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奇志专利>正文

坐便器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809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坐便器排水装置,具体说,是人们排便用的节水坐便器,适用于安装在宾馆和住宅的卫生间及公共厕所内。该坐便器排水装置含有坐便体,坐便体的内有主、副排污口,主、副排污口后侧有主排污通道。所说主排污通道从主排污口向后、向上延伸后再向下延伸至坐便体的底部之外,而副排污通道则从副排污口向下延伸后再延伸至坐便体的一侧之外。坐便体后沿上有水箱,水箱下方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上端伸入水箱内并与一排水阀相连接,其侧端通过管道与坐便体的副排污通道出口相通。其特点是三通接头的下端通过管道直接与坐便体下方的下水道相通。使用这种坐便器排水装置,可避免坐便体主排污通道堵塞的情况发生,排污效果较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卫生器具。具体说,是人们排便用的节水坐便器,适用于安装在宾馆和住宅的卫生间及公共厕所内。
技术介绍
中国200520070747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节水坐便器。这种坐便器上有主排污通道和副排污通道,主排污通道用于大便的排放、冲洗,副排污通道用于小便的排放、冲洗。其中的副排污通道含有一个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一端伸入水箱的内腔底部。坐便体内腔的底部和坐便体下部的后侧壁上分别有副排污通道的进污口和通孔,三通接头的另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坐便体内腔底部的副排污通道的进污口和主排污通道相连通。这种坐便器,大、小便的排放、冲洗相分离,具有用水量少、节约水资源和使用费用低等优点。但由于其三通接头的一端即其副排污通道的出污口是从坐便体后侧壁上的通孔伸入主排污通道内,占用了主排污通道的有限空间,易使主排污通道堵塞,排污效果不好。(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坐便器排水装置。使用这种坐便器排水装置,可避免坐便体主排污通道堵塞的情况发生,排污效果较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坐便器排水装置含有坐便体,坐便体的内腔底部有主择污口和副排污口,主、副排污口后侧的坐便体内有主排污通道。所说主排污通道从主排污口向后、向上延伸后再向下延伸至坐便体的底部之外,而副排污通道则从副排污口向下延伸后再延伸至坐便体的一侧之外。坐便体后沿上有水箱,水箱的箱底上和相应的坐便体上沿上有竖向孔,竖向孔的下方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上端依次穿过坐便体后沿的通孔和水箱底上的竖向孔后伸入水箱内并与一排水阀相连接。其中的排水阀与水箱上的控制机构相接。三通接头的侧端通过管道与坐便体的副排污通道出口相通。其特点是三通接头的下端通过管道直接与坐便体下方的下水道相通。其中,坐便体下方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上端与坐便体主排污通道的出口连通,其下端和侧端分别与下水道和三通接头的下端连通。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技术的坐便器排水装置,其副排污通道中的三通接头第三端即副排污通道的出污口直接与坐便体下方的下水道相通,不占用主排污通道内的有限空间,从而避免了主排污通道被堵塞的情况发生,使得排污效果较好。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坐便器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坐便器排水装置含有坐便体4,坐便体4的内腔底部加工有主排污口3和副排污口2,主、副排污口3和2后侧的坐便体4内设置有主排污通道9。所说主排污通道9从主排污口3向后、向上延伸后再向下延伸至坐便体4的底部之外。所说副排污口处在坐便体4内腔底部的正中位置,副排污通道从副排污口2呈竖直向下延伸后再折向坐便体4的一侧并延伸至坐便体4的侧壁之外。坐便体4后沿上安装有水箱5,水箱5的箱底上和相应的坐便体4上沿上对应地加工有竖向孔。竖向孔的下方设置有三通接头7,三通接头7的上端穿过竖向孔后伸入水箱5内并与一排水阀6相接,其中的排水阀6与水箱5上的控制机构相连接。三通接头7的侧端通过管道1与坐便体4侧壁上的副排污通道出口相连通。坐便体4下方设置有三通管10,三通管10上端与坐便体4主排污通道9的出污口相连,其下端与下水道11相接,其侧端借助管道8与三通接头7的下端相连接,使得副排污通道直接与下水道11相连通。当打开水箱5内的排水阀6时,水箱5内的水会进入三通接头7与三通管间的管道8内。当三通接头7和三通管10间的管道内充满水后,由于三通接头7和三通管10间的管道8下端即其与三通管10的连接处低于副排污口2,关闭排水阀6,便会在三通接头7和三通管10间的管道8内和三通接头7与副排污通道间的管道1内形成虹吸,使坐便体4内的污水(小便)依次从三通接头7与副排污通道间的管道1和三通接头7与三通管10间的管道8内流过并最后排入下水道11。这样,不仅保证了管道1和管道8两个管道内能有效形成虹吸并将小便排入下水道11,还避免了主排污通道9的堵塞。权利要求1.坐便器排水装置,包括坐便体(4);坐便体(4)的内腔底部有主排污口(3)和副排污口(2),主、副排污口(3、2)后侧的坐便体(4)内有主排污通道(9);所说主排污通道(9)从主排污口(3)向后、向上延伸后再向下延伸至坐便体(4)的底部之外,而副排污通道则从副排污口(2)向下延伸后再延伸至坐便体(4)的一侧之外;坐便体(4)后沿上有水箱(5),水箱(5)的箱底上和相应的坐便体(4)上沿上有竖向孔,竖向孔的下方有三通接头(7),三通接头(7)上端依次穿过坐便体(4)后沿的通孔和水箱(5)底上的竖向孔后伸入水箱(5)内并与一排水阀(6)相连接;三通接头(7)的侧端通过管道(1)与坐便体(4)的副排污通道出口相通;其特征在于三通接头(7)的下端通过管道(8)直接与坐便体(4)下方的下水道(11)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便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坐便体(4)下方有三通管(10),该三通管的上端与坐便体(4)主排污通道(9)的出口连通,其下端和侧端分别与下水道(11)和三通接头(7)的下端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坐便器排水装置,具体说,是人们排便用的节水坐便器,适用于安装在宾馆和住宅的卫生间及公共厕所内。该坐便器排水装置含有坐便体,坐便体的内有主、副排污口,主、副排污口后侧有主排污通道。所说主排污通道从主排污口向后、向上延伸后再向下延伸至坐便体的底部之外,而副排污通道则从副排污口向下延伸后再延伸至坐便体的一侧之外。坐便体后沿上有水箱,水箱下方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上端伸入水箱内并与一排水阀相连接,其侧端通过管道与坐便体的副排污通道出口相通。其特点是三通接头的下端通过管道直接与坐便体下方的下水道相通。使用这种坐便器排水装置,可避免坐便体主排污通道堵塞的情况发生,排污效果较好。文档编号E03D11/02GK2890198SQ200620070430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6日专利技术者林奇志 申请人:林奇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坐便器排水装置,包括坐便体(4);坐便体(4)的内腔底部有主排污口(3)和副排污口(2),主、副排污口(3、2)后侧的坐便体(4)内有主排污通道(9);所说主排污通道(9)从主排污口(3)向后、向上延伸后再向下延伸至坐便体(4)的底部之外,而副排污通道则从副排污口(2)向下延伸后再延伸至坐便体(4)的一侧之外;坐便体(4)后沿上有水箱(5),水箱(5)的箱底上和相应的坐便体(4)上沿上有竖向孔,竖向孔的下方有三通接头(7),三通接头(7)上端依次穿过坐便体(4)后沿的通孔和水箱(5)底上的竖向孔后伸入水箱(5)内并与一排水阀(6)相连接;三通接头(7)的侧端通过管道(1)与坐便体(4)的副排污通道出口相通;其特征在于三通接头(7)的下端通过管道(8)直接与坐便体(4)下方的下水道(1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奇志
申请(专利权)人:林奇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