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汇聚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8145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汇聚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控制器采集的对应的分布式储能节点的运行数据;根据分布式储能汇聚计算模型利用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运行数据分别计算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标值;根据所述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标指标值计算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建立计及时间尺度、容量尺度、有效汇聚时间和可靠性指标指标的储能汇聚计算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分布式储能汇聚潜力指数,并根据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数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为实现多点布局分布式储能系统汇聚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汇聚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汇聚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外就配电网储能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分三个方面:第一,储能接入实现方案,如电路拓扑结构、波形控制方法等;第二,储能应用于配电网/微电网后其控制和能量管理问题,主要有储能建模、控制策略的研究;第三,储能接入后的经济性分析,包括储能系统的选取、容量配置以及功率优化等。目前,由于分布式储能的应用尚未形成规模,关于分布式储能的汇聚管理的文献较少,更多围绕分布式电源的聚合管理开展研究和应用,即“虚拟电厂”。在“分布式能源+储能”方面,国内成熟的商业模式较少,国外对该领域已经展开了一些探索。分布式储能资源汇聚面向电网应用,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已初现雏形,但汇聚的储能资源来源和应用模式较为单一,且汇聚规模有限,尤其是针对我国的电力体制和电网结构,虽然存在可供借鉴的技术理论,但其核心问题尚未触及,另外涉及到汇聚概念的技术还有虚拟电厂和负荷聚合商等,其中涉及到汇聚框架及运营模式的部分具有参考价值,但具体到系统性的分布式储能汇聚应用技术,目前在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汇聚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控制器采集的对应的分布式储能节点的运行数据;根据分布式储能汇聚计算模型利用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运行数据分别计算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标值;根据所述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标指标值计算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汇聚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控制器采集的对应的分布式储能节点的运行数据;根据分布式储能汇聚计算模型利用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运行数据分别计算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标值;根据所述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标指标值计算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潜力指标值,包括:动态响应能力、功率支撑能力、容量支撑能力、有效汇聚时间、系统稳定性和系统可靠性,g1=|StateBk+StateD|+1|/3(0≤g1≤1),g2=Capk/Cap(0≤g2≤1),g3=ρk*PBk/PD(0≤g3≤1),g4=TBk/TD(0≤g4≤1),g5=1-VBk/VR(0≤g5≤1),g6=(1-ηk)(0≤g6≤1),其中,g1为动态响应能力;StateBk为分布式储能节点k所在的储能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StateBk=1表示储能正充电,StateBk=-1表示储能正放电,StateBk=0表示储能处于热备用状态;StateD表示当前系统调度分布式储能时的动作状态,StateD=1表示需要储能充电,StateD=-1表示需要储能放电;g2为容量支撑能力;Cap为系统对分布式储能调用时的需求容量;Capk为分布式储能节点k的分布式储能可提供的调度总容量,若Cap<Capk则g1=1;g3为功率支撑能力;PD为储能系统对分布式储能调用时的需求功率;PBk为分布式储能节点k的分布式储能可提供的调度功率,ρk为节点分布式储能功率转化效率,若PD<PBk则g2=1;g4为有效汇聚时间,TD为储能系统对分布式储能调用时的需求总时间;TBk为节点k的分布式储能可提供的调度总时间,若TD<TBk则g4=1;g5为系统稳定性;VR为分布式储能节点的额定电压,VBk为因分布式储能节点k处的分布式储能出力引起的节点电压波动幅值;g6为系统可靠性;ηk为调度时间周期内节点k处的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故障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标值计算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数,计算步骤包括:根据汇聚潜力指标中每个指标的预设值利用9级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GA-C,并计算判断矩阵GA-C对应的特征向量W'A-C;根据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标值利用9级标度法分别构造每个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并每个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每个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利用汇聚潜力指数计算公式计算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汇聚潜力指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潜力指数计算公式为:λmax=W*G′A-C,其中,λmax为汇聚潜力指数;W为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每个指标对应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GA-C为根据汇聚潜力指标中每个指标的预设值利用9级标度法构造的判断矩阵GA-C对应的特征向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汇聚潜力指数确定每个分布式储能节点的出力顺序和对应的功率指标,其中汇聚潜力指数越大,则优先调度对应节点的分布式储能出力;根据所述出力顺序和对应的功率指标确定功率指令,并将所述功率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分布式储能节点控制器,以控制储能系统的出力。6.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的汇聚潜力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文涛李建林李蓓马会萌徐少华牛萌房凯袁晓冬杨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