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反冲洗过滤功能的节能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15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冲洗过滤功能的节能泵,第一管、第一叶轮腔、开口、内腔、流通入口、流通出口、第二叶轮腔、第二管依次连通形成流道;在所述第一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一叶轮,在所述第二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二叶轮,一驱动轴插入到所述第一叶轮腔与第二叶轮腔内,所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分别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内设置有滤芯,从而能够在泵水的过程中对水质进行过滤清洁;所述第一管、第一叶轮腔、开口、内腔、流通入口、流通出口、第二叶轮腔、第二管依次连通形成流道,从而在流道内并且位于滤芯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能够尽可能地克服滤芯的过滤过程中对水流速度的减缓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反冲洗过滤功能的节能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反冲洗过滤功能的节能泵,属于水泵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同类泵产品通常仅设置有一个叶轮,同时在功能上也不设置过滤的功能,对存在颗粒状杂质的水在处理上需另外单独设置过滤器,在装配上需要经过较为繁琐的步骤,使用后泵以及过滤器都需要单独清理杂质,这就造成了作业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合有过滤功能和反冲洗功能的节能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反冲洗过滤功能的节能泵,包括竖直设置的筒状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内设置有叠片式滤芯、第一叶轮腔以及第二叶轮腔,所述第一叶轮腔连通于一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一管,所述第二叶轮腔连通于一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二管,在所述第一叶轮腔的壳体侧壁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管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叶轮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叠片式滤芯包括流通入口以及流通出口,所述流通入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流通出口与所述第二叶轮腔相连通,从而使所述第一管、第一叶轮腔、开口、内腔、流通入口、流通出口、第二叶轮腔、第二管依次连通形成流道;在所述第一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一叶轮,在所述第二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二叶轮,一驱动轴插入到所述第一叶轮腔与第二叶轮腔内,所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分别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叠片式滤芯包括由若干过滤片层叠构成的叠片组、套在叠片组内侧的若干支撑骨、压在叠片组两端的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为“几”字型,包括压环部、竖筒部以及顶板部,所述压环部压在所述叠片组上,所述支撑骨位于所述竖筒部的内侧;相邻过滤片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流通入口,所述流通出口开设在所述下压板上;所述顶板部的上方设置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向下顶住所述上压板从而使所述上压板压紧所述叠片组;所述顶板部包括向径向外侧突出于所述竖筒部的檐;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导向环,所述竖筒部穿过所述导向环,在所述檐和所述压环部分别位于所述导向环的上下两侧,在所述导向环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上密封垫和下密封垫。所述驱动轴连接于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顶板部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块部,所述压缩弹簧的下端套在所述凸块部外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反冲洗过滤功能的节能泵,在外壳内设置有滤芯,从而能够在泵水的过程中对水质进行过滤清洁;所述第一管、第一叶轮腔、开口、内腔、流通入口、流通出口、第二叶轮腔、第二管依次连通形成流道,从而在流道内并且位于滤芯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能够尽可能地克服滤芯的过滤过程中对水流速度的减缓影响;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对节能泵进行清理时,可以进行反冲洗操作,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驱动轴反转,第二管作为清水入口,从而将附着在叠片式滤芯上的杂质被冲洗掉并从第一管被冲出,反冲洗时由于叠片组内侧压力较大,从而使上压板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而上移,叠片组失去上压板的压紧,使得相邻的过滤片之间间隙增大,水流能够快速将过滤片之间夹持的杂质冲洗掉;节能泵在泵水时,所述檐能够压在上密封垫上,进行防水密封,使水无法进入所述导向环的上方,从而对压缩弹簧进行防水;在进行反冲洗时,所述竖筒部在导向环内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压环部向上压紧所述下密封垫,继续进行防水密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反冲洗过滤功能的节能泵,包括竖直设置的筒状外壳100,在所述外壳100的内腔1内设置有叠片式滤芯2、第一叶轮腔3以及第二叶轮腔4,所述第一叶轮腔3连通于一穿过所述壳体1的第一管5,所述第二叶轮腔4连通于一穿过所述壳体1的第二管6。所述第一叶轮腔3形成于第一叶轮腔壳体300内,所述第二叶轮腔4形成于第二叶轮腔壳体400内。在所述第一叶轮腔壳体300侧壁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管5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开口301,所述第一叶轮腔3通过所述开口301与所述内腔1相连通。所述叠片式滤芯2包括流通入口2a以及流通出口2b,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叠片式滤芯2,包括由若干过滤片层叠构成的叠片组201、套在叠片组201内侧的若干支撑骨202、压在叠片组201两端的上压板203和下压板204;相邻的过滤片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流通入口2a,所述流通出口2b开设在所述下压板204上。所述上压板203为“几”字型,包括压环部203a、竖筒部203b以及顶板部203c,所述压环部203a压在所述叠片组201上,所述支撑骨202位于所述竖筒部203b的内侧。所述顶板部203c的上方设置有一压缩弹簧205,所述压缩弹簧205向下顶住所述上压板203从而使所述上压板203压紧所述叠片组201;所述顶板部203c包括向径向外侧突出于所述竖筒部203b的檐203d;在所述外壳1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用于在竖筒部203b上下运动时起导向作用的导向环101,所述竖筒部203b穿过所述导向环101,在所述檐203d和所述压环部203a分别位于所述导向环101的上下两侧,在所述导向环101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上密封垫102和下密封垫103。所述流通入口2a与所述内腔1相连通,所述流通出口2b与所述第二叶轮腔4相连通,从而使所述第一管5、第一叶轮腔3、开口301、内腔1、流通入口2a、流通出口2b、第二叶轮腔4、第二管6依次连通形成流道,如图1所示中的箭头方向为节能泵使用时的水流方向。在所述第一叶轮腔3内设置有第一叶轮7,在所述第二叶轮腔4内设置有第二叶轮8,一驱动轴9插入到所述第一叶轮腔与第二叶轮腔内,所述第一叶轮7与第二叶轮8分别安装在所述驱动轴9上。所述驱动轴9连接于一驱动电机10的动力输出端。所述顶板部203c的上端面设置有凸块部203e,所述压缩弹簧205的下端套在所述凸块部203e外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反冲洗过滤功能的节能泵,在外壳内设置有滤芯,从而能够在泵水的过程中对水质进行过滤清洁;所述第一管、第一叶轮腔、开口、内腔、流通入口、流通出口、第二叶轮腔、第二管依次连通形成流道,从而在流道内并且位于滤芯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有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能够尽可能地克服滤芯的过滤过程中对水流速度的减缓影响;在使用完毕后需要对节能泵进行清理时,可以进行反冲洗操作,驱动电机带动所述驱动轴反转,第二管作为清水入口,从而将附着在叠片式滤芯上的杂质被冲洗掉并从第一管被冲出,反冲洗时由于叠片组内侧压力较大,从而使上压板克服压缩弹簧的压力而上移,叠片组失去上压板的压紧,使得相邻的过滤片之间间隙增大,水流能够快速将过滤片之间夹持的杂质冲洗掉;节能泵在泵水时,所述檐能够压在上密封垫上,进行防水密封,使水无法进入所述导向环的上方,从而对压缩弹簧进行防水;在进行反冲洗时,所述竖筒部在导向环内向上移动,从而使所述压环部向上压紧所述下密封垫,继续进行防水密封。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反冲洗过滤功能的节能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筒状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内设置有叠片式滤芯、第一叶轮腔以及第二叶轮腔,所述第一叶轮腔连通于一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一管,所述第二叶轮腔连通于一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二管,在所述第一叶轮腔的壳体侧壁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管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叶轮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叠片式滤芯包括流通入口以及流通出口,所述流通入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流通出口与所述第二叶轮腔相连通,从而使所述第一管、第一叶轮腔、开口、内腔、流通入口、流通出口、第二叶轮腔、第二管依次连通形成流道;在所述第一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一叶轮,在所述第二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二叶轮,一驱动轴插入到所述第一叶轮腔与第二叶轮腔内,所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分别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叠片式滤芯包括由若干过滤片层叠构成的叠片组、套在叠片组内侧的若干支撑骨、压在叠片组两端的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为“几”字型,包括压环部、竖筒部以及顶板部,所述压环部压在所述叠片组上,所述支撑骨位于所述竖筒部的内侧;相邻过滤片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流通入口,所述流通出口开设在所述下压板上;所述顶板部的上方设置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向下顶住所述上压板从而使所述上压板压紧所述叠片组;所述顶板部包括向径向外侧突出于所述竖筒部的檐;在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导向环,所述竖筒部穿过所述导向环,在所述檐和所述压环部分别位于所述导向环的上下两侧,在所述导向环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上密封垫和下密封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反冲洗过滤功能的节能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筒状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内设置有叠片式滤芯、第一叶轮腔以及第二叶轮腔,所述第一叶轮腔连通于一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一管,所述第二叶轮腔连通于一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二管,在所述第一叶轮腔的壳体侧壁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管一侧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叶轮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叠片式滤芯包括流通入口以及流通出口,所述流通入口与所述内腔相连通,所述流通出口与所述第二叶轮腔相连通,从而使所述第一管、第一叶轮腔、开口、内腔、流通入口、流通出口、第二叶轮腔、第二管依次连通形成流道;在所述第一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一叶轮,在所述第二叶轮腔内设置有第二叶轮,一驱动轴插入到所述第一叶轮腔与第二叶轮腔内,所述第一叶轮与第二叶轮分别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叠片式滤芯包括由若干过滤片层叠构成的叠片组、套在叠片组内侧的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显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泵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