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隔热防盗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05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隔热防盗玻璃。该防盗玻璃包括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设于外层钢化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的隔热透明板和固定框架,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和隔热透明板两两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框架设于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和隔热透明板的外部并将其固定,所述外层钢化玻璃靠近隔热透明板的一侧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块高弹橡胶体,所述隔热透明板包括第一隔热透明板和第二隔热透明板,所述第一隔热透明板和第二隔热透明之间夹设有隐形防盗网,所述内层玻璃内部设有真空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玻璃具有防盗,隔音和隔热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隔热防盗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隔热防盗玻璃。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的窗户上安装的玻璃大多数为单层或双层玻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玻璃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窗用玻璃不断更新换代,中空玻璃以得到普遍的应用,现有技术中中空玻璃的功能一般有两种,一是对双层玻璃夹层抽真空,实现隔音隔热的功能,二是在夹层中设置防盗网,起到防盗作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075084公开了一种防盗中空玻璃,该专利技术包括边框,边框上平行设置有两块平面玻璃,所述边框与平面玻璃之间通过粘结剂固定并密封,所述两块平面玻璃与边框之间形成空心腔体,空心腔体内设有与平面玻璃平行的防盗网,防盗网的一周固定于边框内侧。此专利技术虽然能够起到防盗作用,但是长时间使用后,粘结剂会发生降解,窗户的密封性能下降,导致空心腔体内进入空气,从而对防盗网造成氧化,从而对防盗网造成破坏,另外空气进入空心腔室后,造成玻璃的隔热和隔音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防盗网容易被氧化,玻璃隔热隔音效果下降的问题,提供一种防盗网不易氧化,隔音和隔热效果稳定的防盗玻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隔热防盗玻璃,包括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设于外层钢化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的隔热透明板和固定框架,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和隔热透明板两两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框架设于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和隔热透明板的外部并将其固定,所述外层钢化玻璃靠近隔热透明板的一侧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块高弹橡胶体,所述隔热透明板包括第一隔热透明板和第二隔热透明板,所述第一隔热透明板和第二隔热透明之间夹设有隐形防盗网,所述内层玻璃内部设有真空空腔。本专利技术外层钢化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设置隔热透明板,将隐形防盗网夹设于第一隔热透明板和第二隔热透明板之间,这样可以防止隐形防盗网的氧化,延长防盗网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外层钢化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外力作用下不容易破碎,由于玻璃的四个角受力面积小,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被敲碎,本专利技术在玻璃的四个角上设置高弹橡胶体,在外力敲击玻璃的四个角时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使玻璃不易破裂,增加玻璃的防盗性能;本专利技术在外层钢化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设置双层隔热透明板,可以起到较好的隔热的作用,在冬季时,由于隔热板的隔热作用,内层玻璃上不起水雾;内层玻璃上设置真空空腔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起到降噪的作用。现有技术在两玻璃夹层之间设置真空腔室,长时间使用后窗户的密封性下降,导致腔室夹层不再具有隔热隔音效果,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较为稳定的隔音隔热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二氧化硅40~50份,硅酸钙10~20份,硅酸钠10~15份,碳酸钙3~5份,氧化铝1~3份,白云石1~3份,氧化锑1~2份,MgAlON-SiN-Cu3N粉体5~10份,硝酸钠1~3份,纳米二氧化硅1~2份。本专利技术使用二氧化硅、硅酸钙、硅酸钠为玻璃的基本成分,碳酸钙和氧化铝复配具有增加玻璃强度,防止玻璃变形的作用,白云石能够降低融化温度,起到助熔的作用,氧化锑能够除去玻璃中的气泡,硝酸钠具有脱色作用,增加玻璃的透明度,纳米二氧化硅起到吸收紫外线的作用,MgAlON-SiN-Cu3N粉体混入物料中不仅能够大大增强玻璃的强度,还能提高玻璃的隔热作用,起到隔音降噪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MgAlON-SiN-Cu3N粉体的制备方法为:将1~2重量份氧化镁、2~5重量份粉煤灰、1~2重量份氧化铜混合后进行研磨10~20min,然后放入烘箱中干燥4~8h,加入10~15重量份无水乙醇继续研磨3~4h,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2~4h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在35~40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保持压力5~8h,取出压片放置于马弗炉中在800~1000℃通氮气的条件下煅烧3~12h,然后降温至400~500℃,通入氧气并煅烧2~8h得到MgAlON-SiN-Cu3N粉体。作为优选,所述外层钢化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的距离为30~60mm。作为优选,所述外层钢化玻璃的厚度为8~10mm。作为优选,所述内层玻璃的厚度为10~15mm。作为优选,所述隐形防盗网由钢丝制备而成。作为优选,所述隐形防盗网的钢丝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隐形防盗网不易被氧化,使用寿命长;(2)外层钢化玻璃四角设置高弹橡胶体,不易破碎;(3)具有较好的隔热隔音效果;(4)MgAlON-SiN-Cu3N粉体对外层钢化玻璃具有较高的增强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外层钢化玻璃1、内层玻璃2、隔热透明板3、固定框架4、高弹橡胶体5、隐形防盗网6、真空空腔7、第一隔热透明板31、第二隔热透明板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和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隔热防盗玻璃,包括外层钢化玻璃1、内层玻璃2、设于外层钢化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的隔热透明板3和固定框架4,外层钢化玻璃的厚度为8mm,内层玻璃的厚度为10mm,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和隔热透明板两两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外层钢化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的距离为30mm,所述固定框架设于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和隔热透明板的外部并将其固定,所述外层钢化玻璃靠近隔热透明板的一侧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块高弹橡胶体5,橡胶高弹体的一面外层钢化玻璃贴合,另一面与固定框架贴合,所述隔热透明板包括第一隔热透明板31和第二隔热透明板32,所述第一隔热透明板和第二隔热透明之间夹设有隐形防盗网6,隐形防盗网由钢丝制备而成,隐形防盗网的钢丝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热透明板和第二隔热透明板与隐形防盗网之间通过胶粘剂粘结,所述内层玻璃内部设有真空空腔7。其中,外层钢化玻璃包括按重量份机的下述组分:二氧化硅40份,硅酸钙20份,硅酸钠10份,碳酸钙3份,氧化铝1份,白云石3份,氧化锑1份,MgAlON-SiN-Cu3N粉体5份,硝酸钠1份,纳米二氧化硅2份。MgAlON-SiN-Cu3N粉体的制备方法为:将1重量份氧化镁、2重量份粉煤灰、1重量份氧化铜混合后进行研磨20min,然后放入烘箱中干燥4h,加入10重量份无水乙醇继续研磨4h,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2h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在35MPa的压力下压制成型,保持压力5h,取出压片放置于马弗炉中在800℃通氮气的条件下煅烧8h,然后降温至400℃,通入氧气并煅烧2h得到MgAlON-SiN-Cu3N粉体。对外层钢化玻璃进行应力测试,应力可达96MPa,表明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隔热防盗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钢化玻璃(1)、内层玻璃(2)、设于外层钢化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的隔热透明板(3)和固定框架(4),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和隔热透明板两两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框架设于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和隔热透明板的外部并将其固定,所述外层钢化玻璃靠近隔热透明板的一侧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块高弹橡胶体(5),所述隔热透明板包括第一隔热透明板(31)和第二隔热透明板(32),所述第一隔热透明板和第二隔热透明之间夹设有隐形防盗网(6),所述内层玻璃内部设有真空空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隔热防盗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钢化玻璃(1)、内层玻璃(2)、设于外层钢化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的隔热透明板(3)和固定框架(4),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和隔热透明板两两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框架设于外层钢化玻璃、内层玻璃和隔热透明板的外部并将其固定,所述外层钢化玻璃靠近隔热透明板的一侧的四个角上各设有一块高弹橡胶体(5),所述隔热透明板包括第一隔热透明板(31)和第二隔热透明板(32),所述第一隔热透明板和第二隔热透明之间夹设有隐形防盗网(6),所述内层玻璃内部设有真空空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防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钢化玻璃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二氧化硅40~50份,硅酸钙10~20份,硅酸钠10~15份,碳酸钙3~5份,氧化铝1~3份,白云石1~3份,氧化锑1~2份,MgAlON-SiN-Cu3N粉体5~10份,硝酸钠1~3份,纳米二氧化硅1~2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隔热防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MgAlON-SiN-Cu3N粉体的制备方法为:将1~2重量份氧化镁、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世明赵光勇赵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溪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