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鲵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
技术介绍
大鲵也称娃娃鱼,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省为多。大鲵的人工养殖成功率较低,主要是因为大鲵喜阴怕光,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并且喜欢流动清洁的水,并且水的深浅都会对大鲵的生长造成影响,原因水的深浅将会影响水中的溶氧量,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水质上,大鲵生存环境要求溶氧丰富,一般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现阶段对于大鲵养殖池液位的控制通常通过人工进行,人工进行液位控制的缺点在于不能及时对液位的最新状态进行实时的观测和监控,常造成液位过低而导致水中的有害物质聚集的情况,当人工进行加水后,由于不能保证人一直在现场观测液位情况而导致液位过高,进而导致水中的溶氧量减少或者大鲵逃逸的情况发生,极为不便。同时,大鲵在生长过程中体表会分泌一层粘液,长此以往,这些粘液也将粘连在池体的内壁上,细菌容易聚集,对大鲵的生长不利,人工对池体内壁进行清洗需要进入到池体内部,容易对大鲵造成惊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池体(1)侧壁上通过固定扣(2)设有圆管(3),圆管(3)管体的垂直方向上设有伸缩装置(4),伸缩装置(4)末端设有高水位触发开关(5),圆管(3)下端设有低水位触发开关(6),圆管(3)的管腔内设有浮球(7);池体(1)上方设有横向架体(8),横向架体(8)之间垂直设置有纵向架体(9),纵向架体(9)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10)组合而成,纵向架体(9)的凹槽(10)之间设有清洗管道(11),清洗管道(11)上端在位于凹槽(10)结构部分设有滚轮(12)装置,清洗管道(11)上通过管体(13)设有旋转清洗喷头(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池体(1)侧壁上通过固定扣(2)设有圆管(3),圆管(3)管体的垂直方向上设有伸缩装置(4),伸缩装置(4)末端设有高水位触发开关(5),圆管(3)下端设有低水位触发开关(6),圆管(3)的管腔内设有浮球(7);池体(1)上方设有横向架体(8),横向架体(8)之间垂直设置有纵向架体(9),纵向架体(9)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凹槽(10)组合而成,纵向架体(9)的凹槽(10)之间设有清洗管道(11),清洗管道(11)上端在位于凹槽(10)结构部分设有滚轮(12)装置,清洗管道(11)上通过管体(13)设有旋转清洗喷头(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实现水位监测的大鲵养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有低水位触发开关(6)包括活动部(15),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杏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浩运大鲵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