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微微专利>正文

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834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校区、若干个可穿戴智能设备、电子围栏、信号采集器、服务器,所述若干个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若干个智能携带设备和若干个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所述任意智能携带设备和人体表皮体征信号采集器位于校区的内部,并且每一名学生佩戴一个可穿戴智能设备,所述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与学生的皮肤直接接触,所述电子围栏设置在所述校区的围墙上,所述信号采集器将各个信号采集汇总后传输至所述服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个人健康数据监测的准确性;装置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康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国民身体素质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又是国民身体素质的基础和未来。目前学校对于健康教育手段较为缺乏,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数据量化能力,学校对学生的个人健康程度非常关注,但对于健康数据的获取和相关活动的组织仍然停留在人工层面,缺少现代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系统平台作为支撑。这方面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学校对于学生在体质方面的健康教育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坚持融合创新,要通过融合创新提升教育信息化的效能,聚焦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困扰学校的问题和难点,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和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目前现有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多集中在手环、智能手机等应用上,可以便捷的进行相关监测,但在学校等涉及大规模群体性场所,需要集成的数据多,且需要考虑校园的安全性,不能让学生擅自在校园外等存在安全隐含的区域活动,而且对于体弱多病的孩子或学生仅靠手环、手机等采集数据存在一些不真实的情况,因此,设计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及方法。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包括校区、若干个可穿戴智能设备、电子围栏、信号采集器、服务器,所述若干个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若干个智能携带设备和若干个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所述任意智能携带设备和人体表皮体征信号采集器位于校区的内部,并且每一名学生佩戴一个可穿戴智能设备,所述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与学生的皮肤直接接触,所述电子围栏设置在所述校区的围墙上,所述信号采集器将各个信号采集汇总后传输至所述服务器;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围栏1包括立柱2、横杆3、网围栏4、电子预警器5、管接头卡箍6、混凝土地桩7,所述立柱2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地桩7中,所述混凝土地桩埋设在地基中,所述横杆架设固定在立柱之间,所述网围栏安装在立柱和横杆之间;所述电子预警器5安装在所述横杆上,所述电子预警器包括预警器壳体8、预警器感应模块9、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10、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缓冲环11、预警器感应模块导线12、预警器处理发射集成模块13、预警器感应模块针脚14、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固定部15;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9安装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缓冲环11中,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缓冲环11安装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10中,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针脚安装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9后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导线12连接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针脚与所述预警器处理发射集成模块13;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10包括承载体碗状部17、承载体螺旋部18、承载体凸起部16,所述承载体碗状部17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体螺旋部18与所述承载体凸起部16之间,所述预警器壳体8前壁开设预警器安装孔19,所述承载体凸起部16与所述预警器安装孔19过渡配合安装,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固定部15为螺帽形式,并与所述承载体螺旋部18螺旋配合,所述承载体螺旋部18的外部螺旋体具有从左至右逐渐变小的锥度(图中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了),这样当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固定部15从右至左旋拧在所述承载体螺旋部18上时,由于该锥度的作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固定部15会对所述承载体螺旋部18产生卡箍作用进而对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缓冲环11产生箍紧力,从而将预警器感应模块9牢牢固定在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10的内部中;另一方面,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固定部15对所述承载体螺旋部18产生的卡箍作用会造成所述承载体凸起部16的外部稍微膨胀,从而使得所述承载体凸起部16与所述预警器安装孔19之间安装的更紧固而不会轻易松动;所述预警器处理发射集成模块13与所述承载体螺旋部18之间采用可拆卸或固定方式连接(如,所述承载体螺旋部18内部为通孔,通孔内部右侧设置凸起/凹陷,预警器处理发射集成模块13相应位置设置凹陷/凸起,从而实现配合安装;或者采用粘结等方式,图中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了);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20包括智能携带设备21和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22,所述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22包括体征采集器底座23、体征采集器插拔部24、体征采集器数据线固定部25、体征采集器数据线26,所述体征采集器插拔部24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体征采集器底座23上,所述体征采集器数据线26固定在所述体征采集器数据线固定部25中,所述体征采集器插拔部24上开始有调节螺孔27,所述调节螺孔中螺旋安装调节螺栓28,旋钮调节螺栓28能够调节所述体征采集器数据线固定部25与所述体征采集器插拔部24之间的间隙;所述体征采集器底座23上为一拱形壳体,所述体征采集器底座23开设底座安装孔29,所述底座安装孔29中套设圆柱形底座套筒30,所述圆柱形底座套筒30下部设置底座套筒外螺旋部31,所述圆柱形底座套筒30上部固定连接设置半球形卡座32,所述底座套筒外螺旋部31从下向上依次安装底座套筒螺母33、底座套筒第一垫圈34、底座套筒第二垫圈35,所述体征采集器底座23被固定在所述底座套筒第一垫圈34和所述底座套筒第二垫圈35之间,旋钮所述底座套筒螺母33可以调节其紧固力;所述体征采集器底座23下方设置硅胶粘附垫36;所述半球形卡座32下部设置卡座凸台37,所述底座套筒第二垫圈35设置在所述卡座凸台37上,所述半球形卡座32上部设置卡座凹槽38,所述卡座凹槽38中设置卡座垫片39,所述卡座垫片39中心开设卡座垫片通孔40,所述卡座垫片通孔40中设置横截面为工字型的第一通孔卡圈41,所述第一通孔卡圈41中安装采集器第一金属导通部42,所述采集器第一金属导通部42上部为T型,恰好卡和在所述第一通孔卡圈41上,所述采集器第一金属导通部42下部连接体征信号采集模块43;所述体征采集器插拔部24为上窄下粗的锥形套筒,所述体征采集器插拔部24的锥形套筒内部插设采集器数据线固定部25;所述体征采集器插拔部24下方一体化连接设置插拔部圆筒43,所述插拔部圆筒43外部设置插拔部圆筒外螺旋44,所述插拔部圆筒43内部设置插拔部卡槽45,所述插拔部卡槽45内卡设插拔部卡槽垫片46,所述插拔部卡槽垫片46中心开设插拔部卡槽垫片通孔47,所述插拔部卡槽垫片通孔47中设置横截面为工字型的第二通孔卡圈48,所述第二通孔卡圈48中安装采集器第二金属导通部49,所述采集器第二金属导通部49下部为倒T型,恰好卡和在所述第二通孔卡圈48上,所述采集器第二金属导通部49上部连接体征信号数据传输线50;所述插拔部圆筒外螺旋44上旋钮有可拆卸套筒51,所述可拆卸套筒51内部上侧设置相应的可拆卸套筒内螺旋52,所述可拆卸套筒51周向均匀设置狭槽53,所述可拆卸套筒51下部均匀设置卡爪54;在使用过程中,按照图中所示进行各个部件的组装,即可完成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22的组装,且采用可拆卸的方式,非常有利于根据实际不同人员的需要进行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22的佩戴,大大提高了使用率,并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一种体质健康监测方法,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采集人体健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包括校区、若干个可穿戴智能设备、电子围栏、信号采集器、服务器,所述若干个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若干个智能携带设备和若干个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所述任意智能携带设备和人体表皮体征信号采集器位于校区的内部,并且每一名学生佩戴一个可穿戴智能设备,所述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与学生的皮肤直接接触,所述电子围栏设置在所述校区的围墙上,所述信号采集器将各个信号采集汇总后传输至所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围栏包括立柱、横杆、网围栏、电子预警器、管接头卡箍、混凝土地桩,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地桩中,所述混凝土地桩埋设在地基中,所述横杆架设固定在立柱之间,所述网围栏安装在立柱和横杆之间;所述电子预警器安装在所述横杆上,所述电子预警器包括预警器壳体、预警器感应模块、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缓冲环、预警器感应模块导线、预警器处理发射集成模块、预警器感应模块针脚、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固定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安装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缓冲环中,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缓冲环安装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中,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针脚安装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后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导线连接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针脚与所述预警器处理发射集成模块;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包括承载体碗状部、承载体螺旋部、承载体凸起部,所述承载体碗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体螺旋部与所述承载体凸起部之间,所述预警器壳体前壁开设预警器安装孔,所述承载体凸起部与所述预警器安装孔过渡配合安装,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固定部为螺帽形式,并与所述承载体螺旋部螺旋配合,所述承载体螺旋部的外部螺旋体具有从左至右逐渐变小的锥度;所述预警器处理发射集成模块与所述承载体螺旋部之间采用可拆卸或固定方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包括校区、若干个可穿戴智能设备、电子围栏、信号采集器、服务器,所述若干个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若干个智能携带设备和若干个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所述任意智能携带设备和人体表皮体征信号采集器位于校区的内部,并且每一名学生佩戴一个可穿戴智能设备,所述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与学生的皮肤直接接触,所述电子围栏设置在所述校区的围墙上,所述信号采集器将各个信号采集汇总后传输至所述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围栏包括立柱、横杆、网围栏、电子预警器、管接头卡箍、混凝土地桩,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地桩中,所述混凝土地桩埋设在地基中,所述横杆架设固定在立柱之间,所述网围栏安装在立柱和横杆之间;所述电子预警器安装在所述横杆上,所述电子预警器包括预警器壳体、预警器感应模块、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缓冲环、预警器感应模块导线、预警器处理发射集成模块、预警器感应模块针脚、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固定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安装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缓冲环中,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缓冲环安装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中,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针脚安装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后部,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导线连接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针脚与所述预警器处理发射集成模块;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包括承载体碗状部、承载体螺旋部、承载体凸起部,所述承载体碗状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承载体螺旋部与所述承载体凸起部之间,所述预警器壳体前壁开设预警器安装孔,所述承载体凸起部与所述预警器安装孔过渡配合安装,所述预警器感应模块承载体固定部为螺帽形式,并与所述承载体螺旋部螺旋配合,所述承载体螺旋部的外部螺旋体具有从左至右逐渐变小的锥度;所述预警器处理发射集成模块与所述承载体螺旋部之间采用可拆卸或固定方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携带设备和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所述人体表皮体征采集器包括体征采集器底座、体征采集器插拔部、体征采集器数据线固定部、体征采集器数据线,所述体征采集器插拔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体征采集器底座上,所述体征采集器数据线固定在所述体征采集器数据线固定部中,所述体征采集器插拔部上开始有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孔中螺旋安装调节螺栓,旋钮调节螺栓能够调节所述体征采集器数据线固定部与所述体征采集器插拔部之间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质健康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征采集器底座上部为一拱形壳体,所述体征采集器底座开设底座安装孔,所述底座安装孔中套设圆柱形底座套筒,所述圆柱形底座套筒下部设置底座套筒外螺旋部,所述圆柱形底座套筒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微微
申请(专利权)人:季微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