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窗防风支撑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是一种门窗防风支撑器装置。
技术介绍
门窗防风支撑器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因为古代多是木制或纸糊等透光性的窗,白天为了让阳光晒进房间而窗不会被风吹关,门窗防风支撑器应运而生,而防风支撑器在不用时固定在窗上缺乏美观性,而本装置操作简单,功能使用,需要时可以使用,不需要时可以置于储物柜中,不会影响现代人对审美的要求,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门窗防风支撑器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窗防风支撑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门窗防风支撑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转轮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动腔内且可转动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且与固定在所述第一转 ...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门窗防风支撑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转轮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动腔内且可转动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且与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内的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内部分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一滑动腔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左右滑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门窗防风支撑器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工作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转轮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夹紧装置,所述第一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右侧内壁内连通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电机动力配合连接有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滑动腔内且可转动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转动腔内且与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内的轴承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一转动腔内部分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一滑动腔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右端靠上侧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工作块,所述第一工作块内设置有右端转动式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右端且可转动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工作块内设置有齿轮孔,所述齿轮孔内设置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可转动的第二斜齿轮,所述齿轮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内设置有左端与所述第一转轴右端固定连接且可转动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螺纹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右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转动腔内,所述第二转动腔上下侧靠近右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上下端靠近右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对称且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上侧的所述第一导滑槽上侧内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工作块右侧设置有第二工作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防风支撑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工作块右端的第二工作块,所述第二工作块右侧设置有第四工作块,所述第四工作块左侧内壁内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对齐位置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工作块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环形槽内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工作块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环形槽内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工作块前后侧内壁上开口相对的第三导滑槽,所述第四工作块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导滑槽对齐的第五导滑槽,所述第二工作块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转动腔对齐的第一通孔,所述第四工作块内设置有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齐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上下侧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滑槽对齐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三工作块,所述第三工作块前后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对称且延伸通入所述第三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三工作块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下端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反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三工作块左端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上下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左右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四导滑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左右端固定连接有对称且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靠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导滑槽靠外侧内壁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凹槽靠外侧内壁内对称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第三转动腔内设置有可绕转轴转动的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与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转动腔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转动腔,上侧的所述第四转动腔内设置有可绕转轴转动的第二绕线轮,下侧的所述第四转动腔内设置有可绕转轴转动的第三绕线轮,上侧的所述第四转动腔与上侧的所述第三转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三通孔,下侧的所述第四转动腔与下侧的所述第三转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转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