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油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927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针灸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针灸油针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针灸油针包括:针柄,其呈葫芦形状;针体,其固定于所述针柄上,该针体的表面涂覆有药油层;针体套,其套设于所述针体上;发热装置,其设于所述针柄内,所述发热装置的发热端与所述针体固定连接,所述发热装置的取电端延伸出所述针柄的尾部。该针灸油针采用葫芦形状的针柄,以增大操作员进行针灸时的接触感,使得更容易操作;并直接于针体上涂覆药油层,使得使用时无需进行自行添加;然后直接将发热装置融于针灸油针上,可使针灸针发热,以进行加热式针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油针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针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灸油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代的针灸针一般由针体、针尖和针柄组成,针体的前端为针尖,后端设针柄,针体跟针尖都是光滑的,而针柄是有螺纹的,这是为了使用的时候可以提插捻转。但是,钢丝缠绕的针柄在进行针灸时容易打滑,不易掌控,且针体较软,较容易弯曲,当结合药物或药油进行针灸时,不易操作。另外,在针灸时配合加热会使治疗效果更好,可现有的针灸针无法加热,做不到针灸和加热同时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油针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克服结合药物或药油进行针灸时,不易操作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油针及其制备方法,从而克服现有针灸和加热不能同时进行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灸油针,包括:针柄,其呈葫芦形状;针体,其固定于所述针柄上,该针体的表面涂覆有药油层;发热装置,其设于所述针柄内,所述发热装置的发热端与所述针体固定连接,所述发热装置的取电端延伸出所述针柄的尾部。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柄的柄壁为摩擦面。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摩擦面为波浪状摩擦面或者网状摩擦面。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针体套,其套设于所述针体上。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体的直径为0.42-0.5mm,所述针体的长度为35-45mm。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药油层为火麻油层。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装置为发热电阻丝。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热装置设于所述针柄的下端。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密封套,所述针灸油针放置于所述密封套内。为实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灸油针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提供上述针灸油针,该针灸油针包括针柄、固定于所述针柄上的针体及设于所述针柄内的发热装置;1)将药油涂覆于所述针体的表面;2)将针体套套设于所述针体上;3)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针灸油针密封于密封套内。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的针灸油针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葫芦形状的针柄,以增大操作员进行针灸时的接触感,使得更容易操作;并直接于针体上涂覆药油层,使得使用时无需进行自行添加;然后直接将发热装置融于针灸油针上,可使针灸针发热,以进行加热式针灸。2.本专利技术将针灸油针的针体加长加粗,避免针体容易变弯,影响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针灸油针的结构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针体,2-针柄,3-发热装置,4-针体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针灸油针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针灸油针包括:针柄2、针体1、针体套4、发热装置3及密封套;该实施例中,针柄2呈葫芦形状,该设计使得在使用该针灸油针进行插捻转时,针柄2与两手指的接触面积更大,握感更好,同时,为防止打滑,将针柄2的柄壁设为摩擦面,摩擦面优选为波浪状摩擦面或者网状摩擦面;针体1的一端固定于针柄2上,为防止针体1在针灸时产生弯曲的现象,将针体1的直径优选设为0.42-0.5mm,针体1的长度优选设为35-45mm;该实施例中,针体1的表面涂覆有药油层,药油层为火麻油层,但在该实施例中不限于此,药油层也可为另外的药油,凡是能够粘附于针体上的药油均可;针体套4套设于针体1上,用于防止药油外流;发热装置3设于针柄2内的下端,发热装置3的发热端与针体1固定连接,发热装置3的取电端31延伸出针柄2的尾部,作为该实施例的一种优选设计,发热装置3优选为发热电阻丝,发热电阻丝缠绕固定于针体1的端部,发热电阻丝的两端延伸出针柄2的尾部,最后,将该针灸油针放置于密封套内进行密封包装。下面,介绍针灸油针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针灸油针的针柄2、固定于针柄2上的针体1及设于针柄2内的发热电阻丝一体成型后,将药油(如提纯后的火麻仁油)涂覆于针体1的表面;将针体套4套设于针体1上;最后将针灸油针密封于密封套内。使用时,拆开密封包装,拔出针体套4,即可进行针灸操作,若需要加热时,将恒温控制装置的输电端连接到针柄2尾部的发热装置3的取电端31处即可,由发热装置3控制温度于34-37℃左右。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的针灸油针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葫芦形状的针柄,以增大操作员进行针灸时的接触感,使得更容易操作;并直接于针体上涂覆药油层,使得使用时无需进行自行添加;然后直接将发热装置融于针灸油针上,可使针灸针发热,使发热温度与人体温度相近,以进行加热式针灸;将针灸油针的针体加长加粗,避免针体容易变弯,影响操作。前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灸油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柄(2),其呈葫芦形状;针体(1),其固定于所述针柄(2)上,该针体(1)的表面涂覆有药油层;发热装置(3),其设于所述针柄(2)内,所述发热装置(3)的发热端与所述针体(1)固定连接,所述发热装置(3)的取电端延伸出所述针柄(2)的尾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油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柄(2),其呈葫芦形状;针体(1),其固定于所述针柄(2)上,该针体(1)的表面涂覆有药油层;发热装置(3),其设于所述针柄(2)内,所述发热装置(3)的发热端与所述针体(1)固定连接,所述发热装置(3)的取电端延伸出所述针柄(2)的尾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2)的柄壁为摩擦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面为波浪状摩擦面或网状摩擦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油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针体套(4),该针体套(4)套设于所述针体(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油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1)的直径为0.4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杰吕建林夏猛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