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451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及方法,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烟尘与脱硫液接触时间短、接触面积小导致的脱硫效果差、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烟尘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筒和上液管,脱硫筒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脱硫筒通过脱硫通道竖直连通,脱硫筒的底板上均形成脱硫液液面;上液管贯穿设置于脱硫筒的中心位置,且上液管的出液口位于顶部脱硫筒内;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烟尘脱硫装置的脱硫方法,脱硫液层面高度可调节,具有可调控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烟尘脱硫装置及方法可广泛用于发电、制砖、烧瓦、焚烧等工业生产中烟尘脱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在发电、制砖、烧瓦、焚烧等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烟尘,而烟尘中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则是污染大气的重要来源。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烟尘脱硫方法,一般是利用各种脱硫液与烟尘发生反应生产另外一种可溶于脱硫液的物质而分离出来。烟尘与脱硫液的反应过程有两种,一种是烟尘通过管道直接插到脱硫池内,利用该脱硫方法进行烟尘脱硫,若烟尘管道插地深了,则压力太大,风机耗能严重,运行成本高,且形成的气泡在上浮过程中,气泡内部的污染物过滤效果不好;若烟尘管道插地浅了,则气泡还来不及与脱硫液彻底反应就脱离了脱硫液,烟尘气泡与脱硫液的反应时间短,反应不彻底,脱硫效果差。另一种是通过脱硫塔进行喷淋脱硫,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脱硫方法,但此方法喷淋雾很薄,烟尘经过喷淋雾时,烟尘与脱硫液接触时间短,反应也不彻底,并且喷淋头易堵塞,烟尘与脱硫液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更少,导致脱硫效果差,同时更换喷淋头耗时费力,增加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烟尘与脱硫液接触时间短、接触面积小导致的脱硫效果差、运行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筒和上液管,脱硫筒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脱硫筒通过脱硫通道竖直连通,脱硫筒的底板上均形成脱硫液液面;上液管贯穿设置于脱硫筒的中心位置,且上液管的出液口位于顶部脱硫筒内。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做了如下改进:进一步地,出液口上方设置挡液板,挡液板将导液管喷出的脱硫液打散并均匀落在顶层脱硫筒底部。进一步地,脱硫通道内设置电动阀门。进一步地,脱硫通道内设置割气网。进一步地,脱硫通道与脱硫筒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脱硫筒的顶板和/或底板上设置气液交换孔,气液交换孔的孔径与脱硫通道的管径相等。进一步地,还包括回液通道、脱硫液池、风机以及用于支撑脱硫筒的脱硫塔底座,回液通道的一端与脱硫液池连通,另一端与脱硫塔底座连通;风机与脱硫塔底座连通。进一步地,脱硫塔底座为中空结构,通过脱硫通道与底层脱硫筒连通;脱硫塔底座的侧壁下部相对设置进气通道口和回液通道口;顶层脱硫筒设置出烟通道。进一步地,挡液板至顶层脱硫筒顶板之间设置除雾器。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烟尘脱硫方法,采用上述烟尘脱硫装置进行脱硫;烟尘脱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打开水泵,向顶层脱硫筒内供入脱硫液,脱硫液由上层脱硫筒流向下层脱硫筒,在多个脱硫筒的底板上形成多个脱硫液液面;步骤二:打开风机,向脱硫筒内鼓入待脱硫烟尘,烟尘由下向上逐层通过脱硫筒,在脱硫通道内进行气液交换和脱硫反应,脱硫后的烟尘由出烟通道排出,完成脱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a)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烟尘脱硫装置,竖直设置多层脱硫筒,在多层脱硫筒的底板上形成多个脱硫液液面,此结构的脱硫装置结构紧凑,节约占地面积,增加了反应接触面积、延长了反应时间,脱硫反应更彻底,显著提高了脱硫效果。另外,上液管贯穿设置于脱硫筒的中心位置,且上液管出液口位于顶部脱硫筒内,此结构的脱硫装置,能降低风压,有效降低风机能耗,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b)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烟尘脱硫装置,多个脱硫筒通过脱硫通道竖直连通,脱硫通道与脱硫筒可拆卸连接,便于维修与更换,省时省力,降低生产成本,根据不同含硫量的烟尘在脱硫筒的底上设置不同数量、不同管径的脱硫通道,此结构的脱硫装置,适用性更广。c)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烟尘脱硫装置,脱硫通道内设置电动阀门,根据烟尘气量、含硫量等参数,调控脱硫液液面高度,从而调节脱硫反应时间,脱硫通道内设置割气网,能够将大气泡割裂成小气泡,从而增大了脱硫反应面积,此结构的脱硫装置的可调节性强,应用前景广泛,并且能够根据脱硫通道的管径、脱硫液面高度等条件选择适宜功率的风机,能够保证脱硫效果的同时,避免浪费能源,降低运行成本。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烟尘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脱硫筒的底板局部放大图。图中:1、出烟通道;2、除雾器;3、挡液板;4、电控阀门;5、脱硫通道;6、底板;7、上液管;8、脱硫筒;9、进气通道;10、水泵;11、回液通道;12、脱硫塔底座;13、脱硫液池;14、气液交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脱硫筒8和上液管7,脱硫筒8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脱硫筒8通过脱硫通道5竖直连通,脱硫筒8的底板6上均形成脱硫液液面;上液管7贯穿设置于脱硫筒8的中心位置,且上液管7的出液口位于顶部脱硫筒8内。实施时,利用水泵10将脱硫液通过上液管供入顶层的脱硫筒8中,脱硫液由顶层脱硫筒8流向底层脱硫筒8,在多个脱硫筒8的底板6上形成多个脱硫液液面;风机将待脱硫烟尘通过脱硫塔底座鼓入底层脱硫筒8内,烟尘向上经脱硫通道5依次通过每一层脱硫筒8,在脱硫通道5内待脱硫烟尘与脱硫液进行气液交换,烟尘通过脱硫液面,同时进行脱硫液反应。在脱硫过程中,脱硫液由上向下、烟尘由下向上依次通过脱硫筒8,反应后的脱硫液由回液通道11流回脱硫液池13,脱硫后的烟气通过顶部的出烟通道1排出,完成脱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烟尘脱硫装置,竖直设置多层脱硫筒8,在多层脱硫筒8的底板6上形成多个脱硫液液面,增加了脱硫反应面积,延长了反应时间,脱硫反应更彻底,显著提高了脱硫效果,此结构的脱硫装置结构紧凑,节约占地面积,上液管7贯穿设置于脱硫筒8的中心位置,上液管7的出液口在顶层脱硫筒8中心位置,使脱硫液在脱硫塔内的均匀分布。此结构的脱硫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节约占地面积,能够降低风机能耗,节约能源,降低生产运行成本。为了使导液管喷出的脱硫液均匀落在脱硫筒底部,上液管7的出液口上方设置挡液板3,优选伞状挡液板3,挡液板3能够将导液管喷出的脱硫液打散,使上液管7喷出的脱硫液均匀落在顶层脱硫筒底部。考虑到脱硫效果与脱硫液和烟尘的反应接触面积和反应时间有关,从而脱硫液层面的高度将直接影响脱硫反应效果,脱硫通道5内设置电动阀门4,电动阀门4由电机控制,电动阀门4开启和关闭的时机可调节。脱硫时,通过电机控制电动阀门4保持开启或关闭状态的时间,电机还能够控制电动阀门4打开门的大小,可根据烟尘气量、烟尘含硫量、风机和水泵功率、脱硫通道5的数量和管径等参数选择或者控制电动阀门4开启和关闭的时机,脱硫过程中电动阀门4开启的大小可调节,从而实现控制脱硫液层高度,此结构的脱硫装置的可调节性强。还可以在脱硫通道5内设置单向门,单向门在初始状态时关闭,单向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筒和上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筒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脱硫筒通过脱硫通道竖直连通,所述脱硫筒的底板上均形成脱硫液液面;所述上液管贯穿设置于脱硫筒的中心位置,且所述上液管的出液口位于顶部脱硫筒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包括脱硫筒和上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筒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脱硫筒通过脱硫通道竖直连通,所述脱硫筒的底板上均形成脱硫液液面;所述上液管贯穿设置于脱硫筒的中心位置,且所述上液管的出液口位于顶部脱硫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上方设置挡液板,所述挡液板将导液管喷出的脱硫液打散并均匀落在顶层脱硫筒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通道内设置电动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通道内设置割气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通道与脱硫筒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筒的顶板和/或底板上设置气液交换孔,所述气液交换孔的孔径与所述脱硫通道的管径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红梅董昱霞高峰杨玉贵彭维红张志镇袁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