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9019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的准备、S1原料的准备、S3植物饮料的调配、S4调节植物饮料的PH值、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常规具有解酒功能的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相比较,通过加入决明子、黑乌龙、茯苓、葛根、葵花可以同时健脾胃护肝,既不影响饮食和身体健康,还可达到解酒保肝的目的,通过将山楂、麦芽合用,消食健脾以减小酒对胃的伤害,行气有助于酒的散发,提高心肌供氧能力,同时可阻止脂质过氧化以及某些化学物质的危害,通过加入食盐使得能起到利尿的作用,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另外加入生姜汁和芹菜汁可止呕吐和消除醉酒后的头疼脑胀、面部潮红、能治酒后胃肠不适等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饮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酒主要有酒精(乙醇)和水组成,乙醇在人体内主要在消化道吸收,在肝脏代谢,在生理条件下,乙醇经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再由乙醛脱羧酶转化为乙酸,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醉酒和酒精中毒容易给社会、家庭及个人造成极大的危害,资料显示,酒精对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造血系统等多系统都有一定毒性;并且乙醇代谢产生的乙醛容易刺激人体肥大细胞,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患者面红耳赤、心率加速、体温上升等症状;乙醛还会伤及神经系统,导致心跳加快、恶心、头昏,此外,乙醛代谢还会诱发体内产生自由基,对肝脏等多个器官造成损伤,饮酒后,20%的酒精被胃吸收,80%的乙醇要经过肝脏长时间的分解代谢,长期过量饮酒容易导致肝脏功能失调,引发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甚至导致肝癌。目前医学上对醉酒者尚没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自行恢复、催吐、洗胃等方法,给人造成极大的痛苦,所以需要制备出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植物饮料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解酒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的准备,选取植物的提取物,其中植物的提取物包括有决明子、黑乌龙、茯苓、葛根、葵花等;S2、植物提取物的制备,选取步骤S1中的一种或二至五种进行称量混合,然后加水进行蒸煮,且蒸煮的温度为60‑90℃,蒸煮结束后对其进行过滤冷却,得到植物的提取物;S3、植物饮料的调配,将步骤S2中制备好的植物提取物取出一部分放入到调配罐中,然后加入矫味剂,且矫味剂包括有山楂、麦芽、桑葚、甘蔗和蜂蜜等,且加入矫味剂一种或二至五种与纯净水按进行混合,将其加入到调配罐中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在溶解的过程中向混合的液体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进去继续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的准备,选取植物的提取物,其中植物的提取物包括有决明子、黑乌龙、茯苓、葛根、葵花等;S2、植物提取物的制备,选取步骤S1中的一种或二至五种进行称量混合,然后加水进行蒸煮,且蒸煮的温度为60-90℃,蒸煮结束后对其进行过滤冷却,得到植物的提取物;S3、植物饮料的调配,将步骤S2中制备好的植物提取物取出一部分放入到调配罐中,然后加入矫味剂,且矫味剂包括有山楂、麦芽、桑葚、甘蔗和蜂蜜等,且加入矫味剂一种或二至五种与纯净水按进行混合,将其加入到调配罐中搅拌使其溶解,然后在溶解的过程中向混合的液体中加入一定量的食盐进去继续搅拌溶解;S4、调节植物饮料的PH值,通过在步骤S3中加入碳酸氢钠、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陶云周成昌周贻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扬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