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治文专利>正文

防护背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19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11
一种夹层背心,一种有夹层结构由里层甲片组和面层组成可以抵御碰撞保护劳动者脊柱的防护背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护背心的设计在于它有能抗击碰撞和击打的甲片,这些甲片被沿背心中线部位上片甲裙(5)压在下片甲身(4)上一片一片地缝制于里层上构成甲片组。并且甲片组被设计成三个圆弧的形状不但增强了其抗击外力的承载力也使其不与人体脊柱直接接触,从而穿着防护背心的劳动者受到击打、碰撞时甲片组又完全覆盖住穿着者的脊柱,它承载了外力并通过甲座将力传至人体背部脊柱两侧的大肌肉群上,从而保护了脊柱免受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专为保护劳动者脊柱而设计的一种防护用品。它填补了劳动防护用品中没有保护劳动者脊柱的缺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护背心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层结构的背心,具体涉及一种有夹层结构可以抵御碰撞保护穿戴者的防护背心。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使用或出售的背心式样繁多,其主要功能都不外乎保暖,他们都不具备对穿着者在遇碰撞或击打时保护神经枢纽——脊柱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劳动者提供一种能在遭遇碰撞击打时保护脊柱的防护背心。实行上述目的的方案是:设计一种防护背心,该背心是夹层结构,所述的夹层结构是由面层里层与甲片组组成。设计一种能承载击打且不与脊柱接触的甲片,然后将分立的甲片沿夹层背心里层中线的方向缝制让甲片一片一片,上片甲裙压住下片的甲身,相互间以搭接的形式固定组成甲片组。每个甲片都设计成三个圆弧甲裙的圆弧半径略大于甲身半径,以使搭接时让上一片甲裙很好的盖住下一甲片的甲身,从而使他们抗击打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每个甲片的着立点都落在穿戴者背部两侧的大肌肉群上。本技术防护背心使穿着者在工作场所遇到碰撞击打指向脊柱的外力时,外力落在背心内的甲片的甲裙上,受力的甲片将力传给甲座和下一片甲身再传至它的甲座上,由此推断一个外力击撞向劳动者的脊柱,通过甲片即可被分散成至少四个受力点传到他脊柱两侧的大肌肉群上,使脊柱免受碰撞从而起到保护劳动者脊柱的防护作用,填补了目前防护用品中没有保护劳动者脊柱的防护用品的空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甲片的俯视图。图3是甲片的平视图。图4是甲片AA面的剖视图。图中1是背心里层,2是甲片组,3是面层,4是甲身,5是甲裙,6是甲座,7是甲片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本技术的附图作进一步说明甲片的防护功能:由AA面的剖视图4上清楚可见,甲身甲裙分别向内弯曲形成两个弧形称之为内弧,由图3可见甲身与甲裙横向设计成向下弯曲的形状,称之为外弧,内外弧形的设计在于提高甲片抗击打碰撞的能力,外弧又使甲片不与脊柱接触,甲片又覆盖在脊柱的外面,当遇到碰撞之外力时则由甲裙(5)承载并将外力传至两个甲座(6)和下面的甲身(4)上,从而保护了穿着者的脊柱不受伤害。甲片组和面层里层的有机组合:由结构示意图1中(1)是背心里层,(2)是甲片组,(3)是背心面层,分立甲片沿后背中线,上片甲裙(5)重迭于下片的甲身(4)上,这样一片一片通过定位孔(7)缝制,缝制时必须横向拉紧里层布料使其与甲片形成一个弧形空间,有此空间的存在使布料形成的张力有机的与甲片材料抗击打形成的力合为一体,最大而有效的增加了他们对脊柱的防护能力,由此缝制组合成具有防护人体脊柱能力同时又确保穿着者转动灵活的甲片组(2)。甲片组确保了对人体脊柱的完全覆盖,面层赋予背心一个美观的外表他们三位一体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防护背心。需要指出一点:特殊场合使用的防护背心制作时要考虑它的特殊要求,如煤矿井下使用的一定要考虑到其抗静电阻燃的必要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抵御外力的甲片都设计成具有三个圆弧结构,且甲裙的圆弧半径略大于甲身的圆弧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抵御外力的甲片都设计成具有三个圆弧结构,且甲裙的圆弧半径略大于甲身的圆弧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背心,其特征在于: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治文
申请(专利权)人:宋治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