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发永专利>正文

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38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框架中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与后上斜梁的上端相连接,前链盘与后链盘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链条,前链盘通过前轮轴与后皮带轮相连接,前皮带轮和后皮带轮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皮带;上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把;后链盘通过下转轴与连接箱相连接,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平行于后链盘的转杆的一端相连接,转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垂直于后链盘的板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板转轴分别伸入到脚踏曲柄内的板轴孔内,后斜支杆的下端与后底梁的中部相连接,后底梁的前面设置有分别位于后斜支杆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倾斜踏板;其使用方便,使用模式多样,能满足多种锻炼形式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
,具体涉及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医疗保健技术的发展,对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2011--2012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信息数据分析显示,中国脑卒中患病率以每年8.1%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现有的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多采用普通的握力器等结构,其多存在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由此,需要一种经济实用、大众化普及型的康复设备,以供广大病患者康复训练使用。公告号为CN205073600U,名称为“中风偏瘫康复器”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中风偏瘫康复器,包括伞杆、伞骨、伞面、接粪盒、横向轴承、横向主旋转臂、竖向主轴承、横向从旋转臂、竖向从轴承、竖向旋转臂、弹簧、抽带式卡箍、气囊哨;其中,伞面通过伞骨安装于伞杆的上端,且伞面的下边沿设有环形向内凸起;接粪盒的数目为若干个;各个接粪盒均放置于环形向内凸起的上表面,且各个接粪盒围绕伞杆等距排列;横向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于伞杆的中部。其虽然适用于中风偏瘫康复锻炼,但是其同样存在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且其结构复杂,制造繁琐。公告号为CN204766372U,名称为“一种中风偏瘫疾病的康复装置”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中风偏瘫疾病的康复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座椅、显示屏、靠背以及带动腿部做牵伸运动的联动机构,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安装在底座上,座椅安装在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之间,第一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显示屏,第二支架的上端安装有靠背,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转轮,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转轮,第一连杆上设有可伸缩的绑带,绑带上设有用于刺激神经肌肉的触发单元。其虽然能够帮助偏瘫患者进行训练,但是其同样存在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且其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所述康复设备包括后侧边开口的矩形框结构的框架,框架中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之间连接有横杆,横杆与框架的前侧边平行;框架的前侧边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纵向的支腿杆的上端相连接;横杆与后上斜梁的上端相连接,后上斜梁的下端与后下斜梁的上端相连接,后下斜梁的下端与连接箱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的中部与前斜梁的下端相连接,前斜梁的上端与框架的前侧边的中部相连接;连接箱内设置有后链盘,后链盘的前方设置有前链盘,前链盘与后链盘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链条,前链盘通过前轮轴与后皮带轮相连接,后皮带轮的前方设置有与电机相连接的前皮带轮,前皮带轮和后皮带轮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皮带;前轮轴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前支杆,前支杆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轴孔,前轮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伸入到前轴孔内、并分别通过轴承与前轴孔相连接;前支杆的下端分别与前底梁相连接,前底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支腿杆的下端相连接;后下斜梁的中部与后斜支杆的上端相连接,后斜支杆的前部与前弯折杆的下端相连接,后上斜梁的下端和后下斜梁的上端均与前弯折杆的弯折处相连接,前弯折杆的上端设置有横向的上轴孔,上轴孔内伸入有上转轴,上转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把;后链盘通过下转轴与连接箱相连接,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平行于后链盘的转杆的一端相连接,转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垂直于后链盘的板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板转轴分别伸入到脚踏曲柄内的板轴孔内,两个转杆与板转轴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直线的两端;后斜支杆的下端与后底梁的中部相连接,后底梁的前面设置有分别位于后斜支杆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倾斜踏板。可选地,框架的左侧边或右侧边的后端通过旋转件与开合杆的一端相连接。可选地,后下斜梁的下部的后侧侧壁上设置有杆孔,板杆的左端插入到杆孔内,板杆的右端连接有挡腿板。可选地,前底梁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轮杆的后端相连接,轮杆由前至后向下倾斜,轮杆的前端分别安装有轮子。可选地,前斜梁的中部与前支杆之间分别连接有前斜杆。可选地,倾斜踏板的前端高度大于后端高度,外端高度大于内端高度。可选地,倾斜踏板的后端设置有挡板,倾斜踏板的后端均通过固定螺钉与后底梁相连接。可选地,皮带为三角皮带。可选地,手摇把为“L”字形的结构。可选地,支腿杆相平行、且均与框架相垂直。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使用不方便,使用模式单一的问题,其使用方便,使用模式多样化,能够满足多种锻炼形式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框架,2为横杆,3为支腿杆,4为后上斜梁,5为后下斜梁,6为连接箱,7为前斜梁,8为前链盘,9为链条,10为后皮带轮,11为电机,12为前皮带轮,13为皮带,14为前支杆,15为前底梁,16为后斜支杆,17为前弯折杆,18为上转轴,19为手摇把,20为下转轴,21为转杆,22为板转轴,23为脚踏曲柄,24为后底梁,25为倾斜踏板,26为旋转件,27为开合杆,28为板杆,29为挡腿板,30为轮杆,31为轮子,32为前斜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参见图1,所述康复设备包括后侧边开口的矩形框结构的框架1,框架1中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之间连接有横杆2,横杆2与框架1的前侧边平行;框架1的前侧边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纵向的支腿杆3的上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杆2与后上斜梁4的上端相连接,后上斜梁4的下端与后下斜梁5的上端相连接,后下斜梁5的下端与连接箱6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6的中部与前斜梁7的下端相连接,前斜梁7的上端与框架1的前侧边的中部相连接;连接箱6内设置有后链盘,后链盘的前方设置有前链盘8,前链盘8与后链盘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链条9,前链盘8通过前轮轴与后皮带轮10相连接,后皮带轮10的前方设置有与电机11相连接的前皮带轮12,前皮带轮12和后皮带轮10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皮带13;前轮轴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前支杆14,前支杆14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轴孔,前轮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伸入到前轴孔内、并分别通过轴承与前轴孔相连接;前支杆14的下端分别与前底梁15相连接,前底梁1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支腿杆3的下端相连接;后下斜梁5的中部与后斜支杆16的上端相连接,后斜支杆16的前部与前弯折杆17的下端相连接,后上斜梁4的下端和后下斜梁5的上端均与前弯折杆17的弯折处相连接,前弯折杆17的上端设置有横向的上轴孔,上轴孔内伸入有上转轴18,上转轴1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把19;后链盘通过下转轴20与连接箱6相连接,下转轴20的两端分别与平行于后链盘的转杆21的一端相连接,转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垂直于后链盘的板转轴22的一端相连接,板转轴22分别伸入到脚踏曲柄23内的板轴孔内,两个转杆21与板转轴22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直线的两端;后斜支杆16的下端与后底梁24的中部相连接,后底梁24的前面设置有分别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所述康复设备包括后侧边开口的矩形框结构的框架(1),框架(1)中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之间连接有横杆(2),横杆(2)与框架(1)的前侧边平行;框架(1)的前侧边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纵向的支腿杆(3)的上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杆(2)与后上斜梁(4)的上端相连接,后上斜梁(4)的下端与后下斜梁(5)的上端相连接,后下斜梁(5)的下端与连接箱(6)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6)的中部与前斜梁(7)的下端相连接,前斜梁(7)的上端与框架(1)的前侧边的中部相连接;连接箱(6)内设置有后链盘,后链盘的前方设置有前链盘(8),前链盘(8)与后链盘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链条(9),前链盘(8)通过前轮轴与后皮带轮(10)相连接,后皮带轮(10)的前方设置有与电机(11)相连接的前皮带轮(12),前皮带轮(12)和后皮带轮(10)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皮带(13);前轮轴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前支杆(14),前支杆(14)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轴孔,前轮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伸入到前轴孔内、并分别通过轴承与前轴孔相连接;前支杆(14)的下端分别与前底梁(15)相连接,前底梁(1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支腿杆(3)的下端相连接;后下斜梁(5)的中部与后斜支杆(16)的上端相连接,后斜支杆(16)的前部与前弯折杆(17)的下端相连接,后上斜梁(4)的下端和后下斜梁(5)的上端均与前弯折杆(17)的弯折处相连接,前弯折杆(17)的上端设置有横向的上轴孔,上轴孔内伸入有上转轴(18),上转轴(1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把(19);后链盘通过下转轴(20)与连接箱(6)相连接,下转轴(20)的两端分别与平行于后链盘的转杆(21)的一端相连接,转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垂直于后链盘的板转轴(22)的一端相连接,板转轴(22)分别伸入到脚踏曲柄(23)内的板轴孔内,两个转杆(21)与板转轴(22)相连接的一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直线的两端;后斜支杆(16)的下端与后底梁(24)的中部相连接,后底梁(24)的前面设置有分别位于后斜支杆(16)左侧和右侧的两个倾斜踏板(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风偏瘫病人用组合式康复设备,所述康复设备包括后侧边开口的矩形框结构的框架(1),框架(1)中部的左侧边和右侧边之间连接有横杆(2),横杆(2)与框架(1)的前侧边平行;框架(1)的前侧边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纵向的支腿杆(3)的上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杆(2)与后上斜梁(4)的上端相连接,后上斜梁(4)的下端与后下斜梁(5)的上端相连接,后下斜梁(5)的下端与连接箱(6)的后端相连接,连接箱(6)的中部与前斜梁(7)的下端相连接,前斜梁(7)的上端与框架(1)的前侧边的中部相连接;连接箱(6)内设置有后链盘,后链盘的前方设置有前链盘(8),前链盘(8)与后链盘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链条(9),前链盘(8)通过前轮轴与后皮带轮(10)相连接,后皮带轮(10)的前方设置有与电机(11)相连接的前皮带轮(12),前皮带轮(12)和后皮带轮(10)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环形的皮带(13);前轮轴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前支杆(14),前支杆(14)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前轴孔,前轮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伸入到前轴孔内、并分别通过轴承与前轴孔相连接;前支杆(14)的下端分别与前底梁(15)相连接,前底梁(1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支腿杆(3)的下端相连接;后下斜梁(5)的中部与后斜支杆(16)的上端相连接,后斜支杆(16)的前部与前弯折杆(17)的下端相连接,后上斜梁(4)的下端和后下斜梁(5)的上端均与前弯折杆(17)的弯折处相连接,前弯折杆(17)的上端设置有横向的上轴孔,上轴孔内伸入有上转轴(18),上转轴(18)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连接有手摇把(19);后链盘通过下转轴(20)与连接箱(6)相连接,下转轴(20)的两端分别与平行于后链盘的转杆(21)的一端相连接,转杆(21)的另一端分别与垂直于后链盘的板转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永
申请(专利权)人:王发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