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冲水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03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自动冲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马达,可以正时针与逆时针转动;传动轴,连接到驱动马达上,可随驱动马达正转和反转;凸轮,包括第一、第二凸轮,分别设置在传动轴的两端;其中,凸轮与传动轴之间采用棘轮连接,传动轴正转或反转,通过棘轮原理可实现分别带动第一、第二凸轮其中之一转动。这样设置,可有效实现对大、小冲的控制,具有方便卫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冲水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沖水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坐便器等 卫生设备上的自动冲水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人们使用的坐便器内的沖水驱动装置多为手动,一方面需要手动控制,给人们带来不方便;另一方面可能会因为交叉感染, 造成细菌的传播。因此,随着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于是人们对自动沖水的 需要日益提高。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自动冲水的坐便器或马桶。但是用便后只能有 一个水量的沖水方式。在大力提倡节约水资源的今天,大、小便沖洗使用同 一水量冲洗,显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实现自动沖水而且可以实现大、 小冲来分别动作控制大、小便冲洗,对节约水源和有效利用水源能起到一定 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节省卫生间的有效空间的要求也已 经提出。目前,自动冲水装置多为阀体装置。此种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对 于空间较小要求的水箱无法满足要求,并且也有成本较高的缺陷。综上所述,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更为卫生、体积小,大、小便分别沖洗的装 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诸多缺陷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大、小冲的自动冲 水驱动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冲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马达,可以正时针与逆时针转动;传动轴,连接到驱动马达 上,可随驱动马达正转和反转;凸轮,包括第一、第二凸轮,分别设置在传 动轴的两端;其中,凸轮与传动轴之间采用棘轮机构连接,传动轴正转或反 转,可分别带动第一、第二凸轮其中之一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驱动马达的正反转,并依靠转动轴、凸轮机构与 棘轮棘刺结构,而实现对大、小沖的控制,方便卫生、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也能控制在较小的体积范围内。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技术中自动沖水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自动沖水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自动冲水驱动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中自动冲水驱动装置的应用示意图。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具体介绍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图中相同的结构或功 能用相同的数字标出。应该指出的是,附图的目的只是便于对本技术具 体实施例的说明,不是一种多余的叙述或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 附图没有必要按比例画出。如附图说明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自动冲水驱动装置100,包括壳体l、 驱动马达2、依靠驱动马达2传动的传动轴3、传动轴3的两端凸轮4以及凸 轮4通过棘轮6、棘爪7结构带动。其中,壳体1包括有安装面板11,用以将壳体固定在安装支架(未图示)上。所述驱动马达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并与电源连接。传动轴3,通过驱动马达2带动,并可根据驱动马达2的正、反转而进 4亍正、反转动。凸轮4,可转动的设置在传动轴3的两自由端,包括第一凸轮41和第 二凸轮42。一对棘轮6固定在传动轴3上,并分别位于第一凸轮41、第二凸轮42 的内侧。棘轮6包括导引面61及阻挡面62。传动轴3两端的棘轮6呈相反 方向配置。一对棘爪7,以转动副的方式固定在凸轮上,即一端可旋转的固定在第 一、第二凸轮41、 42内侧;另一端与棘轮6配合,包括阻止面71、位于 阻止面71后端的斜面72。另外,棘爪7中间位置还连接一棘爪弹簧73,且 该棘爪弹簧73另一端固定在相应的第一、第二凸轮41、 42上。由于传动轴3两端的棘轮6呈相反方向配置,因此当传动轴3随着驱动 马达2正转或反转时,必定有一边的棘轮棘爪结构呈锁死状态,即棘轮6的 阻挡面62与棘爪7的阻止面71相抵接。从而使得传动轴3可以该棘爪7所 在的凸轮4一起转动。而此时,另外一边的棘轮棘爪结构,由于是棘轮6导 引面61与棘爪7的斜面72相接触,而不会发生锁死的状况,因而该棘轮6 的转动不会带动相应的棘爪7—起转动。从而,该边的凸轮4则不会转动。相反的,当传动轴3往另外一个方向转动时,则刚才凸轮4不转的一边, 随着传动轴3—起转动;而刚才凸轮4随着传动轴3转动的一边,则不转动。以图3所示为例。图3为图2中的左边的第一凸轮41与其相配的棘轮棘 爪结构。当传动轴3往A方向转动即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棘轮棘爪锁死 而带动凸轮41转动。当转动轴3往B方向转动即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所述 棘轮棘爪不锁死,而此时凸轮41不会随着传动轴3 —起转动。其中,棘爪弹簧73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棘爪7与棘轮6接触配合,从而保 证棘轮机构的正常运转。本技术自动沖水驱动装置100还包括限位弹簧5。该限位弹簧5 — 端固定在凸轮4上,另一端与安装面板11固定,可以防止棘轮6棘爪7在不 锁死的状态下因为摩擦力的作用,而发生棘轮6仍然带动相应的凸轮4转动 的意外发生。本技术自动冲水驱动装置IOO还包括一霍尔元件31,用以控制驱动 马达2。其中传动轴3上对应的设置一磁钢(未图示)。当传动轴3转动一周 时,该磁钢与霍尔元件31最接近,从而引起霍尔效应而控制驱动马达2停止。 这样可以防止驱动马达2多转动而引起重复冲水的现象发生。如图4所示,本技术自动沖水驱动装置100安装在一支架200上。 所述第一凸轮41、第二凸轮42的下方分别配置一杠杆8部件。杠杆8上还 连接有提拉杆9,该提拉杆9用以与冲水的塞头或阀门(未图示)连接。当 其中一凸轮4发生转动时,该凸轮4会下压所对应的杠杆8。在杠杆力的作 用下,此时的提拉杠9控制坐便器水箱相应的塞头(未图示),而进一步控制 冲水。其中,第一、第二凸轮41、 42分别控制大、小冲,即如果是小便时,只 需要少量的水冲洗,用小冲;而大便时,就需要较大量的水,则用大沖。本 技术自动冲水驱动装置IOO受外部的控制器的控制。外部的控制器接收到相应的感应信号而判断处理是需要进行大冲还是小冲,从而进一步控制本 专利技术自动冲水驱动装置100。本技术自动沖水驱动装置100通过一个驱动马达,并利用棘轮机构,来控制凸轮机构,实现大、小冲,体积小,简单。在上述图2和图3所示的棘轮机构的具体结构,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自动沖水驱动装置100由于结构简单, 一方面便于安装与维 修,另一方面也节约成本。虽然上面已经揭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它们不是本实用 新型范围的局限,熟知本
的人员对以上所述具体实施的修改和变化 也包含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冲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马达,可以正时针与逆时针转动;传动轴,连接到驱动马达上,可随驱动马达正转和反转;凸轮,包括第一、第二凸轮,分别设置在传动轴的两端;其中,凸轮与传动轴之间采用棘轮机构连接,传动轴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第一、第二凸轮其中之一转动。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沖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棘轮安装在传 动轴上或成为一体,棘爪安装在凸轮上。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冲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以转动副 的方式固定在凸轮上,并包括棘爪弹簧。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冲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棘爪包括阻 止面和斜面。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冲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棘轮包括导 引面及阻挡面。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沖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面 板和限位弹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冲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马达,可以正时针与逆时针转动;传动轴,连接到驱动马达上,可随驱动马达正转和反转;凸轮,包括第一、第二凸轮,分别设置在传动轴的两端;其中,凸轮与传动轴之间采用棘轮机构连接,传动轴正转或反转,可分别带动第一、第二凸轮其中之一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权黄洪昌张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