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肠外科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36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肛肠外科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下表面与第一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板的左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与第一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该肛肠外科术后镇痛止血装置,通过设置转动装置、旋钮、第二螺纹柱、第一螺纹柱、第一螺纹帽、第二螺纹柱、第二挤压板和第一挤压板,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将底座固定在床边,有效的节省了占地的空间,避免了因为误碰而导致囊体发生偏转,方便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满足了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肛肠外科术后镇痛止血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肛肠外科术后镇痛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肛肠科是专业研究治疗便秘、肛裂、肛瘘、肛门脓肿、肛门狭窄、肛乳头肥大、肛周湿疹、混合痔、内痔、外痔得为主的科室,其研究疾病范围主要在消化末端的器官所发生的疾病,在肛门口至直肠8-12cm之间,肛肠专科一般汇聚国内外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专家资源为依托,整合利用国际、国内肛肠疾病防治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全国中医药行业的有效资源,在技术、学术、信息等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是肛肠疾病防治的权威机构。肛肠外科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止血镇痛,以降低病人的术后疼痛感,现有的肛肠外科镇痛装置多是放置在病床旁的医疗柜上,无法很好的根据病床情况来固定在病床旁,距离病人的距离比较远,容易发生误碰,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带来了不便,无法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肛肠外科术后镇痛止血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肛肠外科镇痛装置多是放置在病床旁的医疗柜上,无法很好的根据病床情况来固定在病床旁,距离病人的距离比较远,容易发生误碰,给护理人员的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肛肠外科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的下表面与第一挤压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板(4)的左侧面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6)内套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底端与第一螺纹柱(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9),所述第一螺纹帽(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滑动连接在凹槽(5)内壁右侧面开设的第二滑槽(10)内,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肛肠外科术后镇痛止血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所述第一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所述第一滑块(3)的下表面与第一挤压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板(4)的左侧面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壁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6)内套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的底端与第一螺纹柱(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9),所述第一螺纹帽(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1),所述第二滑块(11)滑动连接在凹槽(5)内壁右侧面开设的第二滑槽(10)内,所述第一螺纹帽(9)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板(12);所述第一螺纹柱(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3),所述第二转轴(1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14),所述第二轴承(14)卡接在凹槽(5)内壁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转轴(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5),所述第一挤压板(4)的右侧面卡接有第三轴承(17),所述第三轴承(17)内套接有第三转轴(16),所述第三转轴(16)的右端与第二螺纹柱(18)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1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20),所述第二螺纹帽(20)卡接在第一支撑板(21)的侧面,所述第一支撑板(21)的上表面与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柱(18)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9),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泽薛辉赵刚乔翠霞孙晓梅张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