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269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灯,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光源板,光源板包括多个准自然光LED光源,每一准自然光LED光源发出准自然光,准自然光中红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60,青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0,蓝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小于0.75,蓝光与红光的光辐射功率之比B/R为0.15~0.43,波长650nm~670nm的红光R与波长720~740nm的红光的光辐射功率之比R/FR为4~12。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准自然光LED光源对植物进行照明,照明光谱完整,提供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利于工人在种植环境中作业;通过蓝光与红光的光辐射功率比例的优化,以及波长650nm~670nm的红光与波长720~740nm的红光的光辐射功率比例的优化,控制植株形态、促进植物全面营养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生长灯
本专利技术属于照明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生长灯。
技术介绍
阳光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条件之一。然而太阳并不能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提供阳光,因此,出现了以模拟植物所需太阳光而对植物进行补光的植物生长灯。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体,在波长640~660nm的红光区,叶绿素a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叶绿素b在430~450nm的蓝光区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峰。红色光谱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源,红光促使植物的茎生长,蓝光可以促进气孔开放,有助于外界二氧化碳进入细胞内,促进植物的叶生长。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植物生长灯的照明光谱主要包括波长640~660nm的红光和430~450nm的蓝光,如图1所示。其缺点在于,光色不利于人在种植环境中的操作,且这种植物生长灯的光谱相对太阳光谱不完整,远离自然光谱的植物照明虽然使植物生长较快但是会影响植物的全面营养成分。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能够保证植物光合作用和全面营养发展,又适于人工操作的照明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生长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植物照明光谱的光色不利于人在种植环境中的操作以及不利于植物的全面营养成分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生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光源板、连接于所述外壳一开口端的灯罩以及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另一开口端的散热器;所述光源板包括PCB板和设于所述PCB板上的多个准自然光LED光源;每一所述准自然光LED光源发出准自然光,所述准自然光中红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60;所述准自然光中青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0;所述准自然光中蓝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小于0.75,所述准自然光中蓝光与红光的光辐射功率之比为0.15~0.43;所述准自然光中波长650nm~670nm的红光与波长720~740nm的红光的光辐射功率之比为4~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生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光源板、连接于所述外壳一开口端的灯罩以及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另一开口端的散热器;所述光源板包括PCB板和设于所述PCB板上的多个准自然光LED光源;每一所述准自然光LED光源发出准自然光,所述准自然光中红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60;所述准自然光中青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大于0.30;所述准自然光中蓝色光的相对光谱功率小于0.75,所述准自然光中蓝光与红光的光辐射功率之比为0.15~0.43;所述准自然光中波长650nm~670nm的红光与波长720~740nm的红光的光辐射功率之比为4~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准自然光LED光源在所述PCB板上呈一个或多个环形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散热器的外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壳与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啮合而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远离所述光源板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凹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生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准自然光LED光源包括基底层、设置于所述基底层上的至少一组发光组件,以及与所述发光组件电连接的电路;每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白光发光体和红光发光体,所述白光发光体包括蓝光芯片和覆盖所述蓝光芯片的荧光膜,所述红光发光体包括红光芯片;所述白光发光体发射的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灵芝曾骄阳陈俊达陈道蓉曾胜
申请(专利权)人:朗昭创新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