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287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容器,包括:壶盖(20)和用于盛装液体的非导磁壶体(10),所述壶体(10)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壶盖(20)盖设在所述开口上,所述壶体底部(210)的部分表面上设置有导磁膜(3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壶体底部(210)的部分表面上设置导磁膜(30),进而减少了导磁膜(30)产生的热量,从而避免了壶体(10)在加热的过程中炸裂的问题,提高了电磁加热容器的使用安全性。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磁加热容器上所使用的导磁膜(30)的材料少,进而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电磁加热容器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加热容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磁炉作为一种洁净的加热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中电磁炉的加热原理为:通过电子线板组成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进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电磁炉加热的原理可以看出,玻璃、陶瓷等非金属容器因不具导磁,无法用电磁炉直接加热。但是,玻璃等非导磁材料作为一种健康的材质,制成的玻璃壶或玻璃锅等容器,由于其美观的外观受到用户的青睐。为了使用电磁炉对玻璃等非导磁容器进行加热,现有技术是在非导磁容器中设置一导磁金属片。例如在壶体底部的外表面上设置导磁金属片,使得导磁金属片与电磁炉相互作用,产生热量,以实现对非导磁容器中的物质进行加热。但是,用于制造非导磁容器的材质所能够承受的温度较低,例如玻璃制品最大能承受200℃的高温,当电磁炉的加热功率太大,产生的热量超过非导磁容器的承受极限时,非导磁容器会炸裂,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加热容器,包括:壶盖(20)和用于盛装液体的非导磁壶体(10),所述壶体(10)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壶盖(20)盖设在所述开口上,其特征在于,壶体底部(210)的部分表面上设置有导磁膜(30);所述导磁膜(30)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中心通孔的导磁环(310),所述导磁环(310)为圆形导磁环(313),所述导磁膜(30)中直径最大的圆形导磁环(313)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壶体底部(210)的直径,所述导磁膜(30)中直径最小的圆形导磁环(313)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电磁炉(40)中线圈盘(410)的中心通孔(411)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容器,包括:壶盖(20)和用于盛装液体的非导磁壶体(10),所述壶体(10)的顶部具有开口,所述壶盖(20)盖设在所述开口上,其特征在于,壶体底部(210)的部分表面上设置有导磁膜(30);所述导磁膜(30)包括至少一个具有中心通孔的导磁环(310),所述导磁环(310)为圆形导磁环(313),所述导磁膜(30)中直径最大的圆形导磁环(313)的外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壶体底部(210)的直径,所述导磁膜(30)中直径最小的圆形导磁环(313)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电磁炉(40)中线圈盘(410)的中心通孔(411)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膜(30)设置在所述壶体底部(210)的外表面上,且与所述壶体底部(210)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尺寸小的导磁环(310)套设在尺寸大的导磁环(310)中,相邻的两导磁环(310)之间具有间隙(3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导磁环(313)相互套设,形成同心圆环,且所述圆形导磁环(313)的圆心与所述壶体底部(210)的中心位置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加热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开银杨剑史庭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