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珩磨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777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珩磨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液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包括极压添加剂10‑15、渗透剂10‑25、防锈剂5‑10、杀菌剂0.5‑3、软化剂0.1‑0.5、消泡剂0.1‑0.2、润滑剂5‑15、分散剂7‑10、蒸馏水20‑45,该设计操作简单,综合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珩磨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液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珩磨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加工中,珩磨、抛光主要采用煤油或者相近的矿物油产品。在国外,如美国Chrysler公司的珩磨油为粘度在5.0mm2/s(40℃)的精制矿物油。在国内,如上海桑塔纳厂和第二汽车制造厂均采用矿物油型的珩磨油。这类矿物油型的珩磨油的来源均很紧张。而且价格很高,并且易挥发。易燃、易爆。而我厂自开工生产以来,在机械加工中的珩磨、抛光一直采用煤油,因为煤油具有良好清洗性和渗透性。一汽每年耗费300吨以上煤油,又由于从90年国家取消了原来灯用煤油的供应,现在只好采用航空煤油(飞机燃料)代用。因此每年浪费大量资金(航空煤油1.5元/kg,5%浓度水剂珩磨液0.35元/kg)。另外煤油污染环境,影响操作者健康,并且也是生产中一大隐患,煤油在35℃左右易燃易爆,最易发生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珩磨液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珩磨液,所述珩磨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极压添加剂10-15、渗透剂10-25、防锈剂5-10、杀菌剂0.5-3、软化剂0.1-0.5、消泡剂0.1-0.2、润滑剂5-15、分散剂7-10、蒸馏水20-45。所述极压添加剂为油酸二乙醇胺硼酸酯。所述渗透剂为聚乙二醇油酸酯、聚乙二醇、聚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杀菌剂为三嗪杀菌剂、亚甲基双吗啉或1,2-苯并异噻唑-3-酮。所述软化剂为EDTA二钠盐。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所述分散剂由以下步骤制成:(1)β-环糊精的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将β-环糊精加入水中(二者质量比为1:9),分散均匀后置于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仪中,并设置超声频率40kHz、超声功率50W、微波频率2450MHz、微波功率700W,回流搅拌处理5-10min后关闭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仪,间隔15-30min继续回流搅拌处理5-10min,所得混合物经减压浓缩制成膏体,膏体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所得固体经粉碎机制成颗粒;(2)β-环糊精的改性:将经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后的β-环糊精50份加水搅拌制成固含量30-40%的胶体,再加入溶有N,N-二甲基丙烯酰胺8份、甲基丙烯酸15份和过硫酸钾0.3份的混合水溶液,然后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聚合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改性环糊精;(3)分散剂的制备:先向所制改性环糊精50份中加入乳化硅油5份,并加热至70-80℃保温搅拌5-10min,再加入白色聚合氯化铝4份和聚天门冬氨酸3份,继续加热至100-110℃保温搅拌5-10min,即得分散剂。所述润滑剂由硅酸镁铝、氢化蓖麻油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制成,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硅酸镁铝加热至115-125℃保温搅拌,再加入氢化蓖麻油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继续在115-125℃保温搅拌,直至所得膏体黏度不再变化,然后以5-10℃/min的降温速度冷却至零下10-5℃,并在零下10-5℃下保温静置2h,所得固体于自然环境中恢复至室温,最后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润滑剂。所述硅酸镁铝、氢化蓖麻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的质量比为1-5:0.1-1: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珩磨液的制备方法:(1)将极压添加剂、渗透剂、杀菌剂和蒸馏水升温搅拌5-8分钟,升温温度设定为35-45℃,制成溶液A;(2)将软化剂、消泡剂、润滑剂、防锈剂均匀混合、搅拌,然后放在震荡器中操作25-30秒,制成溶液B;(3)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然后送入微波设备中进行微波处理40-50秒;(4)将(3)中的混合液与分散剂混合,然后送入离心搅拌机中离心分散10-12分钟;(5)将(4)中分散完成后将混合液静置3-5小时,即可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试剂和水的结合,代替煤油,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所制分散剂能促进试剂的均匀分散,提高悬浮率,增强低温贮存稳定性和高温贮存稳定性,有效的防止在贮存期间出现沉降和颗粒增大的现象。润滑剂的加入,大大增强了珩磨液的润滑性能,提高了润滑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珩磨液,所述珩磨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极压添加剂10kg、渗透剂13kg、防锈剂8kg、杀菌剂2kg、软化剂0.5kg、消泡剂0.1kg、润滑剂6kg、分散剂8kg、蒸馏水20kg。所述极压添加剂为油酸二乙醇胺硼酸酯。所述渗透剂为聚乙二醇油酸酯。所述杀菌剂为三嗪杀菌剂、亚甲基双吗啉或1,2-苯并异噻唑-3-酮。所述软化剂为EDTA二钠盐。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珩磨液的制备方法:(1)将极压添加剂、渗透剂、杀菌剂和蒸馏水升温搅拌5-8分钟,升温温度设定为35-45℃,制成溶液A;(2)将软化剂、消泡剂、润滑剂、防锈剂均匀混合、搅拌,然后放在震荡器中操作25-30秒,制成溶液B;(3)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然后送入微波设备中进行微波处理40-50秒;(4)将(3)中的混合液与分散剂混合,然后送入离心搅拌机中离心分散10-12分钟;(5)将(4)中分散完成后将混合液静置3-5小时,即可使用。实施例2一种珩磨液,所述珩磨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极压添加剂10kg、渗透剂13kg、防锈剂8kg、杀菌剂2kg、软化剂0.5kg、消泡剂0.1kg、润滑剂6kg、分散剂8kg、、蒸馏水20kg。所述极压添加剂为油酸二乙醇胺硼酸酯。所述渗透剂为聚乙二醇油酸酯。所述杀菌剂为三嗪杀菌剂、亚甲基双吗啉或1,2-苯并异噻唑-3-酮。所述软化剂为EDTA二钠盐。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所述分散剂由以下步骤制成:(1)β-环糊精的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将β-环糊精加入水中(二者质量比为1:9),分散均匀后置于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仪中,并设置超声频率40kHz、超声功率50W、微波频率2450MHz、微波功率700W,回流搅拌处理5-10min后关闭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仪,间隔15-30min继续回流搅拌处理5-10min,所得混合物经减压浓缩制成膏体,膏体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送入冷冻干燥机中,干燥所得固体经粉碎机制成颗粒;(2)β-环糊精的改性:将经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后的β-环糊精50份加水搅拌制成固含量30-40%的胶体,再加入溶有N,N-二甲基丙烯酰胺8份、甲基丙烯酸15份和过硫酸钾0.3份的混合水溶液,然后加热至回流状态保温搅拌,聚合反应结束后将所得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超微粉碎机制成微粉,即得改性环糊精;(3)分散剂的制备:先向所制改性环糊精50份中加入乳化硅油5份,并加热至70-80℃保温搅拌5-10min,再加入白色聚合氯化铝4份和聚天门冬氨酸3份,继续加热至100-110℃保温搅拌5-10min,即得分散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珩磨液的制备方法:(1)将极压添加剂、渗透剂、杀菌剂和蒸馏水升温搅拌5-8分钟,升温温度设定为35-45℃,制成溶液A;(2)将软化剂、消泡剂、润滑剂、防锈剂均匀混合、搅拌,然后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珩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极压添加剂10‑15、渗透剂10‑25、防锈剂5‑10、杀菌剂0.5‑3、软化剂0.1‑0.5、消泡剂0.1‑0.2、润滑剂5‑15、分散剂7‑10、蒸馏水20‑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珩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极压添加剂10-15、渗透剂10-25、防锈剂5-10、杀菌剂0.5-3、软化剂0.1-0.5、消泡剂0.1-0.2、润滑剂5-15、分散剂7-10、蒸馏水20-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珩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极压添加剂为油酸二乙醇胺硼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珩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剂为聚乙二醇油酸酯、聚乙二醇、聚醚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珩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三嗪杀菌剂、亚甲基双吗啉或1,2-苯并异噻唑-3-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珩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剂为EDTA二钠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珩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由硅酸镁铝、氢化蓖麻油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制成,其具体制备方法为:将硅酸镁铝加热至115-1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峰姚运厂姚文礼朱卫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万协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