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物理实验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及方法,用于测试均质、正韵律、反韵律等非均质大厚储层的剩余油分布。
技术介绍
海上油田由于平台面积小容纳的井口有限,多采用大井距多层合采的方式开发,目前开发的油藏储层较厚,且层内非均质严重,在注水、注聚开发过程中由于渗透率差异、重力分异作用,使注采井间注入水沿优势通道突进严重,致使在高含水期生产井周围层大量未被波及的剩余油。厚油层层内按纵向渗透率不同分为:均质油层、正韵律(下部渗透率高上部渗透率低)油层、反韵律(上部渗透率高下部渗透率低)油层。水驱开发过程中沿油层纵向剩余油的动用程度各有差异,矿场上称为“存在和次生原生优势水流通道”,在油井产水率很高的情况下其井底周围的未动用剩余油饱和度仍非常高。为研究层内剩余油的水驱动用程度及影响因素,设计了此“均质及层内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可通过物理实验手段直接观察到层内剩余油存在规律,指导油田进一步调整开发方案,对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室内物理模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包括:分层计量平板模型,其特征在于:分层计量平板模型包括长方体壳体,长方体壳体内为单层或多层砂体,长方形壳体一侧顶端设有注入口,另一侧侧壁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出口,出口分别连接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连接量筒;分层计量平板模型正后方设置均匀光源、正前方设置摄像机,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整体置于恒温箱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包括:分层计量平板模型,其特征在于:分层计量平板模型包括长方体壳体,长方体壳体内为单层或多层砂体,长方形壳体一侧顶端设有注入口,另一侧侧壁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出口,出口分别连接油水分离器,油水分离器连接量筒;分层计量平板模型正后方设置均匀光源、正前方设置摄像机,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整体置于恒温箱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长方体壳体由亚克力有机玻璃板通过有机玻璃胶粘接而成,包括:分层计量平板模型前端玻璃板、分层计量平板模型后端玻璃板、分层计量平板模型上端玻璃条、分层计量平板模型下端玻璃条、分层计量平板模型左端玻璃条、分层计量平板模型右端玻璃条;长方体壳体内距离左端玻璃条2mm~4mm的位置竖直嵌入左端多孔玻璃条,左端多孔玻璃条长度、厚度与左端玻璃条相同,厚度为2mm~3mm,左端多孔玻璃条右侧紧贴一层等长度的左端纱网;长方体壳体距离右端玻璃条2mm~4mm的位置竖直嵌入右端多孔玻璃条,右端多孔玻璃条长度、厚度与右端玻璃条相同,厚度为2mm~4mm,右端多孔玻璃条左侧紧贴一层等长度的右端纱网;右端玻璃条与右端多孔玻璃条之间横向设置单个或多个出口端隔板,各个出口端隔板位于砂体的相邻层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左端多孔玻璃条和右端多孔玻璃条之间设有单层或多层砂体,砂体由石英砂与环氧树脂胶混合固化而成,非均质储层各层之间相互连通,由目数不同的石英砂、不同比例的环氧树脂胶与石英砂模拟出不同储层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层内均质及非均质厚油层剩余油分布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层计量平板模型注入口位于左端多孔玻璃条、左端玻璃条之间的长方体壳体顶端,利用柱塞泵定流量地将中间容器中的流体驱替至分层计量平板模型注入口;分层计量平板模型右端水平方向设置各个出口,各个出口与对应的出口端隔板平齐,最底端出口与长方体壳体内空腔的底端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晖,吕前军,李爱芬,马奎前,李彦来,方齐,胡杰,任晓霞,谢昊君,李云鹏,韩文成,张国浩,杨静,王刚,王立垒,何逸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