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高频信号传输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CN200520053929.7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线缆和电路板,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弹性体和壳体,且线缆上设有导电体。电路板的上下表面都设有导电区,绝缘本体设有结构相同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且主体间形成收容空间以收容电路板,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均设有通孔连通收容空间,导电体位于收容空间的上下两侧,且至少一部分导电体位于绝缘本体的通孔位置,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外枢接有同样的壳体,壳体各设有弹性体,当连接电路板时,将电路板插入收容空间中,再闭合壳体同时扣住绝缘本体,弹性体可穿过通孔且抵压导电体,导电体的接触部和电路板的导电区相接触,从而实现线缆与电路板的电性连接。然而,由于该电连接器缺乏接地构件,当电连接器用于高频信号传输时,无法屏蔽相邻导电体之间的信号干扰,无法满足现今的电连接器对于高频信号传输的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相邻线缆之间的信号干扰,提高相邻线缆之间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元件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具有一插槽供所述对接元件插入;多个线缆,每一所述线缆具有至少一导体用于信号传输,每一所述导体具有一接触部,多个所述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相对两侧面;至少一接地件,每一所述接地件具有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之间,所述第一臂具有一第一导接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一侧面,所述第二臂位于另外的相邻两个所述线缆之间,所述第二臂具有一第二导接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相对另一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相对另一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元件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具有一插槽供所述对接元件插入;多个线缆,每一所述线缆具有至少一导体用于信号传输,每一所述导体具有一接触部,多个所述接触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相对两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相对两侧面;至少一接地件,每一所述接地件具有一第一臂、一第二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的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臂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线缆之间,所述第一臂具有一第一导接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一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一侧面,所述第二臂位于另外的相邻两个所述线缆之间,所述第二臂具有一第二导接部显露于所述插槽的相对另一侧,用以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元件的相对另一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线缆具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所述导体用以传输差分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二臂和所述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地件的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位于所述插槽的上下两侧,且上下对称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接地件还具有一固定部自所述连接部凸伸形成,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且固持于所述本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制件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以及多个弹性体位于所述导体与所述压制件之间,且每一所述弹性体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线缆设置,所述本体设有多个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插槽连通且向外贯穿所述本体,且每一所述弹性体对应收容于其中一个所述容纳槽中,当所述压制件抵接所述弹性体时,所述弹性体受压形变并传导压力至所述导体,使所述导体抵接所述对接元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体包括位于所述插槽上侧的多个第一弹性体和位于所述插槽下侧的多个第二弹性体,所述压制件包括位于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体上方的一第一压制件和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弹性体下方的一第二压制件,所述第一压制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压制件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压制件和所述第二压制件分开成型。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件具有多个压制部朝所述插槽凸伸形成且对应抵接多个所述弹性体。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件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昌,戴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