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和护肤品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283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和护肤品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类脂质体具有多层磷脂双分子层,具体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复配美白祛斑成分:10%~40%;大豆磷脂:10%~25%;透明质酸钠:0.1%~5%;水解胶原:0.1%~5%;油脂:0.1%~5%;水:余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护肤品组合物中添加有如上所述的类脂质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类脂质体和护肤品组合物不仅美白祛斑效果好,而且有助于增加皮肤弹性和角质层含水量,其制备工艺简单,适合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和护肤品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和护肤品组合物。
技术介绍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结构组成。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由外到内又可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状层和基底层。角质层位于表皮最外层,由4~8层扁平无核细胞构成;透明层由2~4层扁平无核细胞构成;颗粒层由2~4层梭形或菱形细胞构成;棘状层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基底层位于表皮最深处,由单层圆柱状细胞构成。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主要位于基底层,占整个基底层细胞的4%~10%,其功能是将成熟的黑色素传递给角质形成细胞,进而起到保护作用。皮肤颜色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其实每个人的黑色素细胞数量差异不大,但黑色素的产生量和分布不同,便造成了肤色差异。美白护肤通常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抑制黑色素形成、干扰黑色素转移和加速黑色素降解。常见的美白祛斑成分主要有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熊果苷、曲酸、果酸、天然草本类、传明酸、烟酰胺、苯乙基间苯二酚、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富勒烯等。其中,熊果苷、曲酸、天然草本类、苯乙基间苯二酚和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可以抑制黑色素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多层磷脂双分子层,具体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复配美白祛斑成分:10%~40%;大豆磷脂:10%~25%;透明质酸钠:0.1%~5%;水解胶原:0.1%~5%;油脂:0.1%~5%;水: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多层磷脂双分子层,具体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复配美白祛斑成分:10%~40%;大豆磷脂:10%~25%;透明质酸钠:0.1%~5%;水解胶原:0.1%~5%;油脂:0.1%~5%;水: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脂双分子层有12~24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脂质体的粒径为500~10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美白祛斑成分由脱氧熊果苷、烟酰胺、维生素C、水溶性富勒烯、光果甘草提取物、桑树根提取物和稻米发酵产物复配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富勒烯为表面经聚乙烯吡咯烷酮改性处理过的富勒烯。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钠为分子量小于10000Da的酶切寡聚透明质酸钠。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由神经酰胺、生育酚乙酸酯、角鲨烷、鱼肝油和霍霍巴油复配而成。8.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美白祛斑功能的类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透明质酸钠、水解胶原和水在60~70℃下混合均匀,得到缓冲溶液;2)取一部分缓冲溶液,加入复配美白祛斑成分,在40~50℃下混合均匀,得到内容液;3)将大豆磷脂和油脂在40~50℃下混合均匀,再减压蒸干,得到磷脂薄膜;4)取一部分磷脂薄膜,加入内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生生沈学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美驰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