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8006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其结构包括四掾袱、柱体、美工线条、椽子、托木、保护装置、承重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上设有的保护装置,先将装置外壳套于柱子本体并固定,防护栏杆插入装置外壳,限位块挤压活动插销和复位弹簧,直至完全插入装置外壳后,复位弹簧复位使得活动插销卡死限位块,这样固定方式快捷而且牢固,再在防护栏杆的顶部再固定一个装置外壳,使得防护栏杆能够充分围护柱体受损部分,解决了现技术的加固装置只能对建筑物底部加固的问题,能够根据主体的受损情况制定防护的高度提高了保护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属于建筑防护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建筑防护网可以用在各种需要安全、防护的产业领域,主要作为建筑防护网、运动安全网、运输安全防护网,防雪网、农用网、遮阴网等。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720629326.X的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包括内层加固柱、中层加固柱、外层加固基台、蓄电池、灯座、警示灯、环形导电铁片一以及环形导电铁片二,中层加固柱设置在外层加固地基台上端面,内层加固柱穿过中层加固柱,并固定放置于外层加固基台内,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技术的加固装置只能对建筑物底部加固,对于建筑物其他位置受损无能为力,防护范围有限,难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以解决现技术的加固装置只能对建筑物底部加固,对于建筑物其他位置受损无能为力,防护范围有限,难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古建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其结构包括四掾袱(1)、柱体(2)、美工线条(3)、椽子(4)、托木(5)、保护装置(6)、承重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掾袱(1)为矩形结构,所述美工线条(3)设于托木(5)表面,所述托木(5)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柱体(2)与四掾袱(1)闭合处,所述柱体(2)底部通过贯穿方式安装于承重底座(7)上表面,所述保护装置(6)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柱体(2)底部与承重底座(7)连接处;所述保护装置(6)由防护栏杆(601)、柱子本体(602)、装置外壳(603)、复位弹簧(604)、限位块(605)、活动插销(606)组成,所述防护栏杆(601)设有两个以上且通过贯穿方式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的加固装置,其结构包括四掾袱(1)、柱体(2)、美工线条(3)、椽子(4)、托木(5)、保护装置(6)、承重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掾袱(1)为矩形结构,所述美工线条(3)设于托木(5)表面,所述托木(5)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柱体(2)与四掾袱(1)闭合处,所述柱体(2)底部通过贯穿方式安装于承重底座(7)上表面,所述保护装置(6)通过套合方式安装于柱体(2)底部与承重底座(7)连接处;所述保护装置(6)由防护栏杆(601)、柱子本体(602)、装置外壳(603)、复位弹簧(604)、限位块(605)、活动插销(606)组成,所述防护栏杆(601)设有两个以上且通过贯穿方式均匀等距的安装于装置外壳(603)表面,所述柱子本体(602)通过嵌入方式安装于装置外壳(603)内部,所述复位弹簧(6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