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39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7:11
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包括冷却水槽、循环水机构和去气泡机构;所述冷却水槽内沿着电缆输送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输送托辊,所述输送托辊表面设有至少一段由其自身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轴向隆起,所述冷却水槽的处在电缆输送方向上的两端部上设有电缆通口且该两端部还分别连接有导送部;所述循环水机构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蓄水箱和水泵;所述去气泡机构包括装有消泡液的储存罐、一端连接于所述储存罐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蓄水箱的通液管和与所述储存罐连通的压力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体冷却效果优良,所得产品表面光洁,质量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具体是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电缆在加工过程中,包括缆芯制造与护套制作,一般都是缆芯与护套一起成型,通过高温挤塑机实现,因此挤塑后,需要进行一定的降温。目前,对电缆的降温是将电缆放置在卡槽内,而卡槽是位于冷却水中的,通过冷却水对电缆降温。但是此种冷却装置的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在长期生产电缆的过程中冷却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其降温的效果也越来越差,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产品质量欠佳。另外也有对该冷却装置进行改进的,采用循环水喷淋的方式来进一步改善冷却效果,但实际生产中还是发现所得产品存在缺陷,直接冲击电缆本身的作用水本就会对电缆表面造成不良影响,另外电缆在冷却过程中表面还会产生气泡,最终产品表面粗糙甚至会产生凹坑、凸起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解决传统冷却方式冷却效果不理想、所得产品质量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包括冷却水槽、循环水机构和去气泡机构;所述冷却水槽内沿着电缆输送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输送托辊,所述输送托辊表面设有至少一段由其自身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轴向隆起,所述冷却水槽的处在电缆输送方向上的两端部上设有电缆通口且该两端部还分别连接有导送部;所述循环水机构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蓄水箱和水泵,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蓄水箱连通,所述水泵连接在所述进水管的管路上,所述进水管的管口在所述冷却水槽的与电缆输送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壁上贴附布置,所述进水管的管口竖直伸入至所述冷却水槽的底面与所述输送托辊之间的区域并朝向所述冷却水槽底部,所述冷却水槽的底部开有连通所述出水管的管口的出水口;所述去气泡机构包括装有消泡液的储存罐、一端连接于所述储存罐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蓄水箱的通液管和与所述储存罐连通的压力泵。作为优选,所述轴向隆起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托辊表面的软性外包层和填充在所述软性外包层中的弹性填充物。作为优选,所述轴向隆起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托辊表面的软性外包层和填充在所述软性外包层中的填充液。作为优选,所述导送部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冷却水槽的处在电缆输送方向上的两端的接水框、设于所述接水框的与所述冷却水槽该两端的端部相对的框壁上的导送槽口和设于所述导送槽口上的导送托辊,所述接水框的底部设有接水出口,所述接水出口连接有接水回流管,所述接水回流管与所述蓄水箱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接水回流管上设有接水回流阀门。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水槽中设有第一消泡液浓度传感器,所述蓄水池中设有第二消泡液浓度传感器,所述通液管上设有流量调节电磁阀,所述第一消泡液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消泡液浓度传感器均连接于所述流量调节电磁阀。作为优选,所述电缆通口上设有沿着其自身内环面环绕设置的阻水海绵。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门,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门。本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设置简单、使用方便,所述输送托辊因所述轴向隆起的存在而使得输送中的电缆发生周期性竖直抖动,易于减少电缆表面气泡,并且配合所述去气泡机构进一步清除电缆表面气泡,另外冷却水在循环注入时避免直接冲击电缆本身而又能自下而上再下地搅动水体,使得气泡易于被及时带出水面,整体冷却效果优良,所得产品表面光洁,质量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2,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包括冷却水槽1、循环水机构和去气泡机构;冷却水槽1内沿着电缆输送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输送托辊2,输送托辊2表面设有至少一段由其自身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轴向隆起21,其较适宜的数量设置是一段或两段,冷却水槽1的处在电缆输送方向上的两端部上设有电缆通口且该两端部还分别连接有导送部,电缆通口上设有沿着其自身内环面环绕设置的阻水海绵11;循环水机构包括进水管31、出水管32、蓄水箱3和水泵33,进水管31、出水管32均与蓄水箱3连通,水泵33连接在进水管31的管路上,进水管31的管口在冷却水槽1的与电缆输送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壁上贴附布置,进水管31的管口竖直伸入至冷却水槽1的底面与输送托辊2之间的区域并朝向冷却水槽1底部,冷却水槽1的底部开有连通出水管32的管口的出水口;去气泡机构包括装有消泡液的储存罐4、一端连接于储存罐4而另一端连接于蓄水箱3的通液管41和与储存罐4连通的压力泵42。冷却水槽1中设有第一消泡液浓度传感器,蓄水池3中设有第二消泡液浓度传感器,通液管41上设有流量调节电磁阀,第一消泡液浓度传感器、第二消泡液浓度传感器均连接于流量调节电磁阀,由于循环水在循环使用几轮后会进行换新,冷却水槽1中的消泡液浓度会减少,当冷却水槽1中的消泡液浓度、蓄水箱3中的消泡液浓度低于预设值时,再通过两者浓度的大小比较,会通过流量调节电磁阀来对消泡液供给进行基于流速或流量上的调控。轴向隆起21包括固定连接于输送托辊2表面的软性外包层和填充在软性外包层中的弹性填充物。另外,也可以将轴向隆起21设置成包括固定连接于输送托辊2表面的软性外包层和填充在软性外包层中的填充液。设置多个轴向隆起21时,可使得不同的轴向隆起21的高度各不相同或部分不同,保证输送中的电缆能够发生较明显的竖直抖动且有较合适的竖直抖动幅度,以期在实际过程中能较有效地抖落表面气泡。导送部包括分别连接于冷却水槽1的处在电缆输送方向上的两端的接水框5、设于接水框5的与冷却水槽1该两端的端部相对的框壁上的导送槽口51和设于导送槽口51上的导送托辊52,接水框5的底部设有接水出口,接水出口连接有接水回流管34,接水回流管34与蓄水箱3连通。接水回流管34上设有接水回流阀门。当然,进水管31上也设有进水阀门,出水管32上也设有出水阀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槽(1)、循环水机构和去气泡机构;所述冷却水槽(1)内沿着电缆输送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输送托辊(2),所述输送托辊(2)表面设有至少一段由其自身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轴向隆起(21),所述冷却水槽(1)的处在电缆输送方向上的两端部上设有电缆通口且该两端部还分别连接有导送部;所述循环水机构包括进水管(31)、出水管(32)、蓄水箱(3)和水泵(33),所述进水管(31)、所述出水管(32)均与所述蓄水箱(3)连通,所述水泵(33)连接在所述进水管(31)的管路上,所述进水管(31)在所述冷却水槽(1)的与电缆输送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壁上贴附布置,所述进水管(31)的管口竖直伸入至所述冷却水槽(1)的底面与所述输送托辊(2)之间的区域并朝向所述冷却水槽(1)底部,所述冷却水槽(1)的底部开有连通所述出水管(32)的管口的出水口;所述去气泡机构包括装有消泡液的储存罐(4)、一端连接于所述储存罐(4)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蓄水箱(3)的通液管(41)和与所述储存罐(4)连通的压力泵(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水槽(1)、循环水机构和去气泡机构;所述冷却水槽(1)内沿着电缆输送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输送托辊(2),所述输送托辊(2)表面设有至少一段由其自身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的轴向隆起(21),所述冷却水槽(1)的处在电缆输送方向上的两端部上设有电缆通口且该两端部还分别连接有导送部;所述循环水机构包括进水管(31)、出水管(32)、蓄水箱(3)和水泵(33),所述进水管(31)、所述出水管(32)均与所述蓄水箱(3)连通,所述水泵(33)连接在所述进水管(31)的管路上,所述进水管(31)在所述冷却水槽(1)的与电缆输送方向相垂直的两侧壁上贴附布置,所述进水管(31)的管口竖直伸入至所述冷却水槽(1)的底面与所述输送托辊(2)之间的区域并朝向所述冷却水槽(1)底部,所述冷却水槽(1)的底部开有连通所述出水管(32)的管口的出水口;所述去气泡机构包括装有消泡液的储存罐(4)、一端连接于所述储存罐(4)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蓄水箱(3)的通液管(41)和与所述储存罐(4)连通的压力泵(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隆起(21)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托辊(2)表面的软性外包层和填充在所述软性外包层中的弹性填充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挤塑生产线的水冷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通宇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