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7100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所述本体四个角的支撑杆及承载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的底板,所述本体包括工作箱、设于所述工作箱中部顶端的原子化室、设于所述原子化室下端的支撑架,设于所述原子化室内部的石墨电热丝;所述支撑杆包括内径依次递减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包括杆部和自所述杆部的顶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杆套设于所述杆部且所述杆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杆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内腔滑动。上述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利用桌面有限的空间,并且保证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检测
,具体公开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技术介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和检测器四部分组成,光源发出的检测光谱通过原子化器产生的试样原子蒸气时,会被试样的基态原子吸收一部分特定光谱而发生性质改变,改变后的光谱再经过单色器分离并由检测器检测出试样原子蒸气的吸光度,便可通过计算得到元素含量。现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的桌面面积,对空间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所述本体四个角的支撑杆及承载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的底板,所述本体包括工作箱、设于所述工作箱中部顶端的原子化室、设于所述原子化室下端的支撑架,设于所述原子化室内部的石墨电热丝;所述支撑杆包括内径依次递减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包括杆部和自所述杆部的顶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杆套设于所述杆部且所述杆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杆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内腔滑动,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所述本体四个角的支撑杆及承载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的底板,所述本体包括工作箱、设于所述工作箱中部顶端的原子化室、设于所述原子化室下端的支撑架,设于所述原子化室内部的石墨电热丝;所述支撑杆包括内径依次递减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包括杆部和自所述杆部的顶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杆套设于所述杆部且所述杆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杆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内腔滑动,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杆部的一端和所述工作箱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分别设于所述本体四个角的支撑杆及承载所述本体和所述支撑杆的底板,所述本体包括工作箱、设于所述工作箱中部顶端的原子化室、设于所述原子化室下端的支撑架,设于所述原子化室内部的石墨电热丝;所述支撑杆包括内径依次递减的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包括杆部和自所述杆部的顶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杆套设于所述杆部且所述杆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支杆在所述第一支杆的内腔滑动,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杆部的一端和所述工作箱侧壁的顶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化室的顶端包括中间位置包括提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的顶部包括第一通孔,所述杆部的底部包括和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对且尺寸相同的第二通孔,还包括横杆,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绿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