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8274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及方法,包括驶入车道、驶离车道和控制器,驶入车道和驶离车道之间并排设有多个停车位,停车位与驶入车道的连接端为停车位的驶入端,停车位与驶离车道的连接端为停车为的驶离端,每个停车位的驶入端和驶离端分别设有驶入端传感器和驶离端传感器,每个停车位上均设有智能指示灯,控制器分别与智能指示灯、驶入端传感器和驶离端传感器连接,智能指示灯用于提示停车位是否有驻停出租车。实现引导出租车司机迅速落位和驶离,大幅提高了出租车发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国内大型的交通枢纽均配套设置出租车蓄车场,出租车到场后,依次排队到上客区,接上乘客后驶离。目前的旅客上客区管理技术落后,出租车发车效率低下,旅客排队时间长,出租车排队也时间长,旅客投诉多,司机抱怨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及方法,实现引导出租车司机迅速落位和驶离,大幅提高了出租车发出效率。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包括驶入车道、驶离车道和控制器,驶入车道和驶离车道之间并排设有多个停车位,停车位与驶入车道的连接端为停车位的驶入端,停车位与驶离车道的连接端为停车为的驶离端,每个停车位的驶入端和驶离端分别设有驶入端传感器和驶离端传感器,每个停车位上均设有智能指示灯,控制器分别与智能指示灯、驶入端传感器和驶离端传感器连接。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智能指示灯设置于驶入车道上每个停车位的一侧。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驶入车道和驶离车道相互平行。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各停车位相互平行布置。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停车位与驶入车道和驶离车道之间的夹角为45°~60°。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为DDC控制器或PLC控制器。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驶入端传感器和驶离端传感器均为压力传感器。一种采用以上所述的引导系统的智能发车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出租车根据智能指示灯的提示经驶入车道依次驶入空停车位内;2)出租车进入相应停车位,同时控制器通过驶入端传感器检测到出租车驶入停车位,控制器控制相应停车位上的智能指示灯变换显示;3)乘客根据智能指示灯的提示找到驻停有出租车的停车位上车;4)出租车驶离停车位进入驶离车道,控制器通过驶离传感器检测到出租车驶离停车位,控制器控制相应停车位上的智能指示灯变换显示。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停车位内没有驻停出租车时,相应停车位上的智能指示灯亮起,停车位内驻停有出租车时,相应停车位上的智能指示灯熄灭。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控制器通过驶入端传感器检测是否有出租车驶入停车位,通过驶离端传感器检测停车位内的出租车是否驶出,从而判断停车位内是否有车,控制器控制智能指示灯的熄灭和亮起,当停车位内驻停有出租车时,停车位的对应智能指示灯熄灭,待上客驶离后,停车位的对应智能指示灯亮,实现引导出租车司机迅速落位和驶离,乘客根据智能指示灯迅速找到驻停有出租车的停车位,快速上车,大幅提高了出租车发出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出租车蓄车场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1-驶入车道,2-驶离车道,3-停车位,4-驶入端传感器,5-驶离端传感器,6-智能指示灯,7-控制器,8-信号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包括驶入车道1、驶离车道2和控制器7,驶入车道1和驶离车道2之间并排设有多个停车位3,停车位3与驶入车道1的连接端为停车位3的驶入端,停车位3与驶离车道2的连接端为停车为的驶离端,每个停车位3的驶入端和驶离端分别设有驶入端传感器4和驶离端传感器5,每个停车位3上均设有智能指示灯6,控制器7分别与智能指示灯6、驶入端传感器4和驶离端传感器5连接,智能指示灯6用于提示停车位3是否有驻停出租车;控制器7通过驶入端传感器4检测是否有出租车驶入停车位3,通过驶离端传感器5检测停车位3内的出租车是否驶出,从而判断停车位3内是否有车,控制器7控制智能指示灯6的熄灭和亮起,当停车位3内驻停有出租车时,停车位3的对应智能指示灯6熄灭,待上客驶离后,停车位3的对应智能指示灯6亮,实现引导出租车司机迅速落位、驶离,乘客根据智能指示灯迅速找到驻停有出租车的停车位,快速上车,大幅提高了出租车发出效率。进一步地,智能指示灯6设置于驶入车道1上每个停车位3的一侧。进一步地,驶入车道1和驶离车道2相互平行。进一步地,各停车位3相互平行布置;形成平行四边形。进一步地,停车位3与驶入车道1和驶离车道2之间的夹角为45°~60°。进一步地,控制器7为DDC控制器或PLC控制器;以及其它能实现相同功能的控制器。进一步地,驶入端传感器和驶离端传感器均为压力传感器。一种采用以上所述的引导系统的智能发车引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出租车根据智能指示灯的提示经驶入车道1依次驶入空停车位内;2)出租车进入相应停车位3,同时控制器7通过驶入端传感器4检测到出租车驶入停车位3,控制器7控制相应停车位上的智能指示灯6变换显示;3)乘客根据智能指示灯6的提示找到驻停有出租车的停车位3上车;4)出租车驶离停车位3进入驶离车道2,控制器7通过驶离传感器5检测到出租车驶离停车位3,控制器7控制相应停车位3上的智能指示灯6变换显示。进一步地,停车位3内没有驻停出租车时,相应停车位3上的智能指示灯6亮起,停车位3内驻停有出租车时,相应停车位3上的智能指示灯6熄灭。进一步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8分别与智能指示灯6、驶入端传感器4和驶离端传感器5连接。进一步地,租车发车区划分为多个功能分区,分别为驶入车道1、停车位3和驶离车道2,配以智能指示系统,引导出租车司机迅速落位、驶离;在停车位3的前端设置驶入端传感器4,在停车位3的后端设置驶离端传感器5,在驶入车道1每个停车位3旁设置智能指示灯6,在出租车发车区附近设置控制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方便实施、造价合理的智能引导技术,大幅提高出租车发车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将出租车发车区划分为多个功能分区,配以智能指示系统,引导出租车司机迅速落位、驶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构造:将出租车发车区划分为三部分,包括驶入车道1,停车位3,驶离车道2。在停车位3的前端设置驶入端传感器4,在停车位3的后端设置驶离端传感器5,在驶入车道1每个停车位3旁设置智能指示灯6,在出租车发车区附近设置控制器7.所述驶入车道1与驶离车道2平行,停车位3位于驶入车道1与驶离车道2之间,分别与二者形成45~60°夹角。所述停车位3为平行四边形,各停车位3均平行布置。将所有驶入端传感器4、驶离端传感器5、智能指示灯6通过信号线8接至控制器7。出租车驶入停车位3,对应智能指示灯6熄灭,待上客驶离后,对应指示灯亮,后车司机看见指示灯亮后,驶入对应停车位3,如是反复。由于各个停车位3均平行布置,任何车辆的驶入、驶离均不影响前后的车辆。车辆驶入停车位3时,驶入端传感器4向控制器输入信号,随后,控制器向智能指示灯6输出信号,指示灯亮;车辆驶离停车位3时,驶离端传感器向控制器输入信号,随后,控制器向智能指示灯6输出信号,指示灯灭。综上所述,通过将出租车发车区划分为多个功能分区,配以智能指示系统,引导出租车司机迅速落位、驶离,从而大幅提高出租车发车效率。功能区分别包括驶入车道1、停车位3、驶离车道2。智能指示系统包扩压力传感器、智能指示灯6、控制器以及信号线。所述控制器7可以采用DDC控制器、PLC控制器或其它能实现相同功能的控制器。以上的仅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驶入车道、驶离车道和控制器,驶入车道和驶离车道之间并排设有多个停车位,停车位与驶入车道的连接端为停车位的驶入端,停车位与驶离车道的连接端为停车为的驶离端,每个停车位的驶入端和驶离端分别设有驶入端传感器和驶离端传感器,每个停车位上均设有智能指示灯,控制器分别与智能指示灯、驶入端传感器和驶离端传感器连接,智能指示灯用于提示停车位是否有驻停出租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驶入车道、驶离车道和控制器,驶入车道和驶离车道之间并排设有多个停车位,停车位与驶入车道的连接端为停车位的驶入端,停车位与驶离车道的连接端为停车为的驶离端,每个停车位的驶入端和驶离端分别设有驶入端传感器和驶离端传感器,每个停车位上均设有智能指示灯,控制器分别与智能指示灯、驶入端传感器和驶离端传感器连接,智能指示灯用于提示停车位是否有驻停出租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指示灯设置于驶入车道上每个停车位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驶入车道和驶离车道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租车蓄车场智能发车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停车位相互平行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租车蓄车场智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铁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