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987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防滑层、PVC表层、降噪层、记忆海绵层、弹性层、防潮层与耐磨层,所述防滑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PVC表层,所述PVC表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底部固定连接有记忆海绵层,所述记忆海绵层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括气囊层与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气囊层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气囊层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空心层,所述空心层内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形成气囊柱,所述弹性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结构合理,功能性强,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且安装方便更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属于PVC地板

技术介绍
PVC地板也称为“轻体地材”,是指采用聚氯乙烯材料生产的地板,具体就是以聚氯乙烯及其共聚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填料、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辅料,在片状连续基材上,经涂敷工艺或经压延、挤出或挤压工艺生产而成,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和绿色环保,已渐渐成为地面装修材料的主力,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在施工与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施工基础要求高,铺设时需要与地面用胶水粘结,粘结后还需要固化一段时间,影响室内空气质量;二是弹性欠佳,脚感不好;三是吸音防噪效果不理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如果发生地板渗水,长期被浸泡就会受损,并且因为湿度大而发生霉变;五是长期使用后地板间容易产生错位造成缝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通过设置防滑层,能够增加表面的摩擦力,提高安全系数,通过设置降噪层,能够有效的减少在上面走动所产生的噪音,提高舒适度,通过设置记忆海绵层与弹性层能够有效的增加PVC底板的弹性,提高用户在上面行走时的舒适度,其中弹性层中的气囊层内的气囊柱起到了对脚底的缓冲作用,隔板增加了气囊层的支撑力,通过设置防潮层与耐磨层,能够有效的避免地板受潮,提高地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榫卯结构,将传统的胶粘方式改为榫卯拼接,一方面增强了地板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了错位的发生,另一方面减少了在安装过程中有害气体的产生,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且环保,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防滑层、PVC表层、降噪层、记忆海绵层、弹性层、防潮层与耐磨层,所述防滑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PVC表层,所述PVC表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底部固定连接有记忆海绵层,所述记忆海绵层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括气囊层与连接层,所述连接层位于气囊层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气囊层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之间形成空心层,所述空心层内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之间形成气囊柱,所述弹性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本体的两端均设有榫卯结构,所述榫卯结构包括榫头、卯头与连接杆。进一步而言,所述隔板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隔板从上至下等距与气囊层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每一层的空心层之间的支撑柱均错落与隔板固定连接。进一步而言,所述榫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进一步而言,所述卯头上设有凹槽一与凹槽二,且所述凹槽一与凸块形状相匹配。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与凹槽二相匹配。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通过设置防滑层,能够增加表面的摩擦力,提高安全系数,通过设置降噪层,能够有效的减少在上面走动所产生的噪音,提高舒适度,通过设置记忆海绵层与弹性层能够有效的增加PVC底板的弹性,提高用户在上面行走时的舒适度,其中弹性层中的气囊层内的气囊柱起到了对脚底的缓冲作用,隔板增加了气囊层的支撑力,通过设置防潮层与耐磨层,能够有效的避免地板受潮,提高地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榫卯结构,将传统的胶粘方式改为榫卯拼接,一方面增强了地板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了错位的发生,另一方面减少了在安装过程中有害气体的产生,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且环保。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是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剖面图。图2是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安装示意图。图3是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连接杆示意图。图中标号:1、本体;2、防滑层;3、PVC表层;4、降噪层;5、记忆海绵层;6、弹性层;7、防潮层;8、耐磨层;9、气囊层;10、连接层;11、隔板;12、空心层;13、支撑柱;14、气囊柱;15、榫卯结构;16、榫头;17、卯头;18、凸块;19、凹槽一;20、凹槽二;2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防滑层2、用来防滑,PVC表层3、降噪层4、用来降噪,记忆海绵层5、减少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弹性层6、用来提高地板的舒适度,防潮层7与耐磨层8,所述防潮层7用来防止地板受潮,所述耐磨层8用来提高地板的耐磨度,所述防滑层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PVC表层3,所述PVC表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降噪层4,所述降噪层4底部固定连接有记忆海绵层5,所述记忆海绵层5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层6,所述弹性层6包括气囊层9与连接层10,所述连接层10,用来连接气囊层9,所述连接层10位于气囊层9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气囊层9内部设有隔板11,用来为气囊层9划分区域,所述隔板11之间形成空心层12,用来增加弹性,所述空心层12内设有支撑柱13,用来支撑空心层12,所述支撑柱13之间形成气囊柱14,起到一个增加弹性的作用,所述弹性层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潮层7,所述防潮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8,所述本体1的两端均设有榫卯结构15,用于地板间的连接,所述榫卯结构15包括榫头16、卯头17与连接杆21。更具体而言,所述隔板11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隔板11从上至下等距与气囊层9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每一层的空心层12之间的支撑柱13均错落与隔板11固定连接,所述榫头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块18,用来与凹槽一19连接,增加地板间的牢固性,所述卯头17上设有凹槽一19与凹槽二20,且所述凹槽一19与凸块18形状相匹配,所述连接杆21的形状与凹槽二20相匹配。本专利技术改进于: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当需要安装地板时,将每一块地板的榫头16与卯头17相对应并拼接起来,拼接完成后,将连接杆21从凹槽二20全部穿过即可,此时所用的地板形成一个完整的地板,通过设置防滑层2,能够增加表面的摩擦力,提高安全系数,通过设置降噪层4,能够有效的减少在上面走动是所产生的噪音,提高舒适度,通过设置记忆海绵层5与弹性层6能够有效的增加PVC底板的弹性,提高用户在上面行走时的舒适度,其中弹性层6中的气囊层9内的气囊柱14起到了对脚底的缓冲作用,隔板11增加了气囊层9的支撑力,通过设置防潮层7与耐磨层8,能够有效的避免地板受潮,提高地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榫卯结构15,将传统的胶粘方式改为榫卯拼接,一方面增强了地板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了错位的发生,另一方面减少了在安装过程中有害气体的产生,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且环保。以上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防滑层(2)、PVC表层(3)、降噪层(4)、记忆海绵层(5)、弹性层(6)、防潮层(7)与耐磨层(8),所述防滑层(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PVC表层(3),所述PVC表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降噪层(4),所述降噪层(4)底部固定连接有记忆海绵层(5),所述记忆海绵层(5)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层(6),所述弹性层(6)包括气囊层(9)与连接层(10),所述连接层(10)位于气囊层(9)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气囊层(9)内部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之间形成空心层(12),所述空心层(12)内设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之间形成气囊柱(14),所述弹性层(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潮层(7),所述防潮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8),所述本体(1)的两端均设有榫卯结构(15),所述榫卯结构(15)包括榫头(16)、卯头(17)与连接杆(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错位的弹性PVC地板,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防滑层(2)、PVC表层(3)、降噪层(4)、记忆海绵层(5)、弹性层(6)、防潮层(7)与耐磨层(8),所述防滑层(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PVC表层(3),所述PVC表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降噪层(4),所述降噪层(4)底部固定连接有记忆海绵层(5),所述记忆海绵层(5)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层(6),所述弹性层(6)包括气囊层(9)与连接层(10),所述连接层(10)位于气囊层(9)的左右两侧,且所述气囊层(9)内部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之间形成空心层(12),所述空心层(12)内设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之间形成气囊柱(14),所述弹性层(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潮层(7),所述防潮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8),所述本体(1)的两端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敏超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友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