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建彬专利>正文

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717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节水排水管道系统,特别是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包括:下水孔连接管2、下水管道溢流管3、收集管道直通管7、收集管道平流管8、水位感应观察管9、多通连接管12。洗手盆产生的废水首先通过收集管道注入坐便器水箱中,多余的废水通过下水管道溢流管正常排放。当水箱中的水量不足以冲洗坐便器时,可以自动或手动打开进水控制阀向水箱注入清水,在水量达到要求后进水阀门会自动关闭或者提醒手动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快捷的实现洗手废水的重复利用,既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也不会影响到洗手盆、坐便器原有功能的正常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水排水管道系统,特别是一种节水型洗手盆下水管 道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利用率低,水循环和重复利用率不 高。研究开发并推广应用节水的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新器具及循环用水、 污水回用等新技术,是进行节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基础。目前,城市居民住房中洗手间的洗手盆下水管道都直接连接楼房排水系统, 洗手洗脸后的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没有得到重复利用。而另一方面,洗 手间中的座便器却在抽用清洁的自来水进行冲洗,造成极大的浪费。如果能够采用一种简单实用低成本的技术方案,将洗手盆中的废水方便的 收集并注入到坐便器的水箱中,就可以实现洗手废水的重复利用,也避免了坐 便器直接使用自来水造成的清洁水资源的浪费,符合节水型社会的发展趋势, 使得千家万户都能够为节水的主力军,这个价值将是巨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节水型洗手盆下水管道系统,可 以将洗手盆产生的废水首先收集注入到坐便器的水箱中,多余的废水正常顺利 排出,既能废水重复利用,又不影响洗手盆、坐便器的正常使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 系统,包括下水孔连接管2,下水管道溢流管3,其特征在于还设计有收集管道直通管7,收集管道平流管8,水位感应观察管9,多通连接管12,自动进水控制阀14-1或手动进水控制阀14-2;下水管道设计为复合三通管,由一个三通 管和一个s形弯管连接组成,三通管的直通管连接到废水收集管道,横通管连接S形弯管,S形弯管连接到废水排放管道;多通连接管12连接收集管道平流 管8、水位感应观察管9、水箱引流孔10和清水进水管13;自动进水控制阀14-1 或手动进水控制阀14-2连接清水进水管13和多通连接管12,用来自动或手动 给坐便器注水。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其下水管道设计为复合三通管,由一个 三通管和一个S形弯管连接组成。三通管的直通管设计为下水孔连接管2和收 集管道直通管7,横通管设计为下水管道溢流管3。下水管道溢流管3连接下水 管道溢流直管4,下水孔连接管2接洗手盆下水孔1 ,收集管道直通管7连接收 集管道平流管8。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其下水管道溢流弯管5为S形管道,一 端连接下水管道溢流直管4,另一端连接排污管连接管6。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收集管道平流管8 —端连接收集管道直 通管7,另一端连接多通连接管1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其多通连接管12设计为四个孔径结构, 废水管接口 12-4连接收集管道平流管8,观察管接口 12-2连接水位感应观察管 9,水箱孔接口 12-5连接水箱引流孔10,清水阀接口 12-3连接进水控制阀14。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其进水控制阀14一端连接多通连接管12 的清水阀接口 12-3,另一端连接清水进水管13。进水控制阀14可以采用自动进 水控制阀14-1,也可以采用手动进水控制阀14-2。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水位感应观察管9连接到多通连接管12的观察管接口12-2上,与水箱16构成连通器,标示水箱水位。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当采用自动进水控制阀14-1时,其多通 连接管12的主体外壳上设置有人体感应传感器12-6,观察管接口 12-2内设置有 水位传感器12-7。所述的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当采用手动进水控制阀14-2时,在水位 感应观察管9顶端设置水位报警器19,多通连接管12的观察管接口 12-2内有 水位报警器触发浮子12-8,清水阀接口 12-3内设置有触点开关12-9。 有益效果本申请人同案申请的还有一种新型水箱体开引流孔的坐便器水箱,它们可以结合使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本技术之后,洗手盆产生的 废水会首先通过收集管道注入到坐便器水箱内,水箱的水位可以通过水位观察 管来标示,同时可以通过水位传感器来感知。当水箱水位到达和溢流管下沿高 度时,多余的废水就会通过溢流管道直接排放到排水管道中,不会造成坐便器 水箱水位过高而溢出的情况。溢出管道下部的S弯部分可以存少量水来阻挡污 水管道废气的上升。当废水不足而需要坐便器中注入清水时,自动或手动打开 清水进水开关,到达最高设计水位会自动停止或提醒人工关闭,不会造成清水 从溢流管道溢出形成浪费的情况。本技术可以在建筑装修时替代旧式产品 直接安装,也可以对原有洗手盆坐便器进行改造安装,既可以达到节水再利用 的目的,也不会影响到洗手盆、坐便器原有功能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采用自动控制进水阀的结构示意图,也可作为摘要附图。图2为本技术采用自动控制进水阀时多通连接管的结构及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采用手动控制进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采用手动控制进水阀时多通连接管的结构及原理示意图 其中1、 洗手盆下水孔2、 下水孔连接管3、 下水管道溢流管4、 下水管道溢流直管5、 下水管道溢流弯管6、 排污管连接管7、 收集管道直通管8、 收集管道平流管9、 水位感应观察管10、 水箱引流孔11、 密封垫圈12、 水箱引流孔连接管 12-1、主管道腔12-2、观察管接口12-3、清水阀接口12-4、废水管接口12-5、水箱孔接口12-6、人体感应传感器12-7、水位传感器12-8、水位报警器触发浮子12-9、触点开关13、 清水进水管14、 进水控制阀 14-1自动进水控制阀 14-2手动进水控制阀15、 坐便器16、 水箱17、 洗手盆18、 排污管接口19、 水位报警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说明,在图1中1为洗手盆下水孔,连 接本技术的下水孔连接管2。下水孔连接管2连接在下水系统复合三通管道 上,下水管道溢流管3作为横通管,收集管道直通管7作为直通管与之相连。 下水管道溢流管3另一端连接下水管道溢流直管4、下水管道溢流弯管5、排污 管连接管6到达排污管接口 18。收集管道直通管7连接收集管道平流管8、多 通连接管12到达水箱引流孔10。人体感应传感器12-6设计在多通连接管12的 外壳上;水位感应观察管9安装在多通连接管12的观察管接口 12-2上,水位传 感器12-7从观察管接口 12-2伸进水位感应观察管9内部。多通连接管12通过 水箱引流孔IO连接到水箱16,连接处用密封垫圈11密封。具体实施方式在实际使用中,通过设计和安装,使下水管道溢流管3的下沿高度和水箱 16中的最高设计水位处于同一高度,把坐便器15的清水进水管13连接到多通 连接管12的进水控制阀14上,把水箱16原来的进水孔封闭。进水控制阀14 默认处于关闭状态。洗手盆17产生的废水向下排放时,首先会通过收集管道直通管7、收集管道平流管8、多通连接管12到达水箱16,并使水箱16中的水位 上升。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因为坐便器15、收集管道直通管7和水位感应观察 管9上方的大气压力相等,所以水箱16中的水位高度和收集管道直通管7、水 位感应观察管9中的水位高度总是相同的。当不断有废水往下排放时,三者水 位同等升高。当水位升高到水箱16最高设计水位时,收集管道直通管7中的水 位刚好达到下水管道溢流管3的下沿。洗手盆中再有废水向下排放时,多余的 水会通过下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水型下水管道系统,包括:下水孔连接管(2),下水管道溢流管(3),其特征在于还设计有下水管道溢流直管(4)、下水管道溢流弯管(5)、收集管道直通管(7),收集管道平流管(8),水位感应观察管(9),多通连接管(12)、自动进水控制阀(14-1)或手动进水控制阀(14-2);下水管道设计为复合三通管,由一个三通管和一个S形弯管连接组成,三通管的直通管连接到废水收集管道,横通管连接S形弯管,S形弯管连接到废水排放管道;多通连接管(12)连接收集管道平流管(8)、水位感应观察管(9)、水箱引流孔(10)和清水进水管(13);自动进水控制阀(14-1)或手动进水控制阀(14-2)连接清水进水管(13)和多通连接管(12),用来自动或手动给坐便器注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彬
申请(专利权)人:朱建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