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待采工作面上覆烧变岩隔水帷幕的注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矿井防治水
,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待采工作面上覆烧变岩隔水帷幕的注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西北地区煤层烧变岩比较发育,如新疆和陕北的部分矿区,由于煤层露头浅,加之地表沟谷较多,因此煤层自燃后存在烧变岩现象。烧变岩经燃烧和垮塌后,内部裂隙十分发育,当烧变岩周围存在水体如水库、湖泊、河流或其他含水层时,烧变岩裂隙会充水,并成为强含水层。当烧变岩下部未烧变的完整煤层有采掘活动时,若下层煤工作面导水裂隙带与烧变岩含水层沟通,烧变岩水有可能成为采掘面的顶板突水水源,威胁矿井安全和正常生产。要阻止烧变岩水进入到矿井采掘系统,需要在烧变岩层位中建造一道侧向防渗阻水墙,将烧变岩补给来水切断,然后对工作面顶部帷幕线内侧烧变岩含水层静储量水进行疏放,之后就可安全回采。烧变岩裂隙发育,通过注浆建造一道隔水帷幕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法。注浆建造隔水帷幕的关键是注浆孔之间的浆液能相互连通搭接,堵塞烧变岩的裂隙过水通道,形成一个整体隔水构造,最怕相邻钻孔之间受注层中的浆液未完全连通,出现空白区漏水点,漏水点多了渗漏水量大,达不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待采工作面上覆烧变岩隔水帷幕的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帷幕钻孔布置: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工作面采掘条件布置注浆帷幕,帷幕为两排,在帷幕线上布置钻孔,同排帷幕钻孔为等间距布置,内外排钻孔布置时错位呈梅花形,使内外排相邻孔位所形成的三角形为正三角形,帷幕钻孔垂向上穿过烧变岩层位进入烧变岩底板新鲜岩层中;2)、内排帷幕孔注浆:a、从内排帷幕线一侧开始对所有钻孔依次进行编号,钻孔中编号为1、5、9、13……等4n+1(n≥0,n∈N)号钻孔为一序孔,最后一个一序孔编号为M,在M内编号为3、7、11……等4n‑1(n>0,n∈N)号钻孔为二序孔,在M内编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待采工作面上覆烧变岩隔水帷幕的注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帷幕钻孔布置: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工作面采掘条件布置注浆帷幕,帷幕为两排,在帷幕线上布置钻孔,同排帷幕钻孔为等间距布置,内外排钻孔布置时错位呈梅花形,使内外排相邻孔位所形成的三角形为正三角形,帷幕钻孔垂向上穿过烧变岩层位进入烧变岩底板新鲜岩层中;2)、内排帷幕孔注浆:a、从内排帷幕线一侧开始对所有钻孔依次进行编号,钻孔中编号为1、5、9、13……等4n+1(n≥0,n∈N)号钻孔为一序孔,最后一个一序孔编号为M,在M内编号为3、7、11……等4n-1(n>0,n∈N)号钻孔为二序孔,在M内编号为2、4、6、8、10……等2n(n大于0,n∈N)号钻孔为三序孔,在M外1~3个钻孔中最后1个钻孔也是一序孔,编号为Z,M孔与Z孔之间的1~2钻孔均为二序孔;b、在编号为5、9、13……M等一序孔钻孔孔位处施工引流钻孔,钻孔终孔位置为孔位下部的烧变岩底部;c、一序孔按孔号由小到大施工,先施工1号孔,1号孔钻至烧变岩底部新鲜岩层一定位置,开始进行注浆,注浆时打开5号孔孔位处的引流钻孔进行引流;d、1号孔注浆结束,以5号孔为注浆孔进行注浆,同时9号孔孔位处引流钻孔开始引流;5号孔注浆结束,以9号孔为注浆孔进行注浆,13号孔孔位处引流钻孔开始引流,……以此类推,直到在M号孔孔位处引流钻孔的引流下完成注浆;e、M号钻孔根据孔外剩余孔数情况进行注浆,之后Z号孔在不引流的情况下完成注浆,所有一序孔注浆结束;f、二序孔开始注浆,二序孔注浆时不引流,可以多点开花并行作业;二序孔注完后,在同样不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佐宁,姬中奎,张建安,高小伟,苗彦平,江球,王文涛,罗安昆,张池,牛光亮,
申请(专利权)人: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