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071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承压机构;其中,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承压机构上,用于夹持、并固定加筋杆;所述承压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接,用于承受施压机构施加的压力、并将所述压力传递给所述加筋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一方面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极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节约了资金;另一方面其重量轻,使用快捷方便,有效地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加快了施工速度,确保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桩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
技术介绍
水泥搅拌桩是一种很好的基坑维护型式,其同时具有维护支护和止水双重工效,在基坑维护中使用较广泛,但基坑深度较深,或基坑等级较高时,一般需在水泥搅拌桩中插入加筋杆(例如螺纹钢筋或直径48mm的钢管)进行加筋,已增强水泥搅拌桩的抗剪性能。目前,插入加筋杆时常规一般用挖机的挖斗将加筋杆压入刚施工完毕的水泥搅拌桩中。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水泥搅拌桩加筋过程中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承压机构;其中,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承压机构上,用于夹持、并固定加筋杆;所述承压机构与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接,用于承受施压机构施加的压力、并将所述压力传递给所述加筋杆。进一步地,上述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承压机构上、用于夹持所述加筋杆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间隔预设距离。进一步地,上述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一端与所述承压机构的一端以一定角度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承压机构之间的角度大于或等于45度、小于或等于90度。进一步地,上述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中部与所述承压机构的一端以一定角度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承压机构之间的角度为90度。进一步地,上述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中,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垂直连接在所述承压机构上,并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处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地,上述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防滑层,以防止所述稳固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一方面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极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节约了资金;另一方面其重量轻,使用快捷方便,有效地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难度,加快了施工速度,确保了施工进度。尤其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在使用时只需将固定机构卡设在加筋杆的外侧极大地方便了稳固装置与加筋杆的连接,节约了时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承压机构2,在使用的过程中极大地方便了施压机构力的传递,保证了加筋杆随稳固装置同步运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的使用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阅图1-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其包括:固定机构1和承压机构2。其中,固定机构1设置在承压机构2,使用的过程中用夹持,并固定需要在搅拌桩中添加的加筋杆3,例如钢管、钢筋以及钢板等,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稳固装置与所需添加的加筋杆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承压机构2与固定机构1相连接,用于承受施压机构4(例如钻杆)对稳固装置施加的压力,并将所承受的压力传递给被固定机构1所加持固定的加筋杆3,以使其在压力下与稳固装置同步下将,以保证加筋杆3能够完整的没入搅拌桩中。具体而言,固定机构1包括: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以一定间隔距离设置在承压机构上,并且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处于同一平面内,以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加筋杆3能够卡设进两固定件之间,进而确保固定机构1的夹持与固定作用的实现。其中,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的设置方式可以为焊接、螺栓连接、以及插接等连接方式,只要能够保证稳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不会随意转动即可;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的间隔距离的长度需根据所需夹持的加筋杆3的直径来确定。进一步的,为了确保固定装置1夹持作用更好的发挥,在进行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的设置时,可以选择将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的不同部位与承压机构2相连接,例如可以选择将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的一端分别与承压机构2的同侧相连接,也可以将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的中心位置分别与承压机构2相连接。当然,也可将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的其他位置分别与承压机构2相连接。进一步的,在进行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的设置时,可以选择以一定角度将第一固定件11与第二固定件12设置在承压机构2上,以保证能够充分的发挥固定件1的作用,例如将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以大于等于45度且小于等于90度的角度设置在承压机构2上。但是,当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均已中心部位与承压机构2相连接时,角度最好为90度,以保证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在承压机构2的两侧均能用于夹持并固定加筋板3。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固定机构1在加筋杆上发生滑动,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上还可以设置防滑结构,例如橡胶垫、螺纹机构等。进一步的,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还可以分别设置在承压机构2的上下两侧。具体而言,承压机构2为一柱状构件,其可以是一截钢筋、也可以是一截钢板条等,只要能够起到杠杆的作用即可。承压机构2的一端用于设置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以形成固定机构1,另一端用于承受施压机构4所施加的压力,并将其所受到的压力传递到设置固定机构1的一端,使加筋杆3随稳固装置一起同步向下运动。同时,承压机构2上还可以设置凹槽或插孔,以保证通过螺栓或插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件设置时,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能够牢固的固定在承压机构2上,并不会在受力过程中发生转动。继续参阅图1所示,第一固定件11、第二固定件12以及承压机构2均由一截钢筋制成,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均在其中间位置处与承压机构2垂直焊接在一起,并在承压机构2两侧分别形成一固定机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1)和承压机构(2);其中,所述固定机构(1)设置在所述承压机构(2)上,用于夹持、并固定加筋杆(3);所述承压机构(2)与所述固定机构(1)相连接,用于承受施压机构(4)施加的压力、并将所述压力传递给所述加筋杆(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构(1)和承压机构(2);其中,所述固定机构(1)设置在所述承压机构(2)上,用于夹持、并固定加筋杆(3);所述承压机构(2)与所述固定机构(1)相连接,用于承受施压机构(4)施加的压力、并将所述压力传递给所述加筋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设置在所述承压机构(2)上、用于夹持所述加筋杆(3)的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之间间隔预设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稳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1)一端与所述承压机构(2)的一端以一定角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桩加筋杆插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李仙鹤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