递到混凝土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受压性能试验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端板、试验段钢管、若干副对拉钢筋副、若干珍珠棉和混凝土,端板设置于试验段钢管的两端面,对拉钢筋副、珍珠棉逐层交错地沿试验段钢管的长度方向设置在试验段钢管内,并平行于试验段钢管的横截面,试验段钢管内的两端均为珍珠棉;混凝土浇筑在相邻两层珍珠棉之间,约束试验段钢管的侧向变形,不参与承担轴向压力;每副对拉钢筋副连接的混凝土可上下移动,竖向荷载不会传递到混凝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受压性能试验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对拉钢筋副的表面喷涂有减摩喷雾,减少对拉钢筋副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受压性能试验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端板为“回”字型钢板,端板的强度应当保证端板在试验过程中处于弹性阶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受压性能试验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端板内开设有导线通道,用于设置在对拉钢筋副上的应变片的导线穿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受压性能试验的带对拉钢筋钢管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四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松林康郭子雄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