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光琴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施工超前地质探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8782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43
一种隧道施工超前地质探测系统,包括:供电正电极,其设置TBM施工机械上;探测电极,其设置于第一移动沟道上,能够沿着所述移动沟道随着隧道掘进方向前进;供电负电极,其设置于第二移动沟道上,能够沿着所述第二移动沟道随着隧道掘进方向前进;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探测电极的信号;通讯模块,其将采集的数据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主机;数据处理主机,其根据通讯模块传送的数据信号,确定隧道施工前方地质情况。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溶洞等含导水构造进行超前预报与识别,保障隧道施工建设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超前地质探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探测系统,尤其是涉及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前方含水情况进行探测的超前地质探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公路、铁路、水利、矿山及其他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隧道工程也大量出现。隧道施工前由于地形复杂、隧道埋深大、地表勘察技术有限,在地勘阶段不能全部查清沿线的不良地质情况,施工期超前预报方法未能对含水构造做出有效预报。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常因地质问题出现塌方、涌水等自然灾害。因此,开展针对隧道掌子面前方断层破碎带、溶洞等含导水构造超前预报与定量识别研究,是保障隧道施工建设安全的迫切需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目前,在隧道超前探测领域使用较多的有地质分析法,地震波法、地质雷达法、红外探水法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地质分析法通过地表和隧道内的工程地质调查与分析,推断前方的地质情况,在隧道埋深较浅、构造不太复杂的情况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但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预报结果的精度难以保证。地震波法在预报掌子面前方岩性变化和大断层方面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其观测方式为直线测线方式,难以获取掌子面前方的波速分布,无法预报与隧道轴线小夹角断层,且不能预报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施工超前地质探测系统,包括:供电正电极,其设置TBM施工机械上;第一移动沟道,其设置于隧道施工方向掌子面前方的上方地面土层,沿着隧道掘进方向设置;探测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沟道上,能够沿着所述移动沟道随着隧道掘进方向前进;第二移动沟道,其沿着隧道掘进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沟道前方;供电负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沟道上,能够沿着所述第二移动沟道随着隧道掘进方向前进;数据采集模块,其与所述探测电极相连,用于采集所述探测电极的信号;通讯模块,其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主机;数据处理主机,其根据通讯模块传送的数据信号,确定隧道施工前方地质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超前地质探测系统,包括:供电正电极,其设置TBM施工机械上;第一移动沟道,其设置于隧道施工方向掌子面前方的上方地面土层,沿着隧道掘进方向设置;探测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沟道上,能够沿着所述移动沟道随着隧道掘进方向前进;第二移动沟道,其沿着隧道掘进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移动沟道前方;供电负电极,其设置于所述第二移动沟道上,能够沿着所述第二移动沟道随着隧道掘进方向前进;数据采集模块,其与所述探测电极相连,用于采集所述探测电极的信号;通讯模块,其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信号传送到数据处理主机;数据处理主机,其根据通讯模块传送的数据信号,确定隧道施工前方地质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电极为不极化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电极包括不同位置的多根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琴
申请(专利权)人:林光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