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包快速冷却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10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包快速冷却室,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其包括控制器、固定于地面的第一支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第一冷却箱和用于冷却菌包的第一冷却组件;传输装置,其包括用于传输从所述第一出料斗卸出的菌包的传输带和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转动的驱动电机;第二冷却装置,其用于冷却从所述传输带传输的菌包;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冷却箱体、第二冷却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菌包快速冷却室,提高了菌包的散热效率,同时菌包能够进行连续的冷却,节省了冷却过程的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包快速冷却室
本技术属于菌包冷却
,具体涉及一种菌包快速冷却室。
技术介绍
木耳菌包经过高温杀菌后,需要将其进冷却,以便用于在菌包上接种菌种,但是现有的菌包冷却室的冷却效果不好,冷却时间较长,降低了冷却过程的效率,同时增加能耗,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菌包快速冷却室,提高了菌包的散热效率,同时菌包能够进行连续的冷却,节省了冷却过程的时间,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菌包快速冷却室,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其包括控制器、固定于地面的第一支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第一冷却箱和用于冷却菌包的第一冷却组件;所述第一冷却箱设置有位于其顶部的第一进料斗和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箱底部的第一出料斗;所述第一冷却箱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置于所述第一内腔的第一冷却架;所述第一冷却架具有用于承载菌包的底板、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固定板、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二固定板和用于冷却菌包的冷却管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且具有预定间距;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将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冷却箱内壁的第一固定管,且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一端为冷却水进口;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将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冷却箱内壁的第二固定管,且所述第二固定管的一端为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管组为两组;每组所述冷却管组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且两组所述冷却管组之间具有第一预定间距;每组所述冷却管组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另一端连通,每组所述冷却管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底板设置有可沿所述底板滑动的滑动板;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底板滑动以使承载于所述底板的菌包进入到所述第一出料斗;所述控制器置于所述第一冷却箱体外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传输装置,其包括用于传输从所述第一出料斗卸出的菌包的传输带和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转动的驱动电机;第二冷却装置,其用于冷却从所述传输带传输的菌包;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冷却箱体、第二冷却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所述第二冷却箱体设置有位于其顶部的第二进料斗和位于所述第二冷却箱体底部的第二出料斗;所述第二冷却箱体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置于所述第二冷却箱体外的中空电机和由所述中空电机驱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中空电机和所述第二冷却箱体且置于所述第二内腔;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凹设置有沿所述转动轴轴向方向分布的冷却气体通道;所述转动轴设置有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进料斗进入的菌包导向所述第二出料斗的螺旋叶片和可向所述第二内腔传输冷却气体的冷却气孔;所述冷却气孔与所述冷却气体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置于所述第一冷却箱外的电动缸和与所述电动缸的顶升端连接的推动板;所述推动板贯穿所述第一冷却箱且与所述滑动板连接;所述电动缸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固定管与所述冷却管组的冷却流体分布总管;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固定管与所述冷却管组的冷却流体收集总管。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具有用于菌包传输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片;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半球状凸起。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的材料为金属铜。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箱体设置有搪瓷内层和隔热外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菌包快速冷却室采用第一冷却装置和第二装置,对菌包进行两级冷却;第一冷却装置采用第一冷却组件将从第一进料斗进入到第一内腔的菌包进行冷却,并且第一冷却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置于冷却箱的内壁,冷却管组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连通,使得冷却水经过冷却管组时与菌包进行换热,增加了换热效率;此外菌包置于由冷却管组、底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围成的腔室内,由于冷却管组的冷却管之间存在间隙,增大了菌包的散热效率,同时当在预定时间内菌包冷却完成后,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带动滑动板沿底板滑动,使得冷却后的菌包直接进入到第一出料斗;菌包经过初次冷却后,从第一进料斗落入到传输带,并通过传输带的传输进入到第二进料斗,中空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菌包随着螺旋叶片向下运动,同时向转动轴的冷却气体通道通入冷却气体,冷却气体一方面冷却气孔喷出用于冷却菌包,另一方面,通过冷却转动轴和螺旋叶片,通过螺旋叶片和转动轴对菌包进行冷却,增大菌包的冷却面积;通过第一冷却装置的水冷,实现对菌包进行一次降温,再通过第二冷却装置的冷却气冷,实现对菌包进一步冷却,节省了能耗,同时提高了冷却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菌包快速冷却室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菌包快速冷却室的转动轴的A-A向断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冷却箱,10-第一出料斗,11-第一进料斗,12-导向板,30-第一固定板,300-第一固定管,301-冷却流体分布总管,31-第二固定板,310-第二固定管,311-冷却流体收集总管,32-冷却管组,33-底板,330-滑动板,4-驱动装置,40-推动板,41-电动缸,5-第一支架组件,50-立柱,51-固定盘,6-第二支架组件,70-传输带,71-安装座,8-第二冷却箱,80-第二进料斗,81-第二出料斗,9-第二冷却组件,90-转动轴,900-螺旋叶片,901-冷却气体通道,903-散热片,904-冷却气孔,91-中空电机,92-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菌包快速冷却室,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其包括控制器、固定于地面的第一支架组件5、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5的第一冷却箱1和用于冷却菌包的第一冷却组件;第一支架组件5包括固定于地面的立柱50和设于立柱50的固定盘51,第一冷却箱1安装于固定盘51;所述第一冷却箱1设置有位于其顶部的第一进料斗11和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箱1底部的第一出料斗10;所述第一冷却箱1具有第一内腔,第一冷却箱1设置有用于从第一进料斗11进入到第一内腔的菌包的导向板12;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和置于所述第一内腔的第一冷却架;所述第一冷却架具有用于承载菌包的底板33、设于所述底板33的第一固定板30、设于所述底板33的第二固定板31和用于冷却菌包的冷却管组32;所述第一固定板3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1相对设置且具有预定间距,预定间距是指第一固定板30和第二固定板31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一固定板30设置有将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冷却箱1内壁的第一固定管300,且所述第一固定管300的一端为冷却水进口;所述第二固定板31设置有将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冷却箱1内壁的第二固定管310,且所述第二固定管310的一端为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管组32为两组;每组所述冷却管组3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3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1,且两组所述冷却管组32之间具有第一预定间距;每组所述冷却管组32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管300的另一端连通,每组所述冷却管组3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固定管310的另一端连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包快速冷却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其包括控制器、固定于地面的第一支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第一冷却箱和用于冷却菌包的第一冷却组件;所述第一冷却箱设置有位于其顶部的第一进料斗和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箱底部的第一出料斗;所述第一冷却箱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置于所述第一内腔的第一冷却架;所述第一冷却架具有用于承载菌包的底板、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固定板、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二固定板和用于冷却菌包的冷却管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且具有预定间距;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将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冷却箱内壁的第一固定管,且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一端为冷却水进口;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将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冷却箱内壁的第二固定管,且所述第二固定管的一端为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管组为两组;每组所述冷却管组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且两组所述冷却管组之间具有第一预定间距;每组所述冷却管组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另一端连通,每组所述冷却管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底板设置有可沿所述底板滑动的滑动板;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底板滑动以使承载于所述底板的菌包进入到所述第一出料斗;所述控制器置于所述第一冷却箱体外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传输装置,其包括用于传输从所述第一出料斗卸出的菌包的传输带和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转动的驱动电机;第二冷却装置,其用于冷却从所述传输带传输的菌包;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冷却箱体、第二冷却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所述第二冷却箱体设置有位于其顶部的第二进料斗和位于所述第二冷却箱体底部的第二出料斗;所述第二冷却箱体具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置于所述第二冷却箱体外的中空电机和由所述中空电机驱动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依次贯穿所述中空电机和所述第二冷却箱体且置于所述第二内腔;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凹设置有沿所述转动轴轴向方向分布的冷却气体通道;所述转动轴设置有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进料斗进入的菌包导向所述第二出料斗的螺旋叶片和可向所述第二内腔传输冷却气体的冷却气孔;所述冷却气孔与所述冷却气体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包快速冷却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装置,其包括控制器、固定于地面的第一支架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的第一冷却箱和用于冷却菌包的第一冷却组件;所述第一冷却箱设置有位于其顶部的第一进料斗和位于所述第一冷却箱底部的第一出料斗;所述第一冷却箱具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置于所述第一内腔的第一冷却架;所述第一冷却架具有用于承载菌包的底板、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一固定板、设于所述底板的第二固定板和用于冷却菌包的冷却管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相对设置且具有预定间距;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将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冷却箱内壁的第一固定管,且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一端为冷却水进口;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有将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冷却箱内壁的第二固定管,且所述第二固定管的一端为冷却水出口;所述冷却管组为两组;每组所述冷却管组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且两组所述冷却管组之间具有第一预定间距;每组所述冷却管组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另一端连通,每组所述冷却管组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底板设置有可沿所述底板滑动的滑动板;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底板滑动以使承载于所述底板的菌包进入到所述第一出料斗;所述控制器置于所述第一冷却箱体外且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传输装置,其包括用于传输从所述第一出料斗卸出的菌包的传输带和用于驱动所述传输带转动的驱动电机;第二冷却装置,其用于冷却从所述传输带传输的菌包;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包括第二冷却箱体、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宇张宗林杨千徐胤尹显华蔡怡
申请(专利权)人:什邡昊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