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隔离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365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流管隔离软垫,包括纱布软垫和卡扣盒,纱布软垫的中央开设有容纳卡扣盒的凹腔,特征在于:卡扣盒由经转轴相铰接的上卡板和下卡板组成,上卡板和下卡板的上均开设有弧形凹槽,下卡板固定于纱布软垫的凹腔中;上卡板和下卡板上设置有卡扣;两弧形凹槽形成与体外管相配合的空腔;上软垫部和下软垫部的外缘均设置有相配合的粘扣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流管隔离软垫,可将引流管的接头部位包裹起来,避免患者造成压伤,又便于纱布软垫的打开,同时,通过揭开卡扣,又可使引流管暴露出来,便于医护人员查看引流管内的液体状况,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益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隔离软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隔离软垫,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引流管接头对患者造成压痕、压伤并方便开启观察引流液状况的引流管隔离软垫。
技术介绍
组织间或体腔中的脓、血等积液引流至体外。常用的引流管由体内段和体外段组成,体外段与体内段经接头连接,而接头为直径较大的硬质塑料,对于位于人体上表部位的引流管来说,硬质的接头不会影响病人的躺卧,但对于人体部位的引流来说,由于接头位于患者背部,病人躺卧或侧卧会将直径较大的硬质接头压在自己身体底部,时间久了患者背部容易出现压痕,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红肿或流血,引发患者背部出现压疮,不利于病人的正常休息和术后的康复。为了避免接头对患者造成压伤,现在通用的做法是利用毛巾或棉布将接头包裹起来,然后再垫在患者体下。但患者翻身或移动的过程中,极易将毛巾或棉布脱开,导致衬垫效果不佳;而且毛巾或棉布没经过消毒,也容易导致插管部位感染,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引流管隔离软垫。本专利技术的引流管隔离软垫,包括纱布软垫和卡扣盒,纱布软垫的中央开设有容纳卡扣盒的凹腔,纱布软垫分为上软垫部和下软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管隔离软垫,包括纱布软垫(1)和卡扣盒(2),纱布软垫的中央开设有容纳卡扣盒(2)的凹腔(3),纱布软垫分为上软垫部(6)和下软垫部(7)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盒由经转轴(9)相铰接的上卡板(4)和下卡板(5)组成,上卡板和下卡板的上表面上均开设有弧形凹槽(8),弧形凹槽的一端开设有与其相通的接头腔(21),下卡板固定于纱布软垫的凹腔中;上卡板和下卡板的外缘部位设置有相配合的卡扣(10);上卡板与下卡板经卡扣固定在一起后,两弧形凹槽形成容纳引流管的体外管(15)的空腔,两接头腔形成容纳引流管的接头(14)的空腔;所述上软垫部和下软垫部的外缘均设置有相配合的粘扣带(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隔离软垫,包括纱布软垫(1)和卡扣盒(2),纱布软垫的中央开设有容纳卡扣盒(2)的凹腔(3),纱布软垫分为上软垫部(6)和下软垫部(7)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盒由经转轴(9)相铰接的上卡板(4)和下卡板(5)组成,上卡板和下卡板的上表面上均开设有弧形凹槽(8),弧形凹槽的一端开设有与其相通的接头腔(21),下卡板固定于纱布软垫的凹腔中;上卡板和下卡板的外缘部位设置有相配合的卡扣(10);上卡板与下卡板经卡扣固定在一起后,两弧形凹槽形成容纳引流管的体外管(15)的空腔,两接头腔形成容纳引流管的接头(14)的空腔;所述上软垫部和下软垫部的外缘均设置有相配合的粘扣带(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隔离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0)由L形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静张世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