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针刺留置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防针刺留置针。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普通留置针无防针刺功能,在穿刺完成拔出针管后针尖裸露在外容易刺伤医护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造成交叉感染。为了解决穿刺完成后针尖裸露在外易刺伤人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防针刺留置针。现有的防针刺留置针通常包括导管座、针座、针管、保护座和弹簧片,保护座可滑动地设置于针座内,弹簧片安装于保护座上,弹簧片的自由端为可遮挡针尖的弹性挡片,在防针刺留置针使用的过程中,弹性挡片抵压在针管上不遮挡针尖,当穿刺完成后拔出针管后,弹性挡片在自身恢复弹力的作用下遮挡住针尖,实现防针刺的效果。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实现防针刺的效果,但是由于在弹性挡片遮挡针尖之前长期处在一个抵压在针管上的状态,这样就会给针管施加一个比较集中的力,使针管在该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同时由于加了具有防针刺功能的结构后,整个防针刺留置针的长度也相应增加了,从而针管而需加长,导致针管的刚性变差,更易发生弯曲变形。这些变形的针管在使用中会导致穿刺失败,给患者造成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防针刺留置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针刺留置针,包括:导管座(1);针座(2),可滑动地套装于所述导管座(1);针管(3),安装于所述针座(2)且针尖(31)由所述导管座(1)穿出;保护机构,设置在所述导管座(1)与所述针座(2)之间,由保护座(4)及安装于所述保护座(4)上的保护片(5)构成;所述保护座(4)具有可供所述针管(3)穿过的保护座本体(41),且在所述保护座本体(41)内成型有容置部分所述针管(3)的容置腔(42);所述保护片(5)具有保护片主体(51),所述保护片主体(51)的一端成型有容置于所述容置腔(42)中的挡片(52);所述挡片(52)具有一个抵压在所述针管(3)上的第一状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针刺留置针,包括:导管座(1);针座(2),可滑动地套装于所述导管座(1);针管(3),安装于所述针座(2)且针尖(31)由所述导管座(1)穿出;保护机构,设置在所述导管座(1)与所述针座(2)之间,由保护座(4)及安装于所述保护座(4)上的保护片(5)构成;所述保护座(4)具有可供所述针管(3)穿过的保护座本体(41),且在所述保护座本体(41)内成型有容置部分所述针管(3)的容置腔(42);所述保护片(5)具有保护片主体(51),所述保护片主体(51)的一端成型有容置于所述容置腔(42)中的挡片(52);所述挡片(52)具有一个抵压在所述针管(3)上的第一状态,及一个遮挡所述针尖(31)的第二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42)内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施加给所述针管(3)一个与所述挡片(52)所施加的抵压力方向相反的支撑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座(4)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针座(2)内,所述保护片(5)安装于所述保护座(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所述保护座本体(41)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一体成型于所述保护座本体(4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针刺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由所述容置腔(42)的底壁朝向所述针管(3)延伸而出的凸台(6),所述凸台(6)的上表面与所述针管(3)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针刺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基,赵善铭,黄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