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426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开关技术领域,公开了直键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键开关,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弹片、钩针、推钮组件、底板组件和固定于所述推钮组件的推动端的接触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直键开关,其中钩针包括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并与弹片插接的第一延伸部和与连接部连接并与推钮组件抵接的第二延伸部,使得钩针整体呈“Z”形,弹片可以对准钩针从上而下插入,弹片朝向钩针向下延伸有与连接部抵接的簧舌,这样既可固定钩针,又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底板组件包括卡件,接触片包括连接段和弯折段,弯折段与卡件抵接,推钮组件推动弯折段移动,使弯折段与卡件连接形成回路,可以使得接触片与卡件之间实现线接触或者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键开关
本技术属于开关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直键开关。
技术介绍
直键开关属于开关的一种,是指一个可以使电路开路、使电流中断或使其流到其他电路的电子元件。它有两片称为“触点”的金属,二触点接触时使电流形成回路,二触点不接触时电流开路,常用在抽油烟机、琴键、录音机等产品上。直键开关属于电子元件,而电子元件的配件比较多,传统的直键开关采用弓形的钩针进行装配,由于弓形的钩针无法固定在推钮组件上,因此在装配的过程中需要将弓形的钩针自下而上插入到弹片内,再依次装入其他部件,这种装配方式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需要人工组装,但人工生产效率低,会导致产品的稳定性差。且传统的直键开关触片与卡件之间采用点接触连接,这样会导致触片与卡件之间连接不稳定,从而使得产品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键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以及连接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直键开关,包括: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弹片、钩针、推钮组件、底板组件和固定于所述推钮组件的推动端的接触片;所述钩针包括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与所述弹片插接的第一延伸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与所述推钮组件抵接以用于定位所述推钮组件的第二延伸部,所述弹片朝向所述钩针向下延伸有与所述连接部抵接的簧舌;所述底板组件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卡件,所述接触片包括连接段和自所述连接段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同向弯折形成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卡件抵接;所述推钮组件推动所述弯折段移动,使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卡件连接形成回路。进一步地,所述推钮组件包括推杆、弹簧和挡板,所述弹簧弯折延伸形成可以容纳所述推杆的容纳空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抵接,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推杆上。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底部设有可以容纳所述接触片的槽口,所述弯折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槽口抵接,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卡件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的顶部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延伸部插入所述限位槽内与所述推杆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向部、过渡部和卡接部,所述钩针分别通过导向部与过渡部卡接在所述卡接部内。进一步地,所述卡件的数量有多个,相对应地,所述接触片的数量有多个,每个所述接触片与每两个所述卡件抵接形成回路。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延伸部穿出的通孔,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容纳槽,所述第一延伸部通过所述容纳槽固定在所述外壳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卡件抵接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通槽。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卡件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卡件穿出的第二通槽。进一步地,所述推杆包括推杆主体和与所述挡板抵接的止挡部,所述挡板卡接在所述推杆主体上。本技术提供的直键开关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直键开关包括外壳、容纳于外壳内部的弹片、钩针、推钮组件、底板组件、和固定于推钮组件的推动端的接触片,外壳内部中空用于容纳弹片,其中钩针包括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并与弹片插接的第一延伸部和与连接部连接并与推钮组件抵接的第二延伸部,使得钩针整体呈“Z”形,弹片可以对准钩针从上而下(指向钩针的方向为下)插入,弹片朝向钩针向下延伸有与连接部抵接的簧舌,这样既可固定钩针,又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底板组件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卡件,接触片包括连接段和自连接段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同向弯折的弯折段,弯折段与卡件抵接,推钮组件推动弯折段移动,使弯折段与卡件连接形成回路,可以使得接触片与卡件之间实现线接触或者面接触,通过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接触片与卡件之间的连接稳定,从而使得整个产品的稳定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键开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键开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键开关的推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键开关的卡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直键开关的接触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直键开关的弹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直键开关的底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外壳1槽口400弹片2第一弯折部510钩针3第二弯折部511推钮组件4限位槽401接触片5导向部4010底板组件6过渡部4011连接部30卡接部4012第一延伸部31通孔21第二延伸部32容纳槽10簧舌20第一通槽5110卡件60底板61连接段50第二通槽610弯折段51板状件600推杆40第一限位部601弹簧41推杆主体400挡板42止挡部402容纳空间410第二限位部60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图1至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直键开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及图5,直键开关,包括外壳1、容纳于外壳1内部的弹片2、钩针3、推钮组件4、底板组件6和固定于推钮组件4的推动端的接触片5,外壳1内部中空用于容纳弹片2,钩针3包括连接部30、与连接部30连接并与弹片2插接的第一延伸部31和与连接部30连接并与推钮组件4抵接以用于定位推钮组件4的第二延伸部32,弹片2朝向钩针3向下延伸有与连接部30抵接的簧舌20,底板组件6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卡件60,接触片5包括连接段50和自连接段50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同向弯折的弯折段51,弯折段51与卡件60抵接;推钮组件4推动弯折段51移动,使弯折段51与卡件60连接形成回路。上述的连接部30、第一延伸部31与第二延伸部32使得上述的钩针3整体呈“Z”形,“Z”形钩针3通过将第一延伸部31直接插入弹片2内,并通过将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弹片、钩针、推钮组件、底板组件和固定于所述推钮组件的推动端的接触片;所述钩针包括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与所述弹片插接的第一延伸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与所述推钮组件抵接以用于定位所述推钮组件的第二延伸部,所述弹片朝向所述钩针向下延伸有与所述连接部抵接的簧舌;所述底板组件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卡件,所述接触片包括连接段和自所述连接段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同向弯折形成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卡件抵接;所述推钮组件推动所述弯折段移动,使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卡件连接形成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直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容纳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弹片、钩针、推钮组件、底板组件和固定于所述推钮组件的推动端的接触片;所述钩针包括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与所述弹片插接的第一延伸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并与所述推钮组件抵接以用于定位所述推钮组件的第二延伸部,所述弹片朝向所述钩针向下延伸有与所述连接部抵接的簧舌;所述底板组件包括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卡件,所述接触片包括连接段和自所述连接段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同向弯折形成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卡件抵接;所述推钮组件推动所述弯折段移动,使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卡件连接形成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钮组件包括推杆、弹簧和挡板,所述弹簧弯折延伸形成容纳所述推杆的容纳空间,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外壳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抵接,所述挡板固定在所述推杆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底部设有可以容纳所述接触片的槽口,所述弯折段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槽口抵接,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卡件抵接。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黎明吴观江孙斌黄崇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港源微键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