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钢丝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679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钢丝夹具,包括上夹板、螺母、螺栓、第一凸起、下预留孔、上预留孔、第二凸起、第二卡槽、下夹板、第一卡槽、凹槽和通孔,所述上夹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上预留孔,且上夹板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卡槽,上夹板底部中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下预留孔,且下夹板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且第一凸起卡接于第一卡槽的内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夹板、下夹板、螺栓、下预留孔和上预留孔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本夹具对钢丝绳的夹持能力,同时其具有开合速度快、定位准确等优点,便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工人的操作,能有效地缩短操作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钢丝夹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丝夹具
,具体为新型钢丝夹具。
技术介绍
钢丝绳是将力学性能和几何尺寸符合要求的钢丝按照一定的规则捻制在一起的螺旋状钢丝束,钢丝绳由钢丝、绳芯及润滑脂组成,钢丝绳是先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钢丝绳的强度高、自重轻、工作平稳、不易骤然整根折断、工作可靠。钢丝绳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交变载荷的作用,其使用性能主要由钢丝力学性能、钢丝表面状态和钢丝绳结构决定,钢丝材质包括碳素钢或合金钢,通过冷拉或冷轧而成,钢丝横断面有圆形或异形(T型、S型、Z型),异形横断面钢丝主要用于密封钢丝绳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并对钢丝进行适宜的表面处理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条件的需求,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离不开钢丝夹具对其进行固定,但现有的钢丝夹具其夹持效果不理想,导致钢丝绳容易出现脱落,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为此,我们提出新型钢丝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钢丝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钢丝夹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钢丝夹具,包括上夹板(1)、螺母(2)、螺栓(3)、第一凸起(4)、下预留孔(5)、上预留孔(6)、第二凸起(7)、第二卡槽(8)、下夹板(9)、第一卡槽(10)、凹槽(11)和通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1)的下表面开设有上预留孔(6),且上夹板(1)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卡槽(10),上夹板(1)底部中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7),所述下夹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下预留孔(5),且下夹板(9)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4),且第一凸起(4)卡接于第一卡槽(10)的内腔中,所述下夹板(9)顶部中端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卡槽(8),且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钢丝夹具,包括上夹板(1)、螺母(2)、螺栓(3)、第一凸起(4)、下预留孔(5)、上预留孔(6)、第二凸起(7)、第二卡槽(8)、下夹板(9)、第一卡槽(10)、凹槽(11)和通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1)的下表面开设有上预留孔(6),且上夹板(1)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一卡槽(10),上夹板(1)底部中端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7),所述下夹板(9)的上表面开设有下预留孔(5),且下夹板(9)顶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起(4),且第一凸起(4)卡接于第一卡槽(10)的内腔中,所述下夹板(9)顶部中端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第二卡槽(8),且第二凸起(7)卡接于第二卡槽(8)的内腔中,所述下夹板(9)底部的中端开设有凹槽(11),且下夹板(9)和上夹板(1)内腔的中端开设有通孔(12),所述凹槽(11)和通孔(12)的内腔插接有螺栓(3),且螺栓(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巢湖市银环航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