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立体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893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草莓立体种植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下土壤之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护墙,以及连接在两个护墙之间的第一种植框体,所述第一种植框体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护墙之间的多层横托,多层横托之间呈阶梯状排列,每层横托的外侧均固定纵托;在纵托和横托上附着土工布;在第一种植框体的内侧设置挡土机构,在挡土机构和第一种植框体之间填充土壤。本发明专利技术透气性、透水性好,根系呼吸作用不会被抑制,根系生长空间不受限制,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立体种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是指一种草莓立体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立体种植由于其占用空间小,且采光性好,因此被广泛应用。目前普遍采用的立体种植装置一般为在地面上固定支架,在支架上固定多层托架,在每层托架上均放置种植槽,在放置槽内放置土壤,用于农作物的种植。上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缺陷:①种植槽材质为pvc,pvc具有透气性极差、易吸热、透水性差的缺陷;透气性极差导致土壤中氧气含量低,植物根系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易出现烂根、死根现象;易吸热导致种植槽经太阳暴晒后会在槽体内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在槽内无法有效散出导致捂根烂根现象;透水性差导致需要在槽体上开设排水口,加工费时费力;②种植槽内部空间有限,其容纳的土壤的深度受限,导致植物根系的生长受到限制,通过种植槽种植的植株其长势相比于地表种植的植株要慢的多;③种植槽采用悬空式种植方式,各个种植槽独立存在,种植槽与地表土壤完全分开,种植槽内土壤中含有的水分以及养分有限,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草莓立体种植装置,透气性、透水性好,根系呼吸作用不会被抑制,根系生长空间不受限制,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草莓立体种植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下土壤之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护墙,以及连接在两个护墙之间的第一种植框体,所述第一种植框体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护墙之间的多层横托,多层横托之间呈阶梯状排列,每层横托的外侧均固定纵托;在纵托和横托上附着土工布;在第一种植框体的内侧设置挡土机构,在挡土机构和第一种植框体之间填充土壤。作为优选,每层横托均由多个横向平行的横筋组成,每个横筋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护墙上。作为优选,每个纵托均由多个竖向平行且均匀分布的纵筋组成。作为优选,所述挡土机构为第二种植框体,所述第一种植框体与第二种植框体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第一种植框体与第二种植框体组合,将填充在两者之间的土壤形成双向阶梯状土堆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挡土机构为挡土墙。挡土墙与第一种植框体组合,将填充在两者之间的土壤形成单向阶梯状土堆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护墙为混凝土墙。稳定性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挡土机构与第一种植框体的配合,将填充在两者之间的土壤形成阶梯状的土堆结构,实现立体种植;土工布具有透气性好、不吸热和透水性好的优点,透气性好使得土壤中氧气含量高,植物根系呼吸作用不会受到抑制,不会出现烂根、死根现象;不吸热使得土体内不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捂根;透水性好使得灌溉多余的水会从土工布渗透至下层土壤;2、土堆结构可以将各个种植层联系在一起,上层种植层的土壤与下层种植层的土壤不会被隔离,各层土壤之间相互联系;土堆结构土层厚而且与地下土壤连接在一起,土堆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水能力,且养分充足,利于植物生长;3、本专利技术不使用种植槽,将植物种植在与地下土壤紧密联系的土堆上,空间不受限制,特别是土壤深度不受限,植物根系生长不受限制,根系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植物生长不受限。4、土堆结构土层厚,使得种植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土壤温差变化小,利于植株生长。5、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种植草莓,也可以种植其他经济作物。6、通过立体种植的方式,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地下土壤,2、护墙,3、横托,4、纵托,5、土工布,7、挡土墙,31、横筋,41、纵筋。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2、3、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固定在地下土壤1之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护墙2,以及连接在两个护墙2之间的第一种植框体,所述第一种植框体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护墙2之间的多层横托3,多层横托3之间呈阶梯状排列,每层横托3均由多个横向平行的横筋31组成,每个横筋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护墙2上。每层横托3的外侧均固定纵托4,每个纵托4均由多个竖向平行且均匀分布的纵筋41组成。在纵托4和横托3上附着土工布5。所述护墙2为混凝土墙,稳定性强。在第一种植框体的内侧设置挡土机构,在挡土机构和第一种植框体之间填充土壤,通过挡土机构与第一种植框体的配合,将填充在两者之间的土壤形成阶梯状的土堆结构,从而保证植物采光性良好。如图1、2所示,在实施例1中,所述挡土机构为第二种植框体,所述第一种植框体与第二种植框体结构相同且镜像设置,第一种植框体与第二种植框体组合,将填充在两者之间的土壤形成双向阶梯状土堆结构。如图3、4所示,在实施例2中,所述挡土机构为挡土墙6,挡土墙6与第一种植框体组合,将填充在两者之间的土壤形成单向阶梯状土堆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装置的位置所在,选择挡土机构的具体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挡土机构与第一种植框体的配合,将填充在两者之间的土壤形成阶梯状的土堆结构,实现立体种植;土工布5具有透气性好、不吸热和透水性好的优点,透气性好使得土壤中氧气含量高,植物根系呼吸作用不会受到抑制,不会出现烂根、死根现象;不吸热使得土体内不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捂根;透水性好使得灌溉多余的水会从土工布5渗透至下层土壤;土堆结构可以将各个种植层联系在一起,上层种植层的土壤与下层种植层的土壤不会被隔离,各层土壤之间相互联系。土堆结构土层厚而且与地下土壤1连接在一起,土堆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水能力,且养分充足,利于植物生长;本专利技术不使用种植槽,将植物种植在与地下土壤1紧密联系的土堆上,空间不受限制,特别是土壤深度不受限,植物根系生长不受限制,根系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植物生长不受限。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专利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莓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下土壤(1)之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护墙(2),以及连接在两个护墙(2)之间的第一种植框体,所述第一种植框体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护墙(2)之间的多层横托(3),多层横托(3)之间呈阶梯状排列,每层横托(3)的外侧均固定纵托(4);在纵托(4)和横托(3)上附着土工布(5);在第一种植框体的内侧设置挡土机构,在挡土机构和第一种植框体之间填充土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地下土壤(1)之上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护墙(2),以及连接在两个护墙(2)之间的第一种植框体,所述第一种植框体包括固定连接在两个护墙(2)之间的多层横托(3),多层横托(3)之间呈阶梯状排列,每层横托(3)的外侧均固定纵托(4);在纵托(4)和横托(3)上附着土工布(5);在第一种植框体的内侧设置挡土机构,在挡土机构和第一种植框体之间填充土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草莓立体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层横托(3)均由多个横向平行的横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越吕华亓翠玲李桂琴何海亓立法张学兵李凌云李贵笃景春段陈波潘林香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市嬴泰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