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401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后端依次连接喷丝头(12),所述本体包括多个料盘(1),所述料盘(1)的后端设有将料盘(1)上的料丝取出的送丝机(2),所述送丝机(2)的后端设有用于检测料丝张力的多个张力检测装置(3),多个所述张力检测装置(3)的后端均连接有用于调整料丝方向的第一导丝轮(4),所述第一导丝轮(4)设于喷丝头(12)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在多工位中空纤维膜成形过程中保证各个工位的中空纤维丝张力相同,避免中空纤维丝断裂且有效得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空纤维膜成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
技术介绍
中空纤维膜是分离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单位体积膜组件中,中空纤维膜的有效膜面积最大,过滤分离效率高,容易清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生产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因而应用广泛。中空纤维膜是膜过滤的最主要形式之一,膜呈毛细管状,微孔位于管壁上,溶液就是以其组份能否通过这些微孔来达到分离的目的。中空纤维膜是将中空纤维丝封装在膜管内,不仅具有高的装填密度,极高的比表面积,而且结构简单,能有效减少细菌污染的可能性,简化清洗操作,检漏修补方便,截留率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中空纤维膜的生产过程中,料丝依旧经过料盘、喷丝头、凝固池、清洗池和收丝机。在中空纤维膜的封装到膜管过程中,需要通过收丝机拉动中空纤维丝穿过喷丝头,利用喷丝头在中空纤维膜的表面包裹上膜管,但在拉动中空纤维丝时为保证中空纤维膜的规格一致,多数采用单膜成形的方式进行中空纤维膜的生产,效率低下,而在进行多膜同时成形时,在中空纤维丝拉动过程中易出现中空纤维丝张力不同,而导致中空纤维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同的规格,甚至是断裂的情况,使中空纤维膜的批量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后端依次连接喷丝头(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多个料盘(1),所述料盘(1)的后端设有将料盘(1)上的料丝取出的送丝机(2),所述送丝机(2)的后端设有用于检测料丝张力的多个张力检测装置(3),多个所述张力检测装置(3)的后端均连接有用于调整料丝方向的第一导丝轮(4),所述第一导丝轮(4)设于喷丝头(12)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后端依次连接喷丝头(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多个料盘(1),所述料盘(1)的后端设有将料盘(1)上的料丝取出的送丝机(2),所述送丝机(2)的后端设有用于检测料丝张力的多个张力检测装置(3),多个所述张力检测装置(3)的后端均连接有用于调整料丝方向的第一导丝轮(4),所述第一导丝轮(4)设于喷丝头(12)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支架(5),多个所述料盘(1)分布在支架(5)的两侧并与支架(5)转动连接,所述送丝机(2)上设有多个绕丝槽(2.3.1),每个所述绕丝槽(2.3.1)对应连接一个料盘(1),每个所述料盘(1)和绕丝槽(2.3.1)之间设有用于调整料丝方向的导丝组(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组(6)包括第二导丝轮(6.1)、第三导丝轮(6.2)和第四导丝轮(6.3),所述第二导丝轮(6.1)设于料盘(1)的出丝端的上方,所述第四导丝轮(6.3)设于绕丝槽(2.3.1)的前端且第四导丝轮(6.3)的出口端与绕丝槽(2.3.1)的进口端等高、共垂直面,所述第三导丝轮(6.2)用于将第二导丝轮(6.1)上的料丝引导到第四导丝轮(6.3)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料盘(1)成交错分布,每个所述料盘(1)均周向限位连接有一个阻尼电机(7),所述阻尼电机(7)设在支架(5)上,每个所述阻尼电机(7)与相应的张力检测装置(3)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送丝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建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