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沥专利>正文

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53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包括底座、转动主体、握转体、导条、凹槽、凸槽、外旋线、内旋线与触片,所述底座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握转体,所述握转体内表面设有三条凹槽,内嵌外旋线,所述转动主体外表面设有三条凸槽,内嵌内旋线,所述转动主体放置在两个握转体之间,所述凹槽与凸槽相互环抱咬合,外旋线与内旋线相互对应贴合,所述导条由底座预留口插入,通过螺栓拧入与对应外旋线连接和固定,所述内旋线通过插入对应触片的侧插耳与用电插头连接,此插座旋转单元结构,使用面积与体积能达到最小,通过金属自身固有形变与韧性挤压相接合,确保始终接触旋转的需要,方便使用者平面360度旋转用电,设计巧妙,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
本技术涉及插座
,具体为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现有专利CN204992087U提供一种可旋转组合单元插座,此插座可通过弯曲变形实现空间节约,角度改变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空间,但该插不能满足插座的灵活旋转使用,且结构繁琐,所述使用范围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包括底座、转动主体、握转体、顶盖、零火导条、地线导条、凹槽、外旋地线和外旋零火线,所述底座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握转体,所述握转体内表面设有三条凹槽,所述外旋地线嵌入中间凹槽内,所述外旋地线上方与下方的凹槽内均嵌入有外旋零火线,所述地线导条由底座预留口插入,所述地线导条上端插入外旋地线背面,且地线导条下端穿出底座,所述外旋地线和地线导条通过螺栓连接并与底座固定,所述零火导条由底座预留口插入,且零火导条下端穿出底座,所述零火导条与外旋零火线对孔隔离,且零火导条与外旋零火线通过螺栓选择性拧入连接固定。所述握转体表面的中间凹槽半径最大,且握转体表面的上下两凹槽半径相同,所述转动主体箍套在两握转体之间,所述握转体顶部对称安装有顶盖。优选地,所述转动主体包括手旋拧盖、旋转体、圆直触片、扁直触片、内旋零火线、内旋地线、底盖和凸槽,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底盖,所述底盖上表面放置有三个扁直触片和两个圆直触片,所述底盖上表面位于扁直触片和两个圆直触片外侧安装有旋转体,且旋转体将扁直触片和两个圆直触片包围,所述旋转体外侧开设有三个凸槽,所述内旋地线嵌入中间凸槽内,且旋转体外侧位于内地旋线上方与下方的凸槽内嵌入有两个内旋零火线,所述旋转体外侧中间凸槽半径最大,且旋转体外侧上下两凸槽半径相等,所述内旋地线与外旋地线通过自身固有形变与韧性挤压贴合,所述内旋零火线与外旋零火线通过自身固有形变与韧性挤压贴合,所述旋转体顶部安装有手旋拧盖,且手旋拧盖顶部与握转体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优选地,所述旋转体柱表面开设有三条过线槽,所述圆直触片与扁直触片侧边均冲压有侧插耳,所述内旋地线与内旋零火线穿过过线槽插入对应的圆直触片与扁直触片侧边侧插耳内。优选地,所述内旋零火线在过线槽与侧插耳之间通过同方向的连续两次斜度转向的度折弯,将插入高度调整至侧插耳对齐。优选地,所述手旋拧盖顶部边缘开设有与底盖底部边缘开设有环形压转槽,且握转体顶部与底部卡入压转槽内。优选地,所述握转体的接合处固定有左右对称的两排公扣与母扣,所述握转体结合处的公扣与母扣相互咬合,所述握转体接合处位于公扣与母扣之间设有固力孔与固力柱,且固力孔与固力柱位置相互咬合。优选地,所述手旋拧盖顶部设有下沉的两条手旋拧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电器插头插入转动主体内的插孔内,插头顶部卡入圆直触片和扁直触片内,若插头发生转动,转动主体会跟随转动,内旋零火线与外旋零火线始终贴合,零线和火线与零火导条连接,零火导条与外旋零火线连通,内旋零火线与相应的圆直触片和扁直触片连通,所以零线与火线始终线路畅通,内旋地线始终与外旋地线贴合,接地线与地线导条连通,地线导条与外旋地线连通,内旋地线与相应的扁直触片连通,所以地线畅通,此插座旋转单元结构,以最小表面积与最小体积的代价完成旋转要求,通过金属自身固有形变与韧性挤压相接合,可确保始终接触旋转的需要,同时,使用体积能达到最小化,方便使用者在平面360度旋转用电,设计巧妙,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旋转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握转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握转体接导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旋转体接导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过线槽位置示意图。图中:1-底座;2-转动主体;3-握转体;4-顶盖;5-零火导条;6-地线导条;7-手旋拧盖;8-旋转体;9-圆直触片;10扁直触片;11-内旋零火线;12-内旋地线;13-底盖;14-过线槽;15-凹槽;16-外旋地线;17-外旋零火线;18-凸槽;19-侧插耳;20-公扣;21-母扣;22-固力柱;23-固力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包括底座1、转动主体2、握转体3、顶盖4、零火导条5、地线导条6、凹槽15、外旋地线16和外旋零火线17,所述底座1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握转体3,所述握转体3内表面设有三条凹槽15,所述外旋地线16嵌入中间凹槽15内,所述外旋地线16上方与下方的凹槽15内均嵌入有外旋零火线17,所述地线导条6由底座1预留口插入,所述地线导条6上端插入外旋地线16背面,且地线导条6下端穿出底座1,所述外旋地线16和地线导条6通过螺栓连接并与底座1固定,所述零火导条5由底座1预留口插入,且零火导条5下端穿出底座1,所述零火导条5与外旋零火线17对孔隔离,且零火导条5与外旋零火线17通过螺栓选择性拧入连接固定。所述握转体3表面的中间凹槽15半径最大,且握转体3表面的上下两凹槽15半径相同,所述转动主体2箍套在两握转体3之间,所述握转体3顶部对称安装有顶盖4。所述转动主体2包括手旋拧盖7、旋转体8、圆直触片9、扁直触片10、内旋零火线11、内旋地线12、底盖13和凸槽18,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底盖13,所述底盖13上表面放置有三个扁直触片10和两个圆直触片9,所述底盖13上表面位于扁直触片10和两个圆直触片9外侧安装有旋转体8,且旋转体8将扁直触片10和两个圆直触片9包围,所述旋转体8外侧开设有三个凸槽18,所述内旋地线12嵌入中间凸槽18内,且旋转体8外侧位于内地旋线12上方与下方的凸槽18内嵌入有两个内旋零火线11,所述旋转体8外侧中间凸槽18半径最大,且旋转体8外侧上下两凸槽18半径相等,所述内旋地线12与外旋地线16通过自身固有形变与韧性挤压贴合,所述内旋零火线11与外旋零火线17通过自身固有形变与韧性挤压贴合,所述旋转体8顶部安装有手旋拧盖7,且手旋拧盖7顶部与握转体3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旋转体8柱表面开设有三条过线槽14,所述圆直触片9与扁直触片10侧边均冲压有侧插耳19,所述内旋地线12与内旋零火线11穿过过线槽14插入对应的圆直触片9与扁直触片10侧边侧插耳19内,使结构紧凑灵巧。所述内旋零火线11在过线槽14与侧插耳19之间通过同方向的连续两次斜45度转向的180度折弯,将插入高度调整至侧插耳19对齐。所述手旋拧盖7顶部边缘开设有与底盖13底部边缘开设有环形压转槽,且握转体3顶部与底部卡入压转槽内,确保旋转过程中手旋拧盖7与底盖13不脱离转动主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包括底座(1)、转动主体(2)、握转体(3)、顶盖(4)、零火导条(5)、地线导条(6)、凹槽(15)、外旋地线(16)和外旋零火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握转体(3),所述握转体(3)内表面设有三条凹槽(15),所述外旋地线(16)嵌入中间凹槽(15)内,所述外旋地线(16)上方与下方的凹槽(15)内均嵌入有外旋零火线(17),所述地线导条(6)由底座(1)预留口插入,所述地线导条(6)上端插入外旋地线(16)背面,且地线导条(6)下端穿出底座(1),所述外旋地线(16)和地线导条(6)通过螺栓连接并与底座(1)固定,所述零火导条(5)由底座(1)预留口插入,且零火导条(5)下端穿出底座(1),所述零火导条(5)与外旋零火线(17)对孔隔离,且零火导条(5)与外旋零火线(17)通过螺栓选择性拧入连接固定,所述握转体(3)表面的中间凹槽(15)半径最大,且握转体(3)表面的上下两凹槽(15)半径相同,所述转动主体(2)箍套在两握转体(3)之间,所述握转体(3)顶部对称安装有顶盖(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包括底座(1)、转动主体(2)、握转体(3)、顶盖(4)、零火导条(5)、地线导条(6)、凹槽(15)、外旋地线(16)和外旋零火线(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对称设有两个握转体(3),所述握转体(3)内表面设有三条凹槽(15),所述外旋地线(16)嵌入中间凹槽(15)内,所述外旋地线(16)上方与下方的凹槽(15)内均嵌入有外旋零火线(17),所述地线导条(6)由底座(1)预留口插入,所述地线导条(6)上端插入外旋地线(16)背面,且地线导条(6)下端穿出底座(1),所述外旋地线(16)和地线导条(6)通过螺栓连接并与底座(1)固定,所述零火导条(5)由底座(1)预留口插入,且零火导条(5)下端穿出底座(1),所述零火导条(5)与外旋零火线(17)对孔隔离,且零火导条(5)与外旋零火线(17)通过螺栓选择性拧入连接固定,所述握转体(3)表面的中间凹槽(15)半径最大,且握转体(3)表面的上下两凹槽(15)半径相同,所述转动主体(2)箍套在两握转体(3)之间,所述握转体(3)顶部对称安装有顶盖(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主体(2)包括手旋拧盖(7)、旋转体(8)、圆直触片(9)、扁直触片(10)、内旋零火线(11)、内旋地线(12)、底盖(13)和凸槽(18),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底盖(13),所述底盖(13)上表面放置有三个扁直触片(10)和两个圆直触片(9),所述底盖(13)上表面位于扁直触片(10)和两个圆直触片(9)外侧安装有旋转体(8),且旋转体(8)将扁直触片(10)和两个圆直触片(9)包围,所述旋转体(8)外侧开设有三个凸槽(18),所述内旋地线(12)嵌入中间凸槽(18)内,且旋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沥
申请(专利权)人:万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