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藤材的防变色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棕榈藤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黄藤材的防变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棕榈藤在我国自然分布有3属约48种26变种,其藤茎柔软,是家具制作和编织的优良材料,但国产藤材强度较低,多为乳白色或浅黄色,色泽单一,且在运输、存放、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蓝变、褐变或黑斑等现象,大大降低其使用价值,限制其应用范围,为了充分利用棕榈材资源,需要改善上述情况,现有技术中通常对藤材进行树脂或单体浸渍改性,使藤材的物理性能得以改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开始对藤材染色前处理、不同染料种类和染色工艺等藤材染色性能的影响,新伐的黄藤去皮藤茎,多为黄白色或米黄色,在空气中自然放置,尤其在日光照射下,颜色加深很快,呈黄色、黄红色或棕黄色,黄藤材的黄边或黄红变,变色范围涉及整根藤条,变色均匀,在日光照射下,黄藤材变色很快,变色明显,材色变暗,发生明显红遍和黄变,变色会降低棕榈藤材的品质和价格,现有技术中对棕榈藤变色材、污染材进行调色、消色等处理,其中藤材染色前处理主要集中在藤材变色后漂白,变色过程实际上是藤条表面的氧化过程,通过复合漂白液对藤材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黄藤材的防变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新伐的黄藤去皮得到黄藤材,将黄藤材在防变色浆液中浸渍使其挂浆,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放置20分钟后即可进行运输或存储;所述防变色浆液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增塑剂改性淀粉35‑45份、邻氨基苯甲酸酯8‑12份、纳米二氧化锌4‑6份、尿素2‑5份、羟甲基纤维素1‑4份、固化剂1‑2份、硼酸0.8‑1.6份、二甘醇4‑6份、水120‑160份;所述增塑剂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为:各原料按重量份计,将直链淀粉22‑28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6‑10份、聚乳酸4‑6份、甘油3‑5份、盐酸胍1‑2份、柠檬酸0.2‑0.8份混合,搅拌均匀后置于微波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藤材的防变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新伐的黄藤去皮得到黄藤材,将黄藤材在防变色浆液中浸渍使其挂浆,然后在常温条件下放置20分钟后即可进行运输或存储;所述防变色浆液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增塑剂改性淀粉35-45份、邻氨基苯甲酸酯8-12份、纳米二氧化锌4-6份、尿素2-5份、羟甲基纤维素1-4份、固化剂1-2份、硼酸0.8-1.6份、二甘醇4-6份、水120-160份;所述增塑剂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为:各原料按重量份计,将直链淀粉22-28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6-10份、聚乳酸4-6份、甘油3-5份、盐酸胍1-2份、柠檬酸0.2-0.8份混合,搅拌均匀后置于微波装置中,在功率为400W的条件下处理2-5分钟,得到增塑剂改性淀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黄藤材的防变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锌的粒径为30-50nm。3.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黄藤材的防变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锌在使用前放入到60Co-γ射线辐照仪中辐照处理3-5min,辐照的总剂量为10-15kGy。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黄藤材的防变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由叔胺类固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新,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县慧宏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