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代化生产用的表面清洁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件表面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现代化生产用的表面清洁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一些板件加工厂中,常常利用除锈剂对生锈的钢板表面进行清洁操作,而传统中对于此项操作均依靠人力手动清刷,其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现有中也有较多的自动化清洁装置,但是其设置模式较为简单,功能有限,在对除锈剂的搅拌混合操作时,还得依靠人力手动操作,其严重影响了清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现代化生产用的表面清洁系统和方法。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现代化生产用的表面清洁系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顶部端内设有搅动腔,所述车体底部端面内设有端口向下的第一滑行腔,所述第一滑行腔中滑行安装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中设有端口向下的第一转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转腔后侧的第二转腔,所述第一转腔中左右对称且前后延长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侧延长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腔前侧内壁中,且后侧延长端伸入所述第二转腔中且与所述第二转腔后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腔中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转筒,所述第二转腔中的所述第一转轴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现代化生产用的表面清洁系统,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顶部端内设有搅动腔,所述车体底部端面内设有端口向下的第一滑行腔,所述第一滑行腔中滑行安装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中设有端口向下的第一转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转腔后侧的第二转腔,所述第一转腔中左右对称且前后延长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侧延长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腔前侧内壁中,且后侧延长端伸入所述第二转腔中且与所述第二转腔后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腔中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转筒,所述第二转腔中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形轮,左右两个所述第一齿形轮之间啮合设置有第二齿形轮,所述第二齿形轮与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代化生产用的表面清洁系统,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顶部端内设有搅动腔,所述车体底部端面内设有端口向下的第一滑行腔,所述第一滑行腔中滑行安装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中设有端口向下的第一转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转腔后侧的第二转腔,所述第一转腔中左右对称且前后延长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前侧延长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腔前侧内壁中,且后侧延长端伸入所述第二转腔中且与所述第二转腔后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腔中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转筒,所述第二转腔中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一齿形轮,左右两个所述第一齿形轮之间啮合设置有第二齿形轮,所述第二齿形轮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腔后侧内壁中的第一驱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一转腔内顶壁设有第三转腔,所述搅动腔内底壁设有第四转腔,所述第三转腔与所述搅动腔之间通连设置有上下延长的第一通连槽,所述第三转腔上下端壁中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套,所述转套中设有端口朝向所述第一滑行腔的第一螺旋槽,所述第一螺旋槽中配合安装有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底部伸入所述第一滑行腔中且与所述第一滑行块顶部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套外圆上固定设有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一通连槽右侧内壁中上下延长设置有第二滑行腔,所述第二滑行腔中滑行安装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中上下贯通设置有第二螺旋槽,所述第二螺旋槽中配合安装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二螺旋杆顶部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行腔内顶壁中且底部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行腔内底壁中的第二驱动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滑行块左侧端面内设有第三驱动机,所述第三驱动机左侧端面动力连接有第二锥形轮,所述第四转腔中转动配合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锥形轮配合连接第三锥形轮,所述搅动腔与所述第四转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部伸入所述第四转腔且与所述第三锥形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顶部伸入所述搅动腔中且顶部末梢固定设有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滑行腔中设有滚套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代化生产用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腔左侧内顶壁与所述搅动腔之间通连设置有第三滑行腔,所述第三滑行腔中滑行安装有第三滑行块,所述第三滑行块顶部固定设有密封塞,所述第三滑行块中设有端口向下的第三螺旋槽,所述第三螺旋槽中配合安装有向下延长的第三螺旋杆,所述第三螺旋杆向下延长端伸入所述第三转腔且底部末梢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配合连接第四锥形轮,所述第三滑行腔左侧内壁中通连设置有向下延长的第二通连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代化生产用的表面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腔内顶壁中左右延长设置有通连管,所述通连管左侧顶部通过伸缩管与所述第二通连槽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桂福,莫业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太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