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VC-U管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领域,特别是涉及PVC-U管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PVC)是目前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的第二大通用塑料,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而PVC的硬制品(PVC-U)占据了总产量的60%,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PVC-U通常指未增塑的PVC管道,根据不同用途及各种相关标准来选择管件的配方和设计。随着PVC-U在压力管道中的应用于推广,其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脆性大,受撞击易碎,额定压力下管路试水试验经常出现局部开裂,塑化均一度、韧性差,耐老化性能也有待提高,使PVC-U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韧性好、塑化均一度高、耐老化性能好的PVC-U管件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VC-U管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PVC-U管件,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所述复合抗冲改性剂由纳米二氧化硅和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混合制备而成;所述内润滑剂由石蜡和氧化聚乙烯蜡混合制备而成;所述外润滑剂由硬脂酸钙和硬脂酸混合制备而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与氯乙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C‑U管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U管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所述复合抗冲改性剂由纳米二氧化硅和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混合制备而成;所述内润滑剂由石蜡和氧化聚乙烯蜡混合制备而成;所述外润滑剂由硬脂酸钙和硬脂酸混合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U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二氧化硅与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重量比为1:(0.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U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改性剂由紫外线吸收剂、含硫抗氧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混合制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VC-U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钛白粉;及/或所述含硫抗氧剂选自2,2’-硫代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及/或所述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选自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明亮,林华义,李茂东,赵崇强,肖玉刚,申洋,陈家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