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277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水杯,支撑圈固定连接在外杯体的底端,导热板连接在外杯体的底部,电加热圈和制冷块均连接在导热板的底端,充电口设置在底座上,蓄电池设置在底座的内部,底座连接在支撑圈的底部。内杯体的下端插装在外杯体的内杯体插入槽中,并且内杯体外壁上的凸起条卡装在外杯体上的卡槽中,波纹筒筒体设置在外杯体和内杯体的内部,顶边折叠压进缺槽的内部,卡圈卡装在内杯体顶部的缺槽中,卡圈将内杯体与顶边之间卡紧固定。该水杯的容积能够改变调节,所盛装的水量能够进行调节,为人们携带水提供方便,同时该水杯能够加热或者制冷,使得水杯中的水温适宜,便于水的饮用,提高水杯的智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水杯
本技术涉及水杯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水杯。
技术介绍
水杯通常是人们盛装液体的容器,平时可用来喝茶、喝水、喝咖啡、喝饮料等。水杯是一种大多数情况下用来盛载液体的器皿。通常用塑胶、玻璃、瓷或不锈钢制造,在餐厅打包饮料,则常用纸杯或胶杯盛载。杯子多呈圆柱形,上面开口,中空,以供盛物。因杯开口,杯内液体易被四周尘埃污染,所以当长时间放置,多用杯盖遮掩。盛载热饮的杯有手柄,这样方便使用。在各国的不同领域和文化中,杯子的形状有个不一样,可以说文化决定形状。水杯也有很多种类,如保温杯,开口杯,环行杯等等。现有的水杯结构形式固定不能够进行调节,使得水杯的容积固定,人们外出时需要携带的水量大,现有的水杯盛装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饮水;同时现有的水杯只能够进行保温在水变冷后不能进行加热,另外刚装入的开水人们饮用时温度较高不能够爽快的直接饮用,使得人们所饮用的水温度不适宜,不宜饮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水杯,该水杯的容积能够改变调节,所盛装的水量能够进行调节,为人们携带水提供方便,同时该水杯能够加热或者制冷,使得水杯中的水温适宜,便于水的饮用,提高水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水杯,包括外杯体(1)、内杯体(2)、支撑圈(3)、底座(4)、充电口(5)、波纹筒(6)、盖子(7)、温度表(8)、蓄电池(9)、导热板(10)、电加热圈(11)、制冷块(12)和卡圈(13),其特征在于:外杯体(1)上设置有卡槽(1‑1)、限位挡圈(1‑2)和内杯体插入槽(1‑3),内杯体插入槽(1‑3)呈圆筒形设置在外杯体(1)的内部,卡槽(1‑1)有多条,多条卡槽(1‑1)均匀的分布在内杯体插入槽(1‑3)的内壁上,限位挡圈(1‑2)设置在外杯体(1)顶端的卡槽(1‑1)的内壁上;内杯体(2)上设置有缺槽(2‑1)和凸起条(2‑2),缺槽(2‑1)设置在内杯体(2)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杯,包括外杯体(1)、内杯体(2)、支撑圈(3)、底座(4)、充电口(5)、波纹筒(6)、盖子(7)、温度表(8)、蓄电池(9)、导热板(10)、电加热圈(11)、制冷块(12)和卡圈(13),其特征在于:外杯体(1)上设置有卡槽(1-1)、限位挡圈(1-2)和内杯体插入槽(1-3),内杯体插入槽(1-3)呈圆筒形设置在外杯体(1)的内部,卡槽(1-1)有多条,多条卡槽(1-1)均匀的分布在内杯体插入槽(1-3)的内壁上,限位挡圈(1-2)设置在外杯体(1)顶端的卡槽(1-1)的内壁上;内杯体(2)上设置有缺槽(2-1)和凸起条(2-2),缺槽(2-1)设置在内杯体(2)的顶端,凸起条(2-2)连接在内杯体(2)下端的外壁上;波纹筒(6)包括波纹筒筒体(6-1)与顶边(6-2),顶边(6-2)连接在波纹筒筒体(6-1)的顶端;支撑圈(3)固定连接在外杯体(1)的底端,导热板(10)连接在外杯体(1)的底部,电加热圈(11)和制冷块(12)均连接在导热板(10)的底端,并且电加热圈(11)位于制冷块(12)的外侧;充电口(5)设置在底座(4)上,蓄电池(9)设置在底座(4)的内部,底座(4)连接在支撑圈(3)的底部;内杯体(2)的下端插装在外杯体(1)的内杯体插入槽(1-3)中,并且内杯体(2)外壁上的凸起条(2-2)卡装在外杯体(1)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湘慧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