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柳编制品染透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9755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升柳编制品染透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编织成型的柳编制品烘干至含水率为13‑17%后,然后将其表面进行氧化处理;(2)然后将柳编制品放入染色液中,将染色液缓慢升温至68‑77℃后,保温处理8‑10小时后;(3)向染色液中加入染色液体积0.5‑0.8%的促染液,继续保温处理2‑3小时后,然后取出柳编制品,将柳编制品表面洗净后,烘干,制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提升柳编制品染透率的方法,操作过程简单环保,可有效的提升染料的染透率,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柳编制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掉色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柳编制品染透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柳编制品染色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柳编制品染透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柳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柳编制品的种类繁多,在内销方面有席、筐、篓、簸箕、笆斗、柳条箱、笸箩、花篮、笊篱、食盘等多种类型。外销方面,经过开拓和设计已形成洗衣筐、花盆套、野餐食具筐、吊篮、灯罩、狗窝、猫窝、鸟巢等多种,在外贸中形成低档商品变成高档的升值效应,很受外贸部门的重视。柳编制品的制备工艺中,为了提升柳编制品的艺术价值,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染色,现有技术中,染色的操作较为传统,即使采用了高附着力的染料,柳编制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会出现掉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其品质。现有的研究发现,提升柳编制品的染色深度即染透率,可以极大地提升染色效果,避免柳编制品出现掉色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柳编制品染透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升柳编制品染透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编织成型的柳编制品烘干至含水率为13-17%后,然后将其表面进行氧化处理;(2)然后将柳编制品放入染色液中,将染色液缓慢升温至68-77℃后,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柳编制品染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编织成型的柳编制品烘干至含水率为13‑17%后,然后将其表面进行氧化处理;(2)然后将柳编制品放入染色液中,将染色液缓慢升温至68‑77℃后,保温处理8‑10小时后,其中染色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乙醇胺138‑145份、二苯胺磺酸钠3‑8份、改性多壁碳纳米管4‑8份、染料6‑9份、水900‑1000份,其中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由以下方法制成:将双金属偶联剂加热至熔融状态后,然后向其中加入其重量0.8‑1.0倍重的多壁碳纳米管,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制得改性多壁碳纳米管;(3)向染色液中加入染色液体积0.5‑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柳编制品染透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编织成型的柳编制品烘干至含水率为13-17%后,然后将其表面进行氧化处理;(2)然后将柳编制品放入染色液中,将染色液缓慢升温至68-77℃后,保温处理8-10小时后,其中染色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乙醇胺138-145份、二苯胺磺酸钠3-8份、改性多壁碳纳米管4-8份、染料6-9份、水900-1000份,其中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由以下方法制成:将双金属偶联剂加热至熔融状态后,然后向其中加入其重量0.8-1.0倍重的多壁碳纳米管,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制得改性多壁碳纳米管;(3)向染色液中加入染色液体积0.5-0.8%的促染液,继续保温处理2-3小时后,然后取出柳编制品,将柳编制品表面洗净后,烘干,制得成品,其中促染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α-酮戊二酸钠7-15份、环己胺碳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玉猛
申请(专利权)人:阜南县海源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