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8552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包括柔性太阳能电池板,放置在安装盒内连接于电池板的MPPT模块,所述MPPT模块连接有自动断路电路,所述自动断路电路连接有充电模块对锂电池进行充电,锂电池连接有升压模块后通过USB口输出电压,同时所述MPPT模块直接连接USB口输出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MPPT模块提高电池板输出效率,使用小容量锂电池缓冲电池板功率不足时的充电间隙,避免频繁启停充电电路,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机充电宝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功能的极大化,手机的电池容量瓶颈越来突出,这也就催生了手机充电宝行业的快速发展,充电宝也称为移动电源,是一种供电与充电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一般情况下,用户需要用电源对充电宝事先充电后使用,但在在户外旅行时,没有电源补充电量,太阳能充电宝会尤为方便。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充电宝会自带大容量储能电池,但存在电池板面积不足而导致充电缓慢,电池板转化效率不高,且电池在阳光直射的高温下极易引发自燃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采用小容量锂电池缓冲输出电压,采用薄膜式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直充,安全方便,容易嵌入背包、帽子等物件中。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包括覆盖在装置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有用于追踪最大功率点的MPPT降压模块,所述MPPT降压模块连接有自动断路电路,所述自动断路电路连接有充电模块和USB口,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有用于暂时存储电能和缓冲电压的锂电池,所述锂电池连接有升压模块,所述升压模块连接所述USB口用于输出电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贴覆于物体表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带有引出接口与放置在安装盒内的电路模块相连。所述MPPT模块的输入电压范围在7.5-28V,输出电压5-5.5V,根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类型和输出电压范围设置最大跟踪功率点。所述自动断路电路包括第六二极管、第十七电阻和第十三电容,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MPPT降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远离所述第六二极管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两端并联所述第十三电容,所述第十三电容远离地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充电模块的使能引脚。所述第十七电阻的阻值R,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容值C与延时断电的延时时间t满足关系式t=RC*Ln[(V1-V0)/(V1-Vt)],其中V1为最终可放电到的电压值,一般为0V,V0为放电初始电压值,Vt为所述充电模块的使能端电压阈值。所述锂电池采用小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所述锂电池内置有充放电保护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太阳能电池板与充电电路模块分离安装,排除电路与电池过热引发的安全隐患;能够根据太阳能的大小调节输出功率,转化效率更高;带有小型锂电池缓冲输出电压,短时间的光线不足不会造成断电,对取电设备不会频繁启停充电;省去中间电压转换步骤,直充效率更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模块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图3的I放大图;图5为图3的Ⅱ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的机械安装示意图:薄膜式的太阳能电池板1可以覆盖安装于纺织物或器物的表面,对于户外出行者来说可以缝制在背包或帽子上,也可粘贴在塑料板表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正负极通过导线连接有接口1a。各种电路模块和电池被装入安装盒2a内,以防止在阳光直射下过热起火,或在雨天下不慎进水损毁电路板,所述安装盒2a内部安装有PCB板2c,所述PCB板2c的下端粘贴有小容量的锂聚合物电池2d,在经过树荫或电池板暂时有覆盖物时无法输出足够电压,锂电池起到暂时补充电能的作用,防止对手机或充电宝频繁启停充电,锂电池一般可以选用100-500mah的单节小容量电池,减小模块的体积,同时可以缓冲一端太阳能不足的时间,待光照恢复,太阳能功率足够时重新为锂电池充电以备下次使用。所述PCB板2c的一端安装有输入端子2b,所述PCB板2c的另一端安装有输出USB接口2e,USB接口可以设置一个或两个,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若输出功率较小,只能为一个用电器充电则只设置一个,若输出功率较大,则可设置两个或多个USB口。如图2所示的电路模块图:柔性太阳能电池板1的输出接入有MPPT模块2,MPPT控制器全称为最大功率点跟踪太阳能控制器,通过MPPT芯片内部的控制电路,跟踪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点,保证输出功率尽量接近于输入功率,减小功率损耗,可比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直接供电的方式提高20-30%的效率。所述MPPT模块2连接有自动断路电路3,所述自动断路电路3连接有充电模块4,所述充电模块4连接有锂电池5,锂电的电压一般在4.2V,所以还需要连接升压模块6对锂电的输出升压到5V,才能通过连接有USB口7输出电能,此外所述MPPT模块2直接连接所述USB口7,在光线充足时,所述MPPT模块2直接输出电压,此时所述锂电池5不需介入对用电器充电,同时在所述锂电池5亏电的状态下,所述MPPT模块2也会提供一部分电能对锂电进行充电。当光线不足时,切换到所述锂电池5供电,锂电的对输出电压进行缓冲,锂电充电的时间由所述自动断路电路3决定,设置一个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缓冲时间,可以保证输出的稳定性,同时又不会对锂电过放造成损伤。如图3-5所示的电路原理图:接线口P1用于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子,所述接线口P1的1脚连接有第五电阻R5后串接第十电阻R10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远离地的一端连接有MPPT芯片U1的7脚,所述MPPT芯片U1采用CN3722芯片,通过所述第五电阻R5和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分压网络,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在这个电压下,电池板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一般为电池板开路电压的0.8倍。图3中点Pa为所述MPPT模块2的电压输出点,点Pa连接有第四二极管D4后连接USB口P3的正极直接输出电压,点Pa还连接有充电芯片U4的4脚和8脚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此外点Pa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后串接第十七电阻R17后接地,所述第十七电阻R17并联有第十三电容C13,所述第十七电阻R17远离地的一端连接有升压芯片U2的4脚用于控制升压电路的输出使能。所述第十七电阻的阻值R,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容值C与延时断电的延时时间t满足关系式t=RC*Ln[(V1-V0)/(V1-Vt)],其中V1为最终可放电到的电压值,一般为0V,V0为放电初始电压值,Vt为所述充电模块的使能端电压阈值。当Pa点电压低于输出电压5V时,此时所述MPPT模块2的输出电流为0,由于第六二极管D6的阻断作用,由第十七电阻R17和第十三电容C13组成的RC放电电路会缓慢放电,导致第十三电容C13的正极电压不断下降,当下降到所述升压芯片U2的使能电压阈值以下时,升压电路停止输出,锂电也不再向外输电,此时才完全断开了充电。由于户外旅行使用太阳能充电时,不一定在一个完全阳光直射的地点连续充电,有可能遭遇树荫、太阳能板被物体覆盖等情况,这种情况往往发生的时间较短,短则几秒长则几分钟,但频繁的太阳能不稳定会造成USB口输出时有时无,对连接在上面的取电器频繁启停充电,严重时会危害内部电路,损坏芯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充电装置,能够最大效率地转换太阳能,同时采用小容量锂电池缓冲太阳能不足的充电间隙,效率更高,充电更稳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包括覆盖在装置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连接有用于追踪最大功率点的MPPT降压模块(2),所述MPPT降压模块(2)连接有自动断路电路(3),所述自动断路电路(3)连接有充电模块(4)和USB口(7),所述充电模块(4)连接有用于暂时存储电能和缓冲电压的锂电池(5),所述锂电池(5)连接有升压模块(6),所述升压模块(6)连接所述USB口(7)用于输出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包括覆盖在装置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连接有用于追踪最大功率点的MPPT降压模块(2),所述MPPT降压模块(2)连接有自动断路电路(3),所述自动断路电路(3)连接有充电模块(4)和USB口(7),所述充电模块(4)连接有用于暂时存储电能和缓冲电压的锂电池(5),所述锂电池(5)连接有升压模块(6),所述升压模块(6)连接所述USB口(7)用于输出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采用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贴覆于物体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带有引出接口与放置在安装盒内的电路模块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PPT模块(2)的输入电压范围在7.5-28V,输出电压5-5.5V,根据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的类型和输出电压范围设置最大跟踪功率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懒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