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车智能导航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023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车智能导航仪,包括智能导航仪本体,所述智能导航仪本体下方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四周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侧板,且侧板内侧在智能导航仪本体上方设有盖板,左右所述侧板上方均分别活动安装有固定装置,通过夹持板将该装置安装在共享单车的车把中间上方,乘骑人员根据骑车时的阳光角度,旋转螺母,改变智能导航仪本体的角度,并从新固定,避免因阳光照射看不清导航仪,通过移动盖板,可使该装置在不使用时,将智能导航仪本体保护在盖板下面,使其在室外避免长期的日晒雨淋,即使有渗透进来的雨水也可通过固定板上的出水孔将雨水排出,延长智能导航仪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车智能导航仪
本技术涉及导航设备
,具体为一种单车智能导航仪。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卫星导航技术越来越成熟,共享单车在我国已经非常普及,而我国的共享单车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是一种新型环保共享经济。共享单车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自行车租赁业务,其主要依靠载体为(单车)自行车。可以很充分利用城市因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自行车出行萎靡状况;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同时起到健康身体的作用。虽然共享单车的普及为人们的短距离出行带来了方便,但是在市区,由于市区道路错综复杂、难以辨认,很多在城市中穿行的人们需要依靠智能导航来到达目的地,我国生产的汽车早已经实现了车载导航功能,但乘骑共享单车出行的人们便无法享受到车载导航提供的便利,所以在共享单车上安装智能导航仪尤为重要。由于共享单车常年裸露于室外,所以导航仪等贵重物品长期暴露在阳光下非常容易受到损坏,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使得乘骑共享单车更为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车智能导航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车智能导航仪,包括智能导航仪本体,所述智能导航仪本体下方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方四周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侧板,且侧板内侧在智能导航仪本体上方设有盖板,左右所述侧板上方均分别活动安装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板、压缩弹簧和连接轴,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连接轴外表面,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连接轴表面,且限位板上方与压缩弹簧连接,所述盖板上方设有至少四个与连接轴配合使用的插孔,所述固定板下方设有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通过销钉与固定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板下方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通孔,且每两个对应的通孔内均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优选的,所述侧板内侧设有滑槽,所述盖板活动安装在滑槽内,且左右方向的侧板滑槽的高度大于前后方向侧板的高度二到三毫米。优选的,两个所述夹持板的内侧均分别设有弧形凹槽,且每个弧形凹槽的内侧均分别固定安装有橡胶板。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表面设有至少八个出水孔,且每个出水孔的直径均分别在五到八毫米之间。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长宽均分别小于智能导航仪本体的长宽一到二厘米,且连接板的长款均分别小于固定板的长宽三到四厘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夹持板将该装置安装在共享单车的车把中间上方,使用时,乘骑人员根据骑车时的阳光角度,旋转螺母,使夹持板松动,改变智能导航仪本体的角度,并从新固定,避免因阳光照射看不清导航仪;2.通过移动盖板,可使该装置在不使用时,将智能导航仪本体保护在盖板下面,使其在室外避免长期的日晒雨淋,即使有渗透进来的雨水也可通过固定板上的出水孔将雨水排出,延长智能导航仪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智能导航仪本体、2侧板、3盖板、4固定板、41出水孔、5夹持板、51橡胶板、6固定装置、61限位板、62压缩弹簧、63连接轴、7螺纹杆、71螺母、8销钉、9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单车智能导航仪,包括智能导航仪本体1,智能导航仪本体1下方设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方四周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侧板2,且侧板2内侧在智能导航仪本体1上方设有盖板3,左右侧板2上方均分别活动安装有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包括限位板61、压缩弹簧62和连接轴63,压缩弹簧62套设在连接轴63外表面,限位板61固定安装在连接轴63表面,且限位板61上方与压缩弹簧62连接,盖板3上方设有至少四个与连接轴63配合使用的插孔,上拔连接轴63并移动盖板3,使连接轴3由后方插孔插向前方插孔,完成打开并固定盖板3的动作,固定板4下方设有两个夹持板5,两个夹持板5通过销钉8与固定板4活动连接,两个夹持板5下方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通孔,且每两个对应的通孔内均设有螺纹杆7,螺纹杆7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71,螺母71与螺纹杆7配合夹持板5可将该设备固定在单车的车把上。进一步地,侧板2内侧设有滑槽,盖板3活动安装在滑槽内,且左右方向的侧板2滑槽的高度大于前后方向侧板2的高度二到三毫米,可使盖板3在侧板2的滑槽内滑动,方便打开和关闭盖板3。进一步地,两个夹持板5的内侧均分别设有弧形凹槽,且每个弧形凹槽的内侧均分别固定安装有橡胶板51,弧形凹槽是为了配合单车车把的形状而设计,橡胶板51可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进一步地,固定板4表面设有至少八个出水孔41,且每个出水孔41的直径均分别在五到八毫米之间,出水孔41将渗透的雨水排出。进一步地,连接板9的长宽均分别小于智能导航仪本体1的长宽一到二厘米,且连接板9的长款均分别小于固定板4的长宽三到四厘米,连接板9可防止雨水浸泡智能导航仪本体1。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旋转螺母71,移动螺纹杆7,使夹持板5松动,将该装置整体安装在单车把手中间上方,并可在阳光照射时,改变装置的安装角度,避免因阳光照射看不清导航仪。车辆在乘骑时,乘骑人员可上拔连接轴63,使连接轴63离开盖板3后方的插孔向前移动盖板3,并使连接轴63重新插在盖板3前方的插孔内,将智能导航仪本体1露出,方便乘骑人员操作导航仪,并且在不使用导航仪时,盖上盖板3可防止导航仪遭受日晒雨淋,延长导航仪的使用寿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车智能导航仪,包括智能导航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导航仪本体(1)下方设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方四周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侧板(2),且侧板(2)内侧在智能导航仪本体(1)上方设有盖板(3),左右所述侧板(2)上方均分别活动安装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限位板(61)、压缩弹簧(62)和连接轴(63),所述压缩弹簧(62)套设在连接轴(63)外表面,所述限位板(61)固定安装在连接轴(63)表面,且限位板(61)上方与压缩弹簧(62)连接,所述盖板(3)上方设有至少四个与连接轴(63)配合使用的插孔,所述固定板(4)下方设有两个夹持板(5),两个所述夹持板(5)通过销钉(8)与固定板(4)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板(5)下方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通孔,且每两个对应的通孔内均设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车智能导航仪,包括智能导航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导航仪本体(1)下方设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下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方四周均分别固定安装有侧板(2),且侧板(2)内侧在智能导航仪本体(1)上方设有盖板(3),左右所述侧板(2)上方均分别活动安装有固定装置(6),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限位板(61)、压缩弹簧(62)和连接轴(63),所述压缩弹簧(62)套设在连接轴(63)外表面,所述限位板(61)固定安装在连接轴(63)表面,且限位板(61)上方与压缩弹簧(62)连接,所述盖板(3)上方设有至少四个与连接轴(63)配合使用的插孔,所述固定板(4)下方设有两个夹持板(5),两个所述夹持板(5)通过销钉(8)与固定板(4)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板(5)下方均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通孔,且每两个对应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惜琴许艳华杨先花谭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闽南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