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976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1:03
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包括池体,池体侧壁上通过固定扣设有圆管,圆管管体的垂直方向上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末端设有高水位触发开关,圆管下端设有低水位触发开关,圆管的管腔内设有浮球;池体上方设有横向架体,横向架体之间垂直设置有纵向架体,纵向架体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组合而成,纵向架体的凹槽之间设有清洗管道,清洗管道上端在位于凹槽结构部分设有滚轮装置,清洗管道上通过管体设有旋转清洗喷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液位监控装置,通过工作人员的养殖经验可以设置适合大鲵生长的液位范围,并实现对液位的监控,保证池体内的水始终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鲵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
技术介绍
大鲵也称娃娃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省为多。大鲵的人工养殖成功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大鲵喜阴怕光,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并且喜欢流动清洁的水,并且水的深浅都会对大鲵的生长造成影响,原因水的深浅将会影响水中的溶氧量,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水质上,大鲵生存环境要求溶氧丰富,一般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现阶段对于大鲵养殖池液位的控制通常通过人工进行,人工进行液位控制的缺点在于不能及时对液位的最新状态进行实时的观测和监控,常造成液位过低而导致水中的有害物质聚集的情况,当人工进行加水后,由于不能保证人一直在现场观测液位情况而导致液位过高,进而导致水中的溶氧量减少或者大鲵逃逸的情况发生,极为不便。同时,大鲵在生长过程中体表会分泌一层粘液,长此以往,这些粘液也将粘连在池体的内壁上,细菌容易聚集,对大鲵的生长不利,人工对池体内壁进行清洗需要进入到池体内部,容易对大鲵造成惊吓和伤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该大鲵养殖池不仅可以实现对大鲵养殖池体内水位的实施监控,控制水流的通断,保证池体内的水一直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另外,该池体还能方便的附池体内壁进行清洗,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包括池体,池体侧壁上通过固定扣设有圆管,圆管管体的垂直方向上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末端设有最高水位触发开关,圆管下端设有低水位触发开关,圆管的管腔内设有浮球;池体上方设有横向架体,横向架体之间垂直设置有纵向架体,纵向架体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组合而成,纵向架体的凹槽之间设有清洗管道,清洗管道上端在位于凹槽结构部分设有滚轮装置,清洗管道上通过管体设有旋转清洗喷头。前述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所述有低水位触发开关包括活动部,活动部下端的L形卡合部与固定部之间固定卡合,固定部内部设有弹簧,弹簧下端设有信号发生器,低水位触发开关外设有防水层,低水位触发开关通过圆环卡扣和紧固螺栓实现固定。前述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所述池体上方还设有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上设有电磁阀门。前述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所述清洗管道上端通过螺纹实现连接。前述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所述旋转清洗喷头在方向上交错设置,向下设置的旋转清洗喷头的末端与向上设置的旋转清洗喷头的末端在同一平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液位监控装置,通过工作人员的养殖经验可以设置适合大鲵生长的液位范围,并实现对液位的监控,保证池体内的水始终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维持养殖池内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正常的水平,确保大鲵的正常发育成长。(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清洗装置,养殖人员不需要进入到池体便能对池体内壁进行清洗,减少了人工劳动量,不仅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也不会对大鲵造成不必要的惊吓和伤害。(3)利用旋转喷头,同时将其交错设置,可优化清洗的效果,并且能够对池体内壁进行全面的清洗,清洗的效果较好。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是A处放大视图;附图4是B处放大视图;附图5是C处放大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池体,2-固定扣,3-圆管,4-伸缩装置,5-高水位触发开关,6-低水位触发开关,7-浮球,8-横向架体,9-纵向架体,10-凹槽,11-清洗管道,12-滚轮,13-管体,14-旋转清洗喷头,15-活动部,16-L形卡合部,17-固定部,18-弹簧,19-信号发生器,20-防水层,21-进水管道,22-电磁阀门,23-螺纹,24-圆环卡扣,25-紧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实施例。包括池体1,池体1侧壁上通过固定扣2设有圆管3,圆管3管体的垂直方向上设有伸缩装置4,伸缩装置4末端设有高水位触发开关5,圆管3下端设有低水位触发开关6,圆管3的管腔内设有浮球7;池体1上方设有横向架体8,横向架体8之间垂直设置有纵向架体9,纵向架体9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10组合而成最低,纵向架体9的凹槽10之间设有清洗管道11,清洗管道11上端在位于凹槽10结构部分设有滚轮12装置,清洗管道11上通过管体13设有旋转清洗喷头14。在大鲵的养殖过程中,养殖工人可通过养殖经验来提前设定好大鲵养殖池的最高和最低水位,当池体1中的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时,浮球7将触碰到低水位触发开关6,信号发生器19发送电子信号,此时,电磁阀门22将打开,水注入到池体1中,当池体1中的水位到达最高水位时,浮球7将触碰到高水位触发开关5(高水位触发开关5的结构于低水位触发开关6一致),高水位触发开关5中的型号发生器将发送信号,电磁阀门22将关闭,一个循环结束,当水位低于最低水位时,再重新开始此循环,工作人员的养殖经验可以设置适合大鲵生长的液位范围,并实现对液位的监控,保证池体内的水始终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维持养殖池内的溶氧量始终保持在正常的水平,确保大鲵的正常发育成长。当需要对池体1内壁进行清洗时,清洗管道11连通,可利用加压机等将水压加大,滚轮12可在纵向架体9的凹槽10内实现滚动,操作人员只需通过移动清洗管道11便可以通过旋转清洗喷头14喷出的水流对池体1内壁进行清洗,在清洗管道11相对于池体的前后方向上也设置了旋转清洗喷头14,保证能够对池体内壁的各个面都进行清洗。所述有低水位触发开关6包括活动部15,活动部15下端的L形卡合部16与固定部17之间固定卡合,固定部17内部设有弹簧18,弹簧18下端设有信号发生器19,低水位触发开关6外设有防水层20,低水位触发开关6通过圆环卡扣24和紧固螺栓25实现固定。在低水位触发开关6外加设了防水层20,该防水层20可用橡胶、塑料等材料制成,防止水进入到低水位触发开关6内。所述池体1上方还设有进水管道21,进水管道21上设有电磁阀门22。所述清洗管道11上端通过螺纹23实现连接。清洗管道11上端通过设置成螺纹23连接,可在不需要清洗的时候将清洗管道11连通旋转清洗喷头14一同拆下,防止伏案到一直浸没在水中而导致的锈蚀。所述旋转清洗喷头14在方向上交错设置,向下设置的旋转清洗喷头14的末端与向上设置的旋转清洗喷头14的末端在同一平面上。将旋转清洗喷头14交错设置,并且相反设置方向的旋转清洗喷头14之间的末端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保证池体1内壁的各个高度都能被清洗到,提升清洗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池体(1)侧壁上通过固定扣(2)设有圆管(3),圆管(3)管体的垂直方向上设有伸缩装置(4),伸缩装置(4)末端设有高水位触发开关(5),圆管(3)下端设有低水位触发开关(6),圆管(3)的管腔内设有浮球(7);池体(1)上方设有横向架体(8),横向架体(8)之间垂直设置有纵向架体(9),纵向架体(9)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10)组合而成,纵向架体(9)的凹槽(10)之间设有清洗管道(11),清洗管道(11)上端在位于凹槽(10)结构部分设有滚轮(12)装置,清洗管道(11)上通过管体(13)设有旋转清洗喷头(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池体(1)侧壁上通过固定扣(2)设有圆管(3),圆管(3)管体的垂直方向上设有伸缩装置(4),伸缩装置(4)末端设有高水位触发开关(5),圆管(3)下端设有低水位触发开关(6),圆管(3)的管腔内设有浮球(7);池体(1)上方设有横向架体(8),横向架体(8)之间垂直设置有纵向架体(9),纵向架体(9)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10)组合而成,纵向架体(9)的凹槽(10)之间设有清洗管道(11),清洗管道(11)上端在位于凹槽(10)结构部分设有滚轮(12)装置,清洗管道(11)上通过管体(13)设有旋转清洗喷头(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有低水位触发开关(6)包括活动部(15),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杏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浩运大鲵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