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束赋形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479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1:1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波束赋形天线,可包括:天线阵列和馈电网络;天线阵列包括M*N个天线振子,M和N均大于或等于6;馈电网络包括双波束馈电网络以及N个1分M的功分器,双波束馈电网络包括第一波束端口、第二波束端口以及N个输出端口,N个输出端口分别与N个功分器的输入端口连接,N个功分器的输出端口分别与N列天线振子对应连接;当第一波束端口或第二波束端口输入馈电信号对N列天线振子进行馈电时,通过对后N/2列天线振子的馈电进行反相180度处理,使得N列天线振子的相位分布构成等差数列。采用本申请,可实现双窄波束且具备快速滚降特性的赋形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束赋形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波束赋形天线。
技术介绍
波束赋形可以通过调整天线阵列中每个阵元的加权系数产生具有指向性的波束,从而能够获得特定的方向图特性。因此,波束赋形技术在扩大覆盖范围、改善边缘吞吐量以及干扰抑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当波束赋形天线用于高密场馆等人流密集场景时;通常要求波束赋形天线具有波束快速滚降,旁瓣低的特点,从而可以减少不同扇区间的干扰。现有的波束赋形天线波瓣宽度通常较宽,且波瓣宽度的滚降速度较慢,干扰较大。随着容量需求的提升,已逐渐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需要有支持更多小区划分的波束赋形天线出现。因此需要有更窄波束的天线,由于波束更窄,波瓣宽度的滚降要求更高,因此还需要确保波瓣宽度具备快速滚降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波束赋形天线。以解决现有天线波瓣宽度较宽、波瓣宽度滚降速度较慢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波束赋形天线,包括: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一馈电网络;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包括M*N个天线振子,M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6的整数;所述第一馈电网络包括双波束馈电网络以及N个1分M的功分器,所述双波束馈电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束赋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一馈电网络;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包括M*N个天线振子,M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6的整数;所述第一馈电网络包括双波束馈电网络以及N个1分M的功分器,所述双波束馈电网络包括第一波束端口、第二波束端口以及N个输出端口,所述N个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N个1分M的功分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N个1分M的功分器的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中的N列天线振子对应连接;当所述第一波束端口或所述第二波束端口输入馈电信号对第1列到第N列天线振子进行馈电时,通过对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束赋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一馈电网络;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包括M*N个天线振子,M和N均为大于或等于6的整数;所述第一馈电网络包括双波束馈电网络以及N个1分M的功分器,所述双波束馈电网络包括第一波束端口、第二波束端口以及N个输出端口,所述N个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N个1分M的功分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所述N个1分M的功分器的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中的N列天线振子对应连接;当所述第一波束端口或所述第二波束端口输入馈电信号对第1列到第N列天线振子进行馈电时,通过对第列到第N列天线振子的馈电进行反相180度处理,使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的第1列到第N列的天线振子的相位分布构成等差数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赋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成型天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相同的第二天线阵列,与所述第一馈电网络相同的第二馈电网络,以及第一合路器,第二合路器,第三合路器和第四合路器;所述第一馈电网络的第一波束端口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的第一波束端口,分别与第一合路器连接,用于实现第一波束的正极化;所述第一馈电网络的第二波束端口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的第二波束端口,分别与第二合路器连接,用于实现第二波束的正极化;所述第一馈电网络的第一波束端口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的第一波束端口,分别与第三合路器连接,用于实现第一波束的负极化;所述第一馈电网络的第二波束端口与所述第二馈电网络的第二波束端口,分别与第四合路器连接,用于实现第二波束的负极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束赋形天线,其特征在于,当需要缩减所述第一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堤罗勇王萍高文军马炳刘志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