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水池及其水质监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水池
,尤其涉及一种蓄水池及其水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形式及分类根据其地形和土质条件可以修建在地上或地下,即分为开敝式和封闭式两大类,按形状特点又可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种,因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砖池、浆砌石池、混凝土池等,用于水利工程的蓄水池一般都是用于水利调节的。现有的水利工程用蓄水池,由于水体中的垃圾、杂物较多,泥沙会沉积在池底影响蓄水量,需要及时清除,并在蓄水池排水时,往往因为水中杂质杂物堵塞出水口,而导致蓄水池中的水排出缓慢,影响蓄水池的使用,出水口被堵时需要人工清除堵塞的杂物,费时费力,因此,提出一种蓄水池及其水质监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蓄水池及其水质监测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水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池体的另一侧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池体的内壁上设有与出水管位置对应的防堵机构,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池体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水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9),所述池体(1)的另一侧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所述池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出水管(2)位置对应的防堵机构,所述进水管(9)与出水管(2)上均设有阀门(8),所述池体(1)的内部横向设置有第二滤网(14),所述第二滤网(14)固定连接在池体(1)的内壁上,且第二滤网(14)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滤网(14)的中部贯穿设有两端均有开口的固定筒(6),且固定筒(6)竖直设置,所述固定筒(6)与第二滤网(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6)内设有泥沙提升机构,所述第二滤网(14)的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9),所述池体(1)的另一侧靠近下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管(2),所述池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出水管(2)位置对应的防堵机构,所述进水管(9)与出水管(2)上均设有阀门(8),所述池体(1)的内部横向设置有第二滤网(14),所述第二滤网(14)固定连接在池体(1)的内壁上,且第二滤网(14)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滤网(14)的中部贯穿设有两端均有开口的固定筒(6),且固定筒(6)竖直设置,所述固定筒(6)与第二滤网(14)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6)内设有泥沙提升机构,所述第二滤网(14)的下方竖直设有第一滤网(4),所述第一滤网(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滤网(14)的下端,所述第一滤网(4)的下端与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在池体(1)的内壁上;所述防堵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池体(1)内壁上的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的侧壁上贯穿设有两个开口(16),且两个开口(16)对称设置,所述开口(16)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滤网(17),所述防护罩(3)的侧壁上贯穿设有转动杆(18),且转动杆(18)与防护罩(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8)位于防护罩(3)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5),所述转动杆(18)位于防护罩(3)外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19),所述第一固定杆(1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20),且第二固定杆(20)与防护罩(3)的侧壁平行,所述第二固定杆(20)靠近防护罩(3)的一侧侧壁上均布有刷毛(21),所述泥沙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筒(6)内部的绞龙轴(5),所述绞龙轴(5)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池体(1)内底壁上,所述绞龙轴(5)的上端延伸出固定筒(6)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池体(1)的内部横向设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池体(1)的内壁上,所述转轴(11)上固定套接有与进水管(9)位置对应的固定套(7),所述固定套(7)的侧壁上沿其周向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叶片(10),所述转轴(11)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3)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7)与叶片(10)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池,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